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事業最可能引起的誤解
一、懷疑安利可能也是「老鼠會」
二、安利事業、可能也是「金字塔型的事業」
三、安利事業就是「推銷員」的工作
四、安利事業可能是要「處處求人」的事業
五、安利賣的都是家庭及個人日常用品,怎能成為大事業
六、安利產品很好,但是很「貴」
七、安利事業雖然很好,但是「很難做」
「臺家事件」留下令人深刻的負面印象
1980年左右,日本人到臺灣成立了「臺家」公司以直銷方式銷售清潔劑。加入直銷者先要花四萬五千元購買幾大箱清潔劑,然后再去邀親朋好友加入,也是每人要先進貨四萬五千元。而他們每拉一人加入,即可從中取得超過一萬元的「介紹獎金」。
這種「加入即須大量進貨」的獵人頭方式,新聞界稱之為「老鼠會」經營方式,糊里糊涂加入者都成了受害者。引起新聞媒體及社會輿論大肆抨擊,因而「臺家」公司也在糾紛不斷中停業結束。
「臺家事件」給大眾留下了深刻和教訓,對「直銷」事業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壞印象」。從此以后,只要說到「直銷」,人們腦海中呈現的依是「老鼠會」三個字。「老鼠會」給人的具體印象是「騙局」,是「一個拉一個」、「一個騙一個」、「拉」得越多「騙」得越多,「獎金」也越多。一個正常的人既不愿意當「騙子」,更不愿意「受騙」。因此「直銷人」等名詞,變成了「壞事」、「不務正業」的代名詞,社會大眾避之猶恐不及。對從事「直銷」者更投以異樣的眼光。
1982年11月,安利在「臺家事件」結束后不久進入臺灣正式開業,但社會大眾對「老鼠會」仍記憶猶新,安利公司雖在每一場「說明會」中不厭其煩解釋該公司的產品、制度、規模、經營理念,絕對不是「老鼠會」,但多數人心中的陰影仍難消除。因此安利進入臺灣的初期,發展得極為辛苦與緩慢。
老鼠會的定義
美國達利塔大學的法律教授Rodneyk. smith,在他所著的一書中解釋什么是老鼠會「老鼠會有二個主要的特征(一)屯貨――新加入的人必須購買一批貨品,且不能退回,而他們的推薦人就從他們 [禁用詞語]中取得擁金;(二)獵人頭獎金――新加入者必須支付一筆龐大的金錢方能成為直銷商,而推薦人就從這筆費用中獲得擁金。」只要是有這兩者之一的公司,都足以認定它是老鼠會。
社會大眾因「老鼠會」的印象而對安利產生誤解
安利公司在如此惡劣之客觀因素之下進入臺灣,十多年來,社會大眾對安利事業仍留存有許多誤解,例如:
一、懷疑安利可能也是「老鼠會」
(1)安利以銷售產品為獎金計算的基礎,只發展人數而無業績是沒有獎金可言的。換句話說,任何商業都以商品流通為常態,安利亦不能例外。
(2)安利沒有破性規定營業代表每個月都要買產品,你可以買,你也可不都不買。
(3)安利產品有「三大保證」:
①百分之一百滿意保證:
不僅僅是質量保證。「滿意」屬于情緒問題,只要你對安利任何產品,不管是否開封使用,使用后剩下多少,只要你感覺不滿意,均可向安利公司申請退貨還款。
②美金一百萬元的責任保險:
安利公司為安利產品向保險公司投保最高一百萬美元之產品責任險。因使用安利產品致傷害而應由安利負賠償責任時,消費者可提出證明向安利投保的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依實際受傷害情形,最高可獲賠一百萬美元。
③存貨回購:
不論你是營業代表或用戶,若進貨大多或其他私人原因,均可將存貨退回安利公司。經營者與使用者均無存貨之風險。
因為有以上三大保證,使安利公司與「老鼠會」扯不上任何關系。
美國法院及聯邦貿易委員會判定安利不是老鼠會
(4)1970年代的后半期,美國有消費者控告安利公司提「老鼠會」,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IC)經過數的年調查后,于1978年直接判定:「安利不是老鼠會」。法院亦經長期調查及庭訊之后,Timmy法官清楚判定:「安利的銷售方式和創業計劃不是老鼠會。在將近十年年來,它是一個制造業和一個有效率的銷售系統。而這個銷售系統有效的將新產品在市場上銷售,消費者也由這個新的銷售方式獲得利潤。而消費者的回應就是對安利產品的忠誠。」
美國馬里蘭州首席檢查官SteveSashes在巴爾的摩電視訪問中公開說明:「安利只是一個不透過店面銷售產品的銷售方式。而且安利已經被法院判定為合法的。因為它不是像老鼠會經由推薦人加入而從中獲取傭金。我并不是在這里推薦任何公司。只是安利是合法的。安利不是‘老鼠會’。人們所買的產品是他們覺得值得的。它是通過合法的經營方式來經營。」
(5)安利公司自1959年成立迄今四十年歷史,從美國發展到全世界五大洲達八十個國家和地區。他在任何一個國家建立市場都經向該國政府申請合法經營,誠實納稅,從無不良紀錄。與所謂的「老鼠會」打帶跑,撈一票就走的公司相比,何止天壤之別。
二、安利事業、可能也是「金字塔型的事業」
一般人認為安利事業也可能是「金字塔」型的事業,先加入者嫌得最多,后加入者都是被利用、被剝削,越晚加入越吃虧、越倒霉。安利已經在臺灣發展了十幾年了。我此時加入豈不是去墊金字塔的底?
