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激發直銷經濟專家的理論智慧
在全球金融危機沖擊我國經濟后,歐陽文章第一個提出了“金融危機是中國直銷業發展歷史性機遇”的新觀點,在直銷行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被譽為“金融危機激發出來的直銷經濟理論專家歐陽文章的理論智慧”。
經濟危機“逼”出直銷模式
直銷模式產生于美國,這在直銷界人人皆知,但直銷模式為什么產生于美國,很多人都不知其所以然。美國金融危機在全球爆發后,歐陽文章就把理論視角放在直銷模式與經濟危機關系上進行研究。他查閱了很多中外資料,發現了直銷模式為什么產生美國的一個重大理論空白:經濟危機“逼”出直銷模式。
歐陽文章在眾多的中外資料中發現,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經濟出現極不平衡的繁榮,最終引發一場席卷全球的經濟大蕭條。西方經濟危機造成了當時的百業蕭條,失業人員到處都是,許多產品嚴重滯銷。為了解決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兩位猶太人創造的多層次直銷模式在美國加州紐崔萊公司得到了運用。憑借著優質的產品和先進的營銷模式,紐崔萊公司取得了讓人瞠目結舌的業績。1959年,溫安洛與狄維士帶著在紐崔萊公司積累的經驗和資金,成立了美國安利公司。他們借鑒并改進了紐崔萊公司的直銷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歐陽文章驚訝地看到,經濟危機催生直銷模式,直銷模式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西方經濟危機下“逼”出來的產物。
直銷模式被當時的經濟危機“逼”出后,很快在西方國家得到發展。歐陽文章說,當時不但緩解了就業壓力,成千上萬的下崗失業人員參加了直銷,使他們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而且也讓當時一些瀕于倒閉的企業獲得了新生。“這說明,直銷模式是一個先進的營銷模式,相對于傳統銷售是一場營銷革命。”歐陽文章如是說。
金融危機是中國直銷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既然經濟危機“逼”出直銷模式,歐陽文章敏銳地感到,這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應該是中國直銷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為了佐證這一理論假設,他先后深入到北京新時代、北京羅麥、廣東康力、江蘇安惠、江蘇隆力奇、嘉康利等直銷企業,與企業管理人員和直銷人員進行座談,使歐陽文章堅定了自己的理論勇氣。深入調研后,歐陽文章先生便開始《全球金融風暴與中國直銷發展機遇》一書的寫作,從列提綱到經濟出版社出版,只用了20多天的時間。這本書的出版,對中國直銷業在金融危機中的逆勢發展,及時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
為什么說金融危機是中國直銷業發展的歷史機遇?歐陽文章在《全球金融風暴與中國直銷發展機遇》中作了深刻的理論闡述。他認為,發展直銷應該是中國應對全球金融風暴的一個內在要求。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對外貿易依存度很高,金融風暴后要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直銷模式在這方面可大有作為。歐陽文章預測2009年中國直銷企業的營銷額將會大幅提升,可能在600億元以上。另一方面,發展直銷可吸納大量的下崗失業人員,這是對實體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的重要補救。直銷是一個很好的就業平臺,如果下崗失業人員有三分之一的人進入直銷領域,無疑是中國直銷業為實體經濟應對金融風暴所做出的一大特殊貢獻。據歐陽文章估計,2009年新增加直銷人員近1000萬人,直銷行業為緩解就業壓力已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歐陽文章認為,中國直銷經過幾年的艱難調整逐步走出低谷,具備了在金融風暴下快速發展的能力。直銷法規實施后,各直銷企業采取了積極調整的對策,已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傳銷對直銷發展的嚴重破壞,影響了直銷企業的市場開拓,但直銷企業經住了傳銷沖擊的考驗。因此,國家應對全球金融風暴重要政策的落實,給中國直銷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央提出擴大內需的政策要求,這是加大“消費興國”力度的重要舉措,中國直銷業在擴大內需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落實中央的創業帶動就業政策,中國直銷業是吸納失業人員創業和就業的重要基地,其貢獻是獨一無二的,只要努力做好發展直銷員的工作,直銷企業就能成為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器”。
后危機時代直銷業要迎接消費繁榮的到來
種種跡象表明,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機過程中,我國城鄉消費已進入了全面升級的大周期。歐陽文章補充說,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當一國人均GDP達到800美元即進入消費普及期,解決溫飽問題之后的人們消費重點是耐用消費品;當一國人均GDP達到接近3000美元的時候即進入消費升級期,人們開始追求吃、住、行等舒適度的升級,消費的重點轉向住房、汽車、旅游、娛樂、保健等。我國2008年的人均GDP已經超過2700美元,城鎮人均GDP已經超過3900美元,部分沿海城市已經達到中等發達以上國家的經濟水平,這意味著我國正在進入消費升級的劇變期。我們曾渴望但一直不可及的“消費經濟”顯然正在啟動,經濟“三駕馬車”中投資、消費、出口的權重正在改寫。歐陽文章指出,多元化的消費經濟結構表明,我國的消費經濟一旦真正啟動,其持續周期與經濟能量將更為持久,我國正剛剛進入一個消費升級的大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