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深入調查廣西連鎖銷售(1)(4)
除了網頭的威脅利誘,擔心下線報復是大A一路走到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每個大A身后的數百乃至數千人,基本上是自己家族的人或者親朋好友,他們之所以放棄原來的學業、事業,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甚至賣掉家產,投身“傳銷事業”,完全是聽信他的賺錢神話。如果他們發現原來是一場騙局,他們會作何反應,可想而知。用親身經歷過的人的話說,傳銷就像吸毒一樣,雖然自己深受其害,但仍然抱著撈回本錢的僥幸繼續走下去。
大A玩失蹤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躲避法律的制裁。
大A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呢?記者獲得的消息是,要么流落他鄉,要么私下拉出一幫人單干,要么留下來繼續騙人,留下來的人又不得不相互排擠、鉤心斗角,甚至火拼。
傳銷之所以能夠吸引眾多的人為之癡迷,還與傳銷分子不斷完善起來的一套管理模式有關。
首先是利用傳銷課堂營造“友好”氣氛、激發人“追求成功”的欲望。加入傳銷隊伍的不少人是來自社會下層的民眾,他們很容易被傳銷講堂里的集體氛圍所感染,找到歸屬感和尊重感。對那些中小企業主來說,他們需要更多的成功和崇拜來獲得身份認同,傳銷組織會根據他們的需求再炮制另一份成功誘惑。
其次,復制謊言。傳銷管理的重要特征就是“復制”,上線將一些“理論”和“故事”復制給下線,下線再復制給下線,一直繼續下去,然后周圍的人會講同樣的話和同樣的故事。當一個新人身處封閉環境中,聽到的是一樣的說法,久而久之,自然會失去正常的判斷力。
再次,利用從眾心理。傳銷分子給新人洗腦時,經常說的幾句話是:“那么多人都在做”,“難道幾百萬人都是傻瓜,幾百萬人腦子都進了水?”對一般的人來說,是很難保持冷靜的。
又次,打出民族大義的幌子。傳銷分子經常會給傳銷包裝上抵制外資、保護民族工業、解決就業等華麗外衣,加上千載難逢的賺錢機遇的誘惑,足以擊潰任何不明就里者的心理防線。
最后,傳銷組織中的騙局之所以能一直維持下去,與傳銷組織管理中的“神秘”密切相關。傳銷管理規定,一個級別只知道一個級別的事,嚴禁打聽上一級別的事,上下線之間保持單線聯系,下線絕對服從組織管理。所以,雖然B級以上的人爾虞我詐,但底下的人渾然不覺,一直延續著人性化管理的假象。可以說,神秘是整個傳銷能生存延續的核心。
直銷僅僅是一種非主流營銷模式
傳銷人員不斷強調的一個論點是,“連鎖銷售是國家暗中支持的新生試點事物”,以“連鎖銷售”為代表的直銷模式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第五次經濟浪潮……
直銷真是世界經濟發展大趨勢嗎?
多位市場營銷學專家告訴記者,直銷只是一種非主流的銷售模式。現代意義上的直銷大約產生于19世紀末的美國,是一些家庭婦女兼職銷售化妝品之類的小商品以補貼家用的手段,因而它只適合一些特定的行業和企業采用,不可能成為世界商業模式的主流。
中國人民大學營銷學專家牛海鵬認為,直銷不是一種很好的營銷方式,它只對一些特殊行業適用(比如保險),大多數廠商是不選擇直銷模式的,大家熟知的戴爾公司,采用的直銷模式亦是直復營銷(direct-marketing),與安利等公司采用的人際銷售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牛海鵬說,人際傳播成本只能更高,因為傳統模式雖然打廣告要花錢,但是廣告信息可能被1億人同時看到,分攤到單個產品的成本就低得多;直銷賺錢只是少數,大部分人是賺不了錢的,美國直銷行業的大部分人收入是很低的,直銷的產品不是很容易銷售的,因此,很多發達國家,除了雅芳等少數化妝品企業,很少采用“直銷”模式。
美國直銷專家羅伯特2005年10月接受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教授楊謙采訪時說,上門直銷在過去商業不發達時代比較普遍,然而隨著大型超市和網上購物的普及,上門直銷已經沒有必要了。上世紀60年代末,直銷曾在美國一度銷聲匿跡,只有雅芳等很少幾家公司做得不錯,產品通常是一些專門為婦女設計的個人護理品或者非常特殊化的家居用品。直銷公司的銷售額只占美國市場份額的很小一部分。上世紀70年代,美國出現了多層次傳銷,但多層次直銷公司實施金字塔詐騙計劃的情況非常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