「無懈可擊」的安利制度
其實安利事業中最有價值的是他已實行了四十年的制度。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雜志「讀者文摘」曾四度報道安利公司。這套近「無懈可擊」的制度使安利事業得以充滿生命力與活力的運行了四十年,從無衰退的紀錄。
四十年來安利也經歷過美國兩次經濟蕭條,但他的營業額依然是呈現上升的曲線。這就要歸功于安利的完美制度,這套制度的特性包括了:(1)公平,(2)自由,(3)保障,(4)符合人性,(5)自動成長的生命力,(6)無風險等。這一部分,留待后面介紹安利制度時再詳加說明。
下級部門可隨時超越上級部門
在安利制度中,下級部門隨時可以超越上級部門,沒有任何限制,只看個人努力的程度來決定你在安利事業的成就,沒有人能阻擋你的努力,沒有人能壓得住你,更沒有被墊底的問題。
例如安利臺灣的第一對「皇冠大使」嵇龍生、陳婉芬夫婦、「三鉆石」劉劍鳴、劉秋鴻夫婦,他們加入安利事業是一位張老先生介紹的,因此張老先生就是他們的介紹人,雖然嵇龍生、陳婉芬及劉劍鳴、劉秋鴻是張先生的下級部門,但他們在安利事業的成就是不能相比的。因此證明安利事業絕非想像中的「金字塔」。當你深入了解安利制度以后,這項疑慮即可煙消云散。
三、安利事業就是「推銷員」的工作
一般人曾直覺地認為安利公司賣的都是家庭及個人日常用品,想象中提著洗衣粉、清潔劑、牙膏、肥皂等,挨家挨戶按門鈴,不停的吃閉門羹,這種事怎么能做?
其實安利事業是靠著「完善的制度」來運作。如果只是「推銷員」的工作,怎么可能會有大學教授、老師、音樂家、醫生、律師、會計師、公司老板等這些令人羨慕者也投入安利事業?
例如德國的皇冠大使Peter&EVA夫婦都是大學教授,一個教經濟學,一個教市場行銷。日本的皇冠大使中島薰是一位作曲家。臺灣的第一位皇冠大使陳婉芬是位小學老師。
如果安利事業只是「推銷員」的工作,怎么可能會發展成跨國性企業?怎么可能努力三、五年之后,可以過非凡自由、富裕、又有長久保障的生活?
如果安利事業只是推銷員的工作,不如去推銷賓真士汽車、勞力士手表、就算推銷電視機、冷氣機、電冰箱,也比推銷洗衣粉、清潔劑、牙膏、肥皂等強多了。所以安利事業并不是一般人想像中如此簡單。這套事業制度已發展了四十年,在美國許多大學商學院已將「連鎖營銷」、「倍增市場學」列為必修或選修課程。已成為對世紀必然的「趨勢」而非「流行」。
四、安利事業可能是要「處處求人」的事業
安利在中國已經六年了,通過轉型獲得政府許可建立了良好的商譽,大多數人已不再認為他是「老鼠會」。但是一想到要建立營銷隊伍,就是要介紹別人加入,又要賣東西給他,別人一定會認為我在求他、利用他,這種讓人誤解的事怎么能做?
安利事業是「助人」的事業
當我們了解安利制度以后,即知安利事業非但不是「求人」的事業,相反的,他是「助人」又「自助」的事業。
安利為什么是「助人」的事業呢?
當您介紹朋友或陌生人認識安利事業,如果他聽懂了,看懂了,最后加入安利事業,成為您的合作伙伴,并努力去經營這份事業,最后使他平凡的一生變得不平凡你已真正達到「助人」的效果。因為:
(1)你帶給他的是一個「絕對公平的機會」。
(2)你帶給他的是21世紀必須要了解的趨勢。
(3)你帶給他的是許多成功者的寶貴經驗。
(4)在你帶他學習安利事業過程中,使他學會溝通、表達、協調、領導及許多專業「能力」。
(5)你帶給他一群良師益友。
(6)你帶給他充滿友愛、熱情、上進、樂觀的「學習環境」。
你能帶給他這么多寶貴的東西,用錢買不到的東西,必能帶給他一生好的轉變。因此安利事業當然是「助人」而不是「求人」的事業。
如果你在自己原有的行業中已功成名就,也累積了可觀的財富,你或許會認為已不需要安利事業。但是你很難以自己的成功與財富去幫助許多與你不相干不相識的人,卻可以將安利事業的機會作為幫助別人的標志,只要你有一顆熱忱助人之心,在你不斷把這個機會傳達給別人時,已完成助人的功德。
五、安利賣的都是家庭及個人日常用品,怎能成為大事業
安利公司自己研制的產品有450余種,都是家庭及個人日常用品,這些產品確實都不是高單價的商品,但是一門生意能否成為大事業并不以商品的單價為唯一衡量標準。例如「麥當勞」,他只賣漢堡包及飲料,因為他在全世界各地開了超過二萬三千家分店,因此他當然是個世界性的大企業。又如可口可樂,他只賣一罐罐的飲料,一年卻有30幾億美元的營業額,當然也是大企業。
商品在商場上有無未來性,持續的發展力,能否成就為大事業,除了商品的品質要有保證之外,還要看它是否:
1. 具有不受區域限制的世界性市場。
2. 每天都在消耗。
3. 價格有無競爭力?
