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代經(jīng)理人》:傳銷洗腦真相揭秘(3)
劉師傅剛到柳州火車站,所感受到的是一種這輩子從未感受過的“溫暖”:來接自己的侄子等人一見面就熱情的打招呼,還二話不說,將自己的行李搬到了一輛出租車上駛向來賓,下車時還搶著付車錢;劉師傅剛掏出煙,便有人搶著舉起打火機來幫他點;到了住處之后吃飯時,劉師傅必須是第一個動筷子的人,而且好酒好菜的進行招待;起床后,立刻會有人主動來疊被子;衣服剛一換下,馬上有人拿去洗;甚至還有人主動幫他洗腳、洗襪子;最夸張的一次是,劉師傅不小心打了一個噴嚏,竟然立刻就有七八條手絹遞了過來,沒有一個懼怕自己染上H1N1甲型流感……侄子和他“同事”們的所作所為,讓劉師傅驟然感覺到了一種久違的親情,和一種家庭般的溫暖。“這真是一些好娃娃啊”,他不由的放松了警惕,開始在“娃娃”們的帶領(lǐng)下,不時的出去逛逛,同時也跟他們一起聊天做游戲。偶爾會遇見一些新的同事,這些人會不時的跟劉師傅談人生、談理想、談生活,但閉口不談公司、產(chǎn)品和制度。盡管劉師傅心中有很多疑惑,但侄子和大家都沒有做過多的解釋,只是說,不久后他就都會明白。從陸續(xù)的聊天過程中,劉師傅得知:侄子他們在從事一種“連鎖銷售”的新型“資本運作”的偉大事業(yè)。
不過,劉師傅還是對自己被騙到這里來心里感到很不舒服,于是侄子他們便開導(dǎo)他:“謊言是有善意和惡意之分的,我們只不過用一個善意的謊言,讓你來開拓一個賺錢的事業(yè)而已。所以善意的謊言不叫騙!再說我們既沒騙你的錢,也沒騙你的東西,只不過騙你的幾天時間,向你介紹一個美好的行業(yè),做不做在于你,想不想掙到這里的錢也在于你。”劉師傅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
其實,劉師傅一直不知道:從踏入傳銷王國的那一刻起,之后所發(fā)生的所有情景,都是既定劇本上安排的表演,包括所有的溫馨場景,都是根據(jù)劉師傅的資料提前安排好的。而每次出去見到的人和聊天的內(nèi)容,也是早已設(shè)計好的。而劉師傅之所以很快的放松警惕,除了傳銷分子采用了情感營銷的方式外,與劉師傅的身份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一位反傳銷人士曾這樣表示:“從傳銷參與者的成分看,農(nóng)民、下崗職工、大學(xué)生、復(fù)員軍人等占了一定比例。這些人的共同特點就是,經(jīng)濟方面的知識較少、較缺乏社會生活經(jīng)驗、對國家的政策法律不甚了解等。此外,傳銷組織的信息傳遞都是通過熟悉的關(guān)系進行的,而中國文化中對熟悉關(guān)系的信任度很高,所以,傳銷的信息傳遞一開始就很具有迷惑性。”
強大的“洗腦術(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