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河津公安、工商聯手端掉了百人傳銷窩點
1、簡易大廳里,傳銷人員坐得整整齊齊。
2、傳銷人員的住處十分簡陋。
3、5名傳銷窩點的主要負責人被帶回工商局做筆錄,其他傳銷人員當場遣散。
他是被網上認識的女友騙來的河津公安、工商聯手端掉了這個百人傳銷窩點
“你好,能幫下我么?我被騙到運城做傳銷。我女朋友叫我來的,我想走,可是我女朋友已經被洗腦了,她不走。幫幫我吧……”5月29日,記者接到一個神秘的電話,來電者稱自己姓余,是四川人,和女朋友一同陷身于河津一個規模較大的傳銷組織。
5月30日,記者聯系河津市公安局、工商局,請有關部門對該傳銷組織予以打擊。
【約見】網吧門口對暗號
5月30日上午10時20分,記者來到河津市公安局。了解情況后,該局分管經偵的副局長當即安排,并聯系了工商局經檢大隊予以配合。15分鐘后,12位民警及2位工商局經檢隊員在公安局大院集合,待命出發。
但是多次電話及短信聯系提前說好接應的小余,卻沒有得到回應。難道他的潛伏舉報行為被發現了?焦急等待20多分鐘后,記者接到小余的短信,他正在“上課”,中午可能有機會通話。13時36分,小余來電了,約記者在龍門大道的一個網吧門口見。
“下午好多人要一起去上大課,我會經過那兒,你站在網吧門口網管招聘的牌子下,我會看到你。我手里拿一個筆記本,到時你看我手勢。不要打電話,會有人跟著我的。”小余隨后發來短信,約定了接頭暗號。
13時55分,記者站到了網吧門口,注意著路上的行人。民警和工商隊員則隱蔽在三輛車中。
14時06分,兩個年輕男子經過,其中穿著迷彩短袖T恤的短發男子看了一下記者,裝作不經意地揮了揮左手中的筆記本,看到記者點頭示意后,腳不停步地走過去。記者尾隨兩人,一直進入到一條偏僻的小巷中,來到一座臨街的居民樓下。小余和相跟著的男子說了幾句話,男子一個人上樓去了。小余隨后轉身招呼記者:“咱們換個地方說話。”
小余說,他此前已經到了上課的地方,謊稱自己肚子疼脫身出來,“有100多人在那邊上課,我帶你們過去”。
【門道】傳銷拉人常以談戀愛名義
小余給民警介紹了大概情況。他是四川某縣人,在網聊時結識了一個同鄉女子小梅(化名),本來好久不聯系了,今年3月份,小梅又在QQ中和他聊起來,二人逐漸發展成戀人關系。到4月份,小梅說自己在山西河津找到一份挺好的工作,約小余一起來。小余很快到了河津,而一到地方,他就明白了這是一個傳銷組織。
“我有很多次機會離開,河津的汽車站火車站,我各去過三次,可是每次都沒有走成。”小余說,他沒有走的原因主要是舍不下女朋友,他的女朋友不想離開。“我后來知道,傳銷拉人都是男的聯系女的,女的聯系男的。都是打著談戀愛的名義拉人來。”據工商工作人員介紹,很多人被“戀人”拉來后,雙方發生了性關系,行話叫“跟朋友關系不一樣”,這也是一些少不經事的青年男女對傳銷組織戀戀不舍的一個因素,甚至有打擊過的傳銷組織男女混居,情況非常混亂。
小余說,他走不了還有另一個原因。每次他提出離開,都會出現這樣一個戲劇化的挽留場景:一個年齡較大的男子穿金戴銀,挎名包,戴名表,完全是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樣,開著寶馬車來,接他去咖啡廳談心,一同去的還有另外三個人,一個是“寢室管理員”,一個是已經完全被洗腦的“老朋友”,再一個就是推薦人———他的女朋友。
經歷幾次后他知道,這實際上是一個演練熟了的套路,“寶馬男”主要是演示從業的美好前景,不多說話;“寢室管理員”則前后忙活,給“寶馬男”端茶倒水獻殷勤,以凸顯其身份的尊貴;“推薦人”則是主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小余說,為了讓他加入,小梅有一次甚至給小余的母親打電話告狀,說小余和自己談戀愛并且同居了,可是小余要甩了自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
小余講自己終于被說動了心,交了3850元錢,買了一套始終未見過的保健品,成為了“特許經銷商”。“自己買或者銷售出去1—15套,就是特許經銷商,這是最低一級的。15—85套一級叫拓展顧問,85套以上叫資深顧問,499套以上叫高級顧問。”小余說。
小余交錢后一直處于徘徊狀態,“工作狀態明顯不好”,一段時間后,小梅和他關系漸漸淡起來,后來寢室都被安排在兩個不同的地方,見面都難了。
【端窩】簡易大廳坐著整整齊齊一片人
在小余的指引下,民警和工商人員來到了河津市紫金街某小巷,兩個在街口坐著望風的男子被指認后當場控制。隨后民警上到了一座居民樓上,該樓的樓頂用彩鋼瓦搭了一個簡易大廳,天棚下,整整齊齊坐著一片人。記者數了一下,共11排,基本每排9人。
民警掃視一遍后,發現大廳的一側有個衛生間,門從里邊關上了。破門而入后,看到里面有兩女一男,其中一個女子正是小余所說的“資深顧問”姜某,她負責所有人員的日常管理。
“躲在里面干什么?”民警問。
“上廁所啊。”姜某說。
“上廁所有兩個女的和一個男的一起上的?”
難以圓謊的姜某不再說話了。
河津市工商局相關人員向現場傳銷人員發放傳銷人員登記表,要求所有人員認真填寫相關資料,確保在場每一名參與傳銷人員都登記在冊。隨后,河津市公安局相關人員對現場查獲的101名參與傳銷者進行了說服教育,讓他們認識到他們所從事的傳銷活動屬于違法行為。5名傳銷窩點的主要負責人被帶回工商局做筆錄,其他傳銷人員當場遣散。
從該處離開后,根據小余提供的情況,記者跟隨公安、工商等相關人員又找到了4處傳銷人員寢室,在其中一處,地面是由塑料泡沫板拼成的地鋪,墻角堆放著兩摞一人高的被褥,整個房間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臭味。記者現場觀察,其中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里,有10床被褥,居住條件可想而知。在廚房的墻角,有幾個蘿卜和一袋土豆。小余說,他們每天吃的飯就是清水煮土豆或者菠菜、白菜、蘿卜,什么菜最便宜吃什么,每周吃一次葷。“只有新來的人吃飯是不交錢的,一旦加入,成為固定的成員,每月就得交240元的生活費。”小余說。
在小余的帶領下,民警把“上課”的場所和寢室都清查了一遍,但始終未見到小梅。5月31日下午3時,記者接到小余來電,說他已到火車站,買好了回家的車票,小梅則再沒有見面,只是通了電話。小梅說不會跟小余走的。小余告訴記者,作為男朋友,他已盡到了自己的責任,也想通了,都是成年人,各自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行。他感謝報社及記者的關注,也感謝民警和工商局的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