4. 供應來源是否安全。
5. 有無經營上的風險。
6. 利潤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合理?能否激發經營者的持續努力與潛能?
以上這些條件,才是一個經營者能否成就一個大事業的評比標準。
安利公司的產品與獎金制度皆能符合上列條件,因此四十年來,已有超過三百萬人在全世界80個國家和地區,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成為安利的營業代表,依自己努力的程度取得不同的成就。
六、安利產品很好,但是很「貴」
安利進入中國大陸已近六年了,我們很少聽到消費者批評安利的產品不好,但有些人認為安利的產品很「貴」。
商品的「貴」或「便宜」,是靠「比較」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同品質的比價格;同價格的比品質。
消費者的眼睛永遠是雪亮的。安利的產品如果是很貴,怎么可能從美國本土一直行銷到全世界80個國家和地區?怎么可能從第一年50幾萬美元的營業額到 1997年超過70億美元的營業額?連續成長四十年而歷久不衰?
消費者長期持續購買才能成就大事業
任何產品如果不能讓消費者產生長期持續購買的行為,就不可能成就大事業。
不了解安利產品的人,初次的印象中認為安利產品比較貴的原因,是只以「單一容量」「單一價格」與市面上的同性質產品做比較所產生的誤解。
其實安利產品具有同性質產品無法同時取代的八大特性:
(1) 環保性
(2) 安全性
(3) 效果性
(4) 經濟性
(5) 多用途
(6) 濃縮性
(7) 百分之百滿意保證
(8) 一百萬美元意外責任保險
就以安全性來說,我們舉家庭中每天都在用的洗衣粉、清潔劑、洗碗精為例,這些用品和使用者的手每天接觸,因此家庭婦女許多都患有「富貴手」的毛病,就是每天與許多化學合成的清洗劑接觸,使玉手長水泡、脫皮、長期無法復原,冬天時更容易干裂流血。為了保護玉手,工作時只好戴上塑膠手套。
安利的清潔劑用品都有保護皮膚的功能
安利的各類清潔系列產品都是天然植物提煉的,其中都含有芒薈和椰子衍生物成分,不但不會傷到玉手皮膚,還有保護皮膚的功能。因此使用安利產品絕不會長「寶貴手」。
其次再說到濃縮性。安利的每樣清潔類產品都是濃縮的,使用時都要經過稀釋,我們舉安利的洗碗清為例,它一瓶的價格可能是一般市場售洗碗精的四、五倍,猛一看確實「很貴」。但是安利洗碗精是濃縮包裝的,這樣既可以減少包裝瓶費用,又節省運費,它一瓶可以稀釋成500cc容量的12瓶。因為它不是化學合成的,因此碗、盤、淋洗過以后不會殘留任何有害人體的化學物質,使全家人可以長期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安利產品的「價值」高于「價格」
當我們了解安利產品的安全性、濃縮性、環保性等特性之后,再與一般產品作比較,即能證實它不貴,非常符合經濟性。有人說:「安利產品并不便宜,但卻十分經濟實惠。」加上它又有保護手部皮膚的功能,兼具環保的效果,它所產生的「價值」即非「價格」所能相提并論了。
七、安利事業雖然很好,但是「很難做」
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有心」,不管做任何事都會有成就。做安利事業也是同樣的道理。
錢都是行家在賺
社會上各行各業都有人在賺錢,絕大部分的錢都是「行家」在賺的。外行人不太可能賺到內行錢。如何使自己從「外行」變為「內行」,再成為這個事業的「行家」,只有透過持續不斷的「學習」,腳踏實地的去做才有實現的可能。
安利事業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新生的事物。目前全世界超過三百萬人在從事安利事業,這些人也都是從不懂學到懂,從不會學到會。能堅持努力不懈的人,都可以在這個事業中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人皆「學而知之」非「生而知之」
如果我們是個「門外漢」,任何工作、事業對我們都「很難」眼前有再好的「機會」也與我們無緣。
安利事業在我們印象中會覺得「很難做」,是因為對安利不了解、不熟悉。回想看看,「說話」、「走路」、「吃飯」這么簡單的事對一些幼兒依然是「很難」的事,我們所有會的事,覺得不難的事,都是「學來的」。所以當我們愿意抱著好奇的心理試著去了解安利,學習做安利事業的方法,安利事業比許多傳統事業都簡單,為什么呢?因為:
(1)安利事業不是單打獨斗的事業,而是一群人互助合作的事業
