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2.0 化直銷為直“消”
——訪博族·直銷博客網首席信息官天問
文/《成功營銷》記者 陳亮
直銷將成直“消”
《成功營銷》:我注意到你曾談到,直銷也許正在走向一個空前的直“消”時代。這個“消”,一是指消失,一是指消費。這如何具體理解?你說未來外資三大直“消”企業是優莎納、美樂家、E科士威,為什么?
天問:所謂“消”的第一層含義是指“消費”:與直銷商既是銷售者又是消費者的原理完美結合,隨著直接消費、消費獲利、消費商、消費資本等全新理念的發展完善,逐漸形成的新的商業模式。
“消”的第二層含義則是指“消失”:即消失、融合、消亡之意。所謂消失,是指直銷模式的合理內核,正在被其他各種優秀的營銷模式借鑒和應用,從而融合、派生出更多的復合形態的新營銷形態,而直銷模式本身卻正在模糊和泛化。
以優莎納、美樂家、E科士威三家企業為代表,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它們都是以消費導向為主,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以銷售導向為主的直銷企業,而且它們都是典型的成功案例。
直銷2.0哲學:跳出直銷看直銷
《成功營銷》:你的直銷2.0理論應該是在直銷1.0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吧,是不是在玩概念?它們的定義分別是什么?
天問:確切地說,直銷2.0不是在直銷1.0基礎上提出來的,相反是由于直銷2.0的典型特征的出現,才使我有了一個2.0與1.0的劃分,這正如互聯網2.0的出現才使人們分解出1.0與2.0之間的區別。我對這兩個概念的定義是實驗性的,當然,界定的準確性以及其內涵需要更多的業內研究人士來探討。
我對于2.0版直銷的定義是,以直銷的E化為核心運營理念,在此基礎延伸出的“三網(天網、地網、人網,即互聯網、店網、人網)”、“三流(信息流、現金流、物流)”合一的直銷模式,有的稱呼為“電子商務”型直銷、“特許經營”型直銷、“超市貼牌”式直銷等等。而直銷1.0范疇,則是指傳統直銷運作模式,包括純人員倍增與雇傭推銷員式、單多層式、門到門式、訪問式、會議式直銷,等等。
《成功營銷》:那符合直銷2.0趨勢的幾個標準是什么?它的重心何在?估計一個企業“修成正果”需要多長時間?
天問:直銷2.0的標準在我界定的定義中已經顯示出來,它首先要符合“直消”、“E化”、“終端”的六字趨勢,而且更要有完善的“三網”、“三流”作為運作載體。從這個意義上講,安利與捷星,如新與大行星,則是典型的1.0與2.0的區別。
直銷2.0的重心或者說核心,根本點在于直銷企業與經銷商之間的E化。直銷2.0的哲學是“跳出直銷看直銷”。這很大程度上針對直銷1.0企業及其經銷商表現出來的信息封閉與價值迷失,而互聯網改變了這一切,使企業與經銷商們都要打破原有常規來看待直銷模式,看到直“消”的發展規律。估計企業“修成正果”需要花費5~10年。
2.0模式加速“消費導向”變革
《成功營銷》:當今,復合電子商務時代已經來臨,如何看待直銷企業和準直銷企業在未來營銷方式上的變革非常重要,你相信直銷2.0是我國直銷企業今后發展的一個必經關口嗎?
天問:從全世界直銷企業的發展歷史角度,我曾經總結出“直銷企業成長三大波”的階段性特征,也總結出了“直銷企業分配制度的三大波”特征,即“銷售導向-推薦導向-消費導向”層級遞進的三大波。而在“消費導向”這一波里,正是由于互聯網對直銷的嫁接,解決了消費導向所需要的物流、現金流和信息流問題。
對于未來趨勢的把握,我們有信心直銷模式會跳出和超越目前所有的政策、國情障礙,走出符合經濟規律的發展道路。
傳統渠道與網絡渠道的沖突
文/陳飔 來自《成功營銷》
傳統渠道所覆蓋的客戶,在互聯網上也有一個身份存在,當你試圖把它發展為用戶,成為互聯網渠道的客戶資源時,就和傳統渠道發生了資源爭奪,除非網絡渠道和傳統渠道的客戶群沒有重疊。
嚴格意義上講,互聯網既種不出糧食,也放不出牛羊,即便是真的電子商務了,也不過是現實的物流和真實的支付的一種信息映射。這種對互聯網的認知,導致了許多傳統企業對于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的不以為然。這種不以為然是內心深處的,不管它是否也搭建了企業網站,高喊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
也許,在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變化莫測之中,人們從根本上疏忽了一點,互聯網世界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現實的世界。對網絡營銷的虛衍,其實就是對現實世界的疏離。網絡空間中可以有,也確實有許多不真實的東西,但是和世界萬物的存在一樣,它也是現實的存在。人們的許多生活、思考、生產、消費、娛樂都現實地發生在這個空間里,網絡營銷就是基于這樣的現實之上的,逃避和虛衍就是逃避現實。網絡營銷就要有現實的態度和現實的做法,特別是正視網絡營銷和傳統營銷的差異,以及正確處理兩種營銷渠道之間的重疊和沖突。
傳統企業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