人民大學陳元平:談直銷在大健康產業的前景
直銷在大健康產業的前景
演講/中國人民大學健康管理學院院長 陳元平
整理/本刊實習記者 賈小燕
2009年至2012年,中國的宏觀政策導向是構建和諧社會。而健康管理的大眾出發點,是通過健康教育促進大眾健康意識,從而消除不健康意識,消除健康范疇的不和諧因素。對此,衛生部制定了“健康中國2020”計劃,提出“健康護小康,小康看健康”的策略。這對于占據保健品市場重要份額的直銷行業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機遇。
保健品營銷市場現狀分析
在市場推廣方面,消費者對企業的形象和規模明顯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迫使企業不得不大量投入去開展形象宣傳和品牌建設;同時,隨著企業對品牌和形象的不斷追求,企業也對會議營銷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國家政策與管理方面,政府監管力度加大。引用海爾張瑞敏先生的一句話: “中國的企業家要長三只眼睛,第一只盯著黨的政策,第二只盯著市場(顧客),第三只盯著自己的員工。”在中國做企業,第一個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好好地研究黨的政策。
在市場競爭方面,環境逐漸惡化。直銷從開始之初,就受到行業的追捧,原因在于它起點低、回款快、資金運轉靈活。只要有產品和直銷員就可以做,比較少考慮品牌、售后服務,更不會考慮社會影響,因此造成如今魚龍混雜的形勢。
健康產業的營銷真的窮途末路了嗎?
2009健康產業營銷對策
在以上矛盾重重的市場環境下,后會議營銷應運而生,它將給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和空間。后會議營銷其實是在會議營銷基礎上,企業進一步保證自身產品質量,保證銷售過程中給顧客產生超值的銷售服務質量的營銷模式。在后會議營銷的過程中,有意增加事件營銷、知識營銷、服務營銷、體驗營銷和數據庫營銷的引導,通過傳媒指示、企業形象宣傳向導來引導消費者;同時,不斷提升售前、售后的服務層次。
中國健康產業發展趨勢
基于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健康水平以及醫療政策的改變,未來的健康產業發展更要關注生命全過程監控。隨著國家人口的年齡結構、健康水平以及醫療政策的改變,發展戰略也將隨之改變。行業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首先,行業發展的內容發生變化。在新的醫療改革后,健康產業發展的重心轉向城市與農村并重,而我國居民的健康指標已經處于發展中國家前列。因此,發展的內容會由單純的疾病診治轉向對生命健康的管理。
其次,直銷企業的管理需要創新。在新醫改的影響下,直銷企業同樣面臨行業的洗牌。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就很有可能被淘汰掉,所以企業需要更加注重營銷團隊的建設,培養一支精干高效的團隊。
然后,國家對健康產業的投入加大,行業產值將急劇上升。按照國家相關計劃,到2020年,我國健康產業的產值要達到GDP的10%,產值約4萬億元,是目前的產值400億元的100倍,這是發展健康產業的最大優勢。
最后,健康產業優勢呈現更加明顯。一方面是市場大,從統計數據上看,我國亞健康人群超過7億人,60歲以上的老人超過1.53億,包括各類傳染病在內,每年醫院門診量超過30億人次,這樣的市場需求是相當大的;另一方面是研發成本低,一項統計顯示,我國新藥研發成本比歐美低40%-60%;同時,有高素質的人才作為保障,每年全國要培養近10萬從業人員,加上國際化程度加快、健康產業與全球產業鏈的對接,健康產業的發展條件在中國得天獨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