不論任何工作如果屬于單打獨斗,要靠自己之力去完成,難度當然較高。如果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以互助合作、借力使力的方式去完成,難度自然就降低了。
(2)安利事業是有人教的事業
傳統工作環境中,別人成功的經驗方法,絕不愿意任意教給別人。而安利事業中只要你愿意學,成功者都會把寶貴的經驗、囊相授。傳統事業中同行都是冤家,而安利事業中同行都是事業伙伴,都會自動合作互助。因為安利的「制度」促成了這項美好人性得到最大的發揮。
(3)從事安利事業不需要具備特殊條件
不論我們是賺薪水的「打工仔」或是企業的老板,都要具備適當的專業能力、學歷、經驗及資金,甚至還有年齡、性別的限制。但安利卻沒有任何特殊條件限制,只要一個人肯學、肯做,成功的機會是一樣的。
以上所列舉的七點是一般人對安利事業可能產生的誤解,經過分析與說明以后,大致應可冰釋。
「知道」、「聽過」不等于「了解」
對任何不清楚、不了解的事保持懷疑態度是必要的,但是緦去求證更重要。
「知道」、「聽過」與「了解」之間有一段很長的距離。比如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太陽,每天都看到它,也許已經看了幾十年,但是「了解」太陽的人并不多。太陽是何時誕生的?在太陽系中的地位與影響如何?與各行星間的關系如何?離地球有多遠?它已燃燒了多少年?還能燃燒多少年?核心與表面的溫度有多高?地政治協商會議與太陽的關系等等問題,都屬于很專門的學問,沒有學習過天文學的人很難回答這些專門的問題。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只限于「知道」太陽,但并不「了解」太陽。
同樣的道理,安利在中國已近六年了,很多人「知道」安利「聽過」安利,但都不能說「了解」安利。因為不了解,只憑簡單的印象做出推論所得到的答案與事實必相差基遠。
「了解」才能化解「誤解」
誤解必然來自于對真象的不清楚,有個笑話說:在一個為非洲衣索匹亞窮人所舉辦的募款會上,與會的一位老太太發言表示反對。主持人問其反對原因,老太太振振有詞的說「衣索匹亞人都是裝空的,是要騙我們捐款的。如果他們真窮怎么可能每個人都燙頭發?」――「因為衣索匹亞人天生卷發。」
誤解只有靠了解才能解決。如果拒絕了解,永遠無法發現真象。但是對一家持續經營發展了四十年歷史,年營業額超過70億美元,行銷市場遍及世界80個國家和地區,營業代表超過三百萬人的美國安利公司,應該抱著「好奇」的態度,進一步了解其真實面貌與實質內涵。
如果安利事業不值得了解,不值得經營,不值得投入,那這三百萬人豈非都是都傻瓜?事實上這三百萬人中的絕大多數人,因為看懂安利制度的價值與遠景,投入學習與實踐而改變了一生的命運,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專家」的意見才值得信賴
當你告訴朋友你正在學習做安利或者已在做安利,你的朋友可能會「善意」的勸你說安利是「老鼠會」是「求人」的工作。是「推銷員」的工作,安利很難做,你不能去做。十六年來,我見過許許多多人初期想試著要做安利的人,都是被好朋友潑一盆冷水,就退縮了,就放棄了。
想想看,勸你的這位朋友,如果是一位安利事業的「成功者」、「行家」,也許他的意見是正確可信的。如果他是一位安利事業的「門外漢」,也只是一位「知道太陽」的人,他的意見又有多少價值與建設性呢?也許他的一句「外行話」已悄悄偷走了你一生的夢想和理想。
有一個笑話:一位富人家的兒子很孝順,大肆鋪張的為母親籌辦八十大壽,宴請許多親朋好來家里一同慶賀。大門貼了一副慶賀門聯。上聯曰:「天增歲月人增壽」下聯曰:「春滿乾坤福滿門」。此聯本也貼切,但是一位窮秀才看了有「意見」對這位孝子說:「此聯不妥。」教子問:「何故?」秀才說:「今天是令堂八十大壽,上聯曰:天增歲月‘人’增壽,即‘別人’增壽,與令堂何干?」教子問:「如何是好?」秀才答:「改成‘天增歲月娘增壽’規佳。」孝子聞畢大悅、并贊秀才有學問。秀才續曰:「對聯應講究工整對仗,‘娘’字與下聯的‘福’字不相稱,應改成‘爹’字才相稱。」下聯終成變「春滿乾坤爹滿門」。
別人的意見是否值得采納參考,要看他是否是這個問題的「專家」或「行家」。如屬外行人的意見,與問道于盲何異?天下最廉價的東西,「別人無知的意見」應屬其一。
二、安利事業、可能也是「金字塔型的事業」
三、安利事業就是「推銷員」的工作
四、安利事業可能是要「處處求人」的事業
五、安利賣的都是家庭及個人日常用品,怎能成為大事業
六、安利產品很好,但是很「貴」
七、安利事業雖然很好,但是「很難做」
「臺家事件」留下令人深刻的負面印象
1980年左右,日本人到臺灣成立了「臺家」公司以直銷方式銷售清潔劑。加入直銷者先要花四萬五千元購買幾大箱清潔劑,然后再去邀親朋好友加入,也是每人要先進貨四萬五千元。而他們每拉一人加入,即可從中取得超過一萬元的「介紹獎金」。
這種「加入即須大量進貨」的獵人頭方式,新聞界稱之為「老鼠會」經營方式,糊里糊涂加入者都成了受害者。引起新聞媒體及社會輿論大肆抨擊,因而「臺家」公司也在糾紛不斷中停業結束。
「臺家事件」給大眾留下了深刻和教訓,對「直銷」事業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壞印象」。從此以后,只要說到「直銷」,人們腦海中呈現的依是「老鼠會」三個字。「老鼠會」給人的具體印象是「騙局」,是「一個拉一個」、「一個騙一個」、「拉」得越多「騙」得越多,「獎金」也越多。一個正常的人既不愿意當「騙子」,更不愿意「受騙」。因此「直銷人」等名詞,變成了「壞事」、「不務正業」的代名詞,社會大眾避之猶恐不及。對從事「直銷」者更投以異樣的眼光。
1982年11月,安利在「臺家事件」結束后不久進入臺灣正式開業,但社會大眾對「老鼠會」仍記憶猶新,安利公司雖在每一場「說明會」中不厭其煩解釋該公司的產品、制度、規模、經營理念,絕對不是「老鼠會」,但多數人心中的陰影仍難消除。因此安利進入臺灣的初期,發展得極為辛苦與緩慢。
老鼠會的定義
美國達利塔大學的法律教授Rodneyk. smith,在他所著的一書中解釋什么是老鼠會「老鼠會有二個主要的特征(一)屯貨――新加入的人必須購買一批貨品,且不能退回,而他們的推薦人就從他們 [禁用詞語]中取得擁金;(二)獵人頭獎金――新加入者必須支付一筆龐大的金錢方能成為直銷商,而推薦人就從這筆費用中獲得擁金。」只要是有這兩者之一的公司,都足以認定它是老鼠會。
社會大眾因「老鼠會」的印象而對安利產生誤解
安利公司在如此惡劣之客觀因素之下進入臺灣,十多年來,社會大眾對安利事業仍留存有許多誤解,例如:
一、懷疑安利可能也是「老鼠會」
(1)安利以銷售產品為獎金計算的基礎,只發展人數而無業績是沒有獎金可言的。換句話說,任何商業都以商品流通為常態,安利亦不能例外。
(2)安利沒有破性規定營業代表每個月都要買產品,你可以買,你也可不都不買。
(3)安利產品有「三大保證」:
①百分之一百滿意保證:
不僅僅是質量保證。「滿意」屬于情緒問題,只要你對安利任何產品,不管是否開封使用,使用后剩下多少,只要你感覺不滿意,均可向安利公司申請退貨還款。
②美金一百萬元的責任保險:
安利公司為安利產品向保險公司投保最高一百萬美元之產品責任險。因使用安利產品致傷害而應由安利負賠償責任時,消費者可提出證明向安利投保的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依實際受傷害情形,最高可獲賠一百萬美元。
③存貨回購:
不論你是營業代表或用戶,若進貨大多或其他私人原因,均可將存貨退回安利公司。經營者與使用者均無存貨之風險。
因為有以上三大保證,使安利公司與「老鼠會」扯不上任何關系。
美國法院及聯邦貿易委員會判定安利不是老鼠會
(4)1970年代的后半期,美國有消費者控告安利公司提「老鼠會」,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IC)經過數的年調查后,于1978年直接判定:「安利不是老鼠會」。法院亦經長期調查及庭訊之后,Timmy法官清楚判定:「安利的銷售方式和創業計劃不是老鼠會。在將近十年年來,它是一個制造業和一個有效率的銷售系統。而這個銷售系統有效的將新產品在市場上銷售,消費者也由這個新的銷售方式獲得利潤。而消費者的回應就是對安利產品的忠誠。」
美國馬里蘭州首席檢查官SteveSashes在巴爾的摩電視訪問中公開說明:「安利只是一個不透過店面銷售產品的銷售方式。而且安利已經被法院判定為合法的。因為它不是像老鼠會經由推薦人加入而從中獲取傭金。我并不是在這里推薦任何公司。只是安利是合法的。安利不是‘老鼠會’。人們所買的產品是他們覺得值得的。它是通過合法的經營方式來經營。」
(5)安利公司自1959年成立迄今四十年歷史,從美國發展到全世界五大洲達八十個國家和地區。他在任何一個國家建立市場都經向該國政府申請合法經營,誠實納稅,從無不良紀錄。與所謂的「老鼠會」打帶跑,撈一票就走的公司相比,何止天壤之別。
二、安利事業、可能也是「金字塔型的事業」
一般人認為安利事業也可能是「金字塔」型的事業,先加入者嫌得最多,后加入者都是被利用、被剝削,越晚加入越吃虧、越倒霉。安利已經在臺灣發展了十幾年了。我此時加入豈不是去墊金字塔的底?
「無懈可擊」的安利制度
其實安利事業中最有價值的是他已實行了四十年的制度。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雜志「讀者文摘」曾四度報道安利公司。這套近「無懈可擊」的制度使安利事業得以充滿生命力與活力的運行了四十年,從無衰退的紀錄。
四十年來安利也經歷過美國兩次經濟蕭條,但他的營業額依然是呈現上升的曲線。這就要歸功于安利的完美制度,這套制度的特性包括了:(1)公平,(2)自由,(3)保障,(4)符合人性,(5)自動成長的生命力,(6)無風險等。這一部分,留待后面介紹安利制度時再詳加說明。
下級部門可隨時超越上級部門
在安利制度中,下級部門隨時可以超越上級部門,沒有任何限制,只看個人努力的程度來決定你在安利事業的成就,沒有人能阻擋你的努力,沒有人能壓得住你,更沒有被墊底的問題。
例如安利臺灣的第一對「皇冠大使」嵇龍生、陳婉芬夫婦、「三鉆石」劉劍鳴、劉秋鴻夫婦,他們加入安利事業是一位張老先生介紹的,因此張老先生就是他們的介紹人,雖然嵇龍生、陳婉芬及劉劍鳴、劉秋鴻是張先生的下級部門,但他們在安利事業的成就是不能相比的。因此證明安利事業絕非想像中的「金字塔」。當你深入了解安利制度以后,這項疑慮即可煙消云散。
三、安利事業就是「推銷員」的工作
一般人曾直覺地認為安利公司賣的都是家庭及個人日常用品,想象中提著洗衣粉、清潔劑、牙膏、肥皂等,挨家挨戶按門鈴,不停的吃閉門羹,這種事怎么能做?
其實安利事業是靠著「完善的制度」來運作。如果只是「推銷員」的工作,怎么可能會有大學教授、老師、音樂家、醫生、律師、會計師、公司老板等這些令人羨慕者也投入安利事業?
例如德國的皇冠大使Peter&EVA夫婦都是大學教授,一個教經濟學,一個教市場行銷。日本的皇冠大使中島薰是一位作曲家。臺灣的第一位皇冠大使陳婉芬是位小學老師。
如果安利事業只是「推銷員」的工作,怎么可能會發展成跨國性企業?怎么可能努力三、五年之后,可以過非凡自由、富裕、又有長久保障的生活?
如果安利事業只是推銷員的工作,不如去推銷賓真士汽車、勞力士手表、就算推銷電視機、冷氣機、電冰箱,也比推銷洗衣粉、清潔劑、牙膏、肥皂等強多了。所以安利事業并不是一般人想像中如此簡單。這套事業制度已發展了四十年,在美國許多大學商學院已將「連鎖營銷」、「倍增市場學」列為必修或選修課程。已成為對世紀必然的「趨勢」而非「流行」。
四、安利事業可能是要「處處求人」的事業
安利在中國已經六年了,通過轉型獲得政府許可建立了良好的商譽,大多數人已不再認為他是「老鼠會」。但是一想到要建立營銷隊伍,就是要介紹別人加入,又要賣東西給他,別人一定會認為我在求他、利用他,這種讓人誤解的事怎么能做?
安利事業是「助人」的事業
當我們了解安利制度以后,即知安利事業非但不是「求人」的事業,相反的,他是「助人」又「自助」的事業。
安利為什么是「助人」的事業呢?
當您介紹朋友或陌生人認識安利事業,如果他聽懂了,看懂了,最后加入安利事業,成為您的合作伙伴,并努力去經營這份事業,最后使他平凡的一生變得不平凡你已真正達到「助人」的效果。因為:
(1)你帶給他的是一個「絕對公平的機會」。
(2)你帶給他的是21世紀必須要了解的趨勢。
(3)你帶給他的是許多成功者的寶貴經驗。
(4)在你帶他學習安利事業過程中,使他學會溝通、表達、協調、領導及許多專業「能力」。
(5)你帶給他一群良師益友。
(6)你帶給他充滿友愛、熱情、上進、樂觀的「學習環境」。
你能帶給他這么多寶貴的東西,用錢買不到的東西,必能帶給他一生好的轉變。因此安利事業當然是「助人」而不是「求人」的事業。
如果你在自己原有的行業中已功成名就,也累積了可觀的財富,你或許會認為已不需要安利事業。但是你很難以自己的成功與財富去幫助許多與你不相干不相識的人,卻可以將安利事業的機會作為幫助別人的標志,只要你有一顆熱忱助人之心,在你不斷把這個機會傳達給別人時,已完成助人的功德。
五、安利賣的都是家庭及個人日常用品,怎能成為大事業
安利公司自己研制的產品有450余種,都是家庭及個人日常用品,這些產品確實都不是高單價的商品,但是一門生意能否成為大事業并不以商品的單價為唯一衡量標準。例如「麥當勞」,他只賣漢堡包及飲料,因為他在全世界各地開了超過二萬三千家分店,因此他當然是個世界性的大企業。又如可口可樂,他只賣一罐罐的飲料,一年卻有30幾億美元的營業額,當然也是大企業。
商品在商場上有無未來性,持續的發展力,能否成就為大事業,除了商品的品質要有保證之外,還要看它是否:
1. 具有不受區域限制的世界性市場。
2. 每天都在消耗。
3. 價格有無競爭力?
4. 供應來源是否安全。
5. 有無經營上的風險。
6. 利潤分配制度是否公平合理?能否激發經營者的持續努力與潛能?
以上這些條件,才是一個經營者能否成就一個大事業的評比標準。
安利公司的產品與獎金制度皆能符合上列條件,因此四十年來,已有超過三百萬人在全世界80個國家和地區,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成為安利的營業代表,依自己努力的程度取得不同的成就。
六、安利產品很好,但是很「貴」
安利進入中國大陸已近六年了,我們很少聽到消費者批評安利的產品不好,但有些人認為安利的產品很「貴」。
商品的「貴」或「便宜」,是靠「比較」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同品質的比價格;同價格的比品質。
消費者的眼睛永遠是雪亮的。安利的產品如果是很貴,怎么可能從美國本土一直行銷到全世界80個國家和地區?怎么可能從第一年50幾萬美元的營業額到 1997年超過70億美元的營業額?連續成長四十年而歷久不衰?
消費者長期持續購買才能成就大事業
任何產品如果不能讓消費者產生長期持續購買的行為,就不可能成就大事業。
不了解安利產品的人,初次的印象中認為安利產品比較貴的原因,是只以「單一容量」「單一價格」與市面上的同性質產品做比較所產生的誤解。
其實安利產品具有同性質產品無法同時取代的八大特性:
(1) 環保性
(2) 安全性
(3) 效果性
(4) 經濟性
(5) 多用途
(6) 濃縮性
(7) 百分之百滿意保證
(8) 一百萬美元意外責任保險
就以安全性來說,我們舉家庭中每天都在用的洗衣粉、清潔劑、洗碗精為例,這些用品和使用者的手每天接觸,因此家庭婦女許多都患有「富貴手」的毛病,就是每天與許多化學合成的清洗劑接觸,使玉手長水泡、脫皮、長期無法復原,冬天時更容易干裂流血。為了保護玉手,工作時只好戴上塑膠手套。
安利的清潔劑用品都有保護皮膚的功能
安利的各類清潔系列產品都是天然植物提煉的,其中都含有芒薈和椰子衍生物成分,不但不會傷到玉手皮膚,還有保護皮膚的功能。因此使用安利產品絕不會長「寶貴手」。
其次再說到濃縮性。安利的每樣清潔類產品都是濃縮的,使用時都要經過稀釋,我們舉安利的洗碗清為例,它一瓶的價格可能是一般市場售洗碗精的四、五倍,猛一看確實「很貴」。但是安利洗碗精是濃縮包裝的,這樣既可以減少包裝瓶費用,又節省運費,它一瓶可以稀釋成500cc容量的12瓶。因為它不是化學合成的,因此碗、盤、淋洗過以后不會殘留任何有害人體的化學物質,使全家人可以長期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安利產品的「價值」高于「價格」
當我們了解安利產品的安全性、濃縮性、環保性等特性之后,再與一般產品作比較,即能證實它不貴,非常符合經濟性。有人說:「安利產品并不便宜,但卻十分經濟實惠。」加上它又有保護手部皮膚的功能,兼具環保的效果,它所產生的「價值」即非「價格」所能相提并論了。
七、安利事業雖然很好,但是「很難做」
俗話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有心」,不管做任何事都會有成就。做安利事業也是同樣的道理。
錢都是行家在賺
社會上各行各業都有人在賺錢,絕大部分的錢都是「行家」在賺的。外行人不太可能賺到內行錢。如何使自己從「外行」變為「內行」,再成為這個事業的「行家」,只有透過持續不斷的「學習」,腳踏實地的去做才有實現的可能。
安利事業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新生的事物。目前全世界超過三百萬人在從事安利事業,這些人也都是從不懂學到懂,從不會學到會。能堅持努力不懈的人,都可以在這個事業中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人皆「學而知之」非「生而知之」
如果我們是個「門外漢」,任何工作、事業對我們都「很難」眼前有再好的「機會」也與我們無緣。
安利事業在我們印象中會覺得「很難做」,是因為對安利不了解、不熟悉。回想看看,「說話」、「走路」、「吃飯」這么簡單的事對一些幼兒依然是「很難」的事,我們所有會的事,覺得不難的事,都是「學來的」。所以當我們愿意抱著好奇的心理試著去了解安利,學習做安利事業的方法,安利事業比許多傳統事業都簡單,為什么呢?因為:
(1)安利事業不是單打獨斗的事業,而是一群人互助合作的事業
不論任何工作如果屬于單打獨斗,要靠自己之力去完成,難度當然較高。如果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以互助合作、借力使力的方式去完成,難度自然就降低了。
(2)安利事業是有人教的事業
傳統工作環境中,別人成功的經驗方法,絕不愿意任意教給別人。而安利事業中只要你愿意學,成功者都會把寶貴的經驗、囊相授。傳統事業中同行都是冤家,而安利事業中同行都是事業伙伴,都會自動合作互助。因為安利的「制度」促成了這項美好人性得到最大的發揮。
(3)從事安利事業不需要具備特殊條件
不論我們是賺薪水的「打工仔」或是企業的老板,都要具備適當的專業能力、學歷、經驗及資金,甚至還有年齡、性別的限制。但安利卻沒有任何特殊條件限制,只要一個人肯學、肯做,成功的機會是一樣的。
以上所列舉的七點是一般人對安利事業可能產生的誤解,經過分析與說明以后,大致應可冰釋。
「知道」、「聽過」不等于「了解」
對任何不清楚、不了解的事保持懷疑態度是必要的,但是緦去求證更重要。
「知道」、「聽過」與「了解」之間有一段很長的距離。比如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太陽,每天都看到它,也許已經看了幾十年,但是「了解」太陽的人并不多。太陽是何時誕生的?在太陽系中的地位與影響如何?與各行星間的關系如何?離地球有多遠?它已燃燒了多少年?還能燃燒多少年?核心與表面的溫度有多高?地政治協商會議與太陽的關系等等問題,都屬于很專門的學問,沒有學習過天文學的人很難回答這些專門的問題。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只限于「知道」太陽,但并不「了解」太陽。
同樣的道理,安利在中國已近六年了,很多人「知道」安利「聽過」安利,但都不能說「了解」安利。因為不了解,只憑簡單的印象做出推論所得到的答案與事實必相差基遠。
「了解」才能化解「誤解」
誤解必然來自于對真象的不清楚,有個笑話說:在一個為非洲衣索匹亞窮人所舉辦的募款會上,與會的一位老太太發言表示反對。主持人問其反對原因,老太太振振有詞的說「衣索匹亞人都是裝空的,是要騙我們捐款的。如果他們真窮怎么可能每個人都燙頭發?」――「因為衣索匹亞人天生卷發。」
誤解只有靠了解才能解決。如果拒絕了解,永遠無法發現真象。但是對一家持續經營發展了四十年歷史,年營業額超過70億美元,行銷市場遍及世界80個國家和地區,營業代表超過三百萬人的美國安利公司,應該抱著「好奇」的態度,進一步了解其真實面貌與實質內涵。
如果安利事業不值得了解,不值得經營,不值得投入,那這三百萬人豈非都是都傻瓜?事實上這三百萬人中的絕大多數人,因為看懂安利制度的價值與遠景,投入學習與實踐而改變了一生的命運,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專家」的意見才值得信賴
當你告訴朋友你正在學習做安利或者已在做安利,你的朋友可能會「善意」的勸你說安利是「老鼠會」是「求人」的工作。是「推銷員」的工作,安利很難做,你不能去做。十六年來,我見過許許多多人初期想試著要做安利的人,都是被好朋友潑一盆冷水,就退縮了,就放棄了。
想想看,勸你的這位朋友,如果是一位安利事業的「成功者」、「行家」,也許他的意見是正確可信的。如果他是一位安利事業的「門外漢」,也只是一位「知道太陽」的人,他的意見又有多少價值與建設性呢?也許他的一句「外行話」已悄悄偷走了你一生的夢想和理想。
有一個笑話:一位富人家的兒子很孝順,大肆鋪張的為母親籌辦八十大壽,宴請許多親朋好來家里一同慶賀。大門貼了一副慶賀門聯。上聯曰:「天增歲月人增壽」下聯曰:「春滿乾坤福滿門」。此聯本也貼切,但是一位窮秀才看了有「意見」對這位孝子說:「此聯不妥。」教子問:「何故?」秀才說:「今天是令堂八十大壽,上聯曰:天增歲月‘人’增壽,即‘別人’增壽,與令堂何干?」教子問:「如何是好?」秀才答:「改成‘天增歲月娘增壽’規佳。」孝子聞畢大悅、并贊秀才有學問。秀才續曰:「對聯應講究工整對仗,‘娘’字與下聯的‘福’字不相稱,應改成‘爹’字才相稱。」下聯終成變「春滿乾坤爹滿門」。
別人的意見是否值得采納參考,要看他是否是這個問題的「專家」或「行家」。如屬外行人的意見,與問道于盲何異?天下最廉價的東西,「別人無知的意見」應屬其一。

上一篇:金融危機下的中國直銷是生是死? 下一篇:傾聽國際121系統創始人熊和平的心靈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