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內幕真相大白 23層大廈乃虛構(2)
朱“大培”終于生氣了:“就你這個心理素質,你干什么也干不成,一輩子是個打工的命,一輩子是個窮鬼……”記者被朱“大培”貶了個夠。后來耿延慶說,他當時真害怕記者因為生氣而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關于總部和董事長
“新田”的教室被端,記者和耿延慶于7月4日安全回到淄博。
但是在課堂上被“老板”們講得“真實的不能再真實”的“新田公司總部”和“新田公司董事長王瓊”的事情讓記者割舍不下。
“我們的總部新田保健品責任有限公司在美麗的武漢市江漢區漢口街118號,在那里我們有一座23層的‘新田大廈’,我們公司的董事長王瓊女士,今年39歲……”
7月5日,記者和遠在武漢的《楚天金報》取得聯系,《楚天金報》負責人立即派出新聞中心機動部記者周壽江前去采訪,但是很快周壽江就傳來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武漢根本沒有這個地址,更不用提什么23層的“新田大廈”了。抱著更負責任的態度,周壽江又去了武漢市經濟委員會、武漢市中小企業發展局,得到的答案仍是:根本沒有新田保健品責任有限公司這個公司。
“新田”是合法公司嗎
7月6日,記者就“新田”公司傳銷問題,電話采訪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打擊傳銷辦公室有關工作人員。在采訪中記者得知,早在2002年4月20日,《人民日報》就發表了《國家工商總局:警惕“武漢新田”變相傳銷》的文章,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武漢新田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名稱,以幫助找工作或做生意等名義,將不明真相的群眾騙往異地,誘使或脅迫他們參與變相傳銷詐騙活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打擊傳銷辦公室也向社會各界發出特別警示,提醒廣大群眾提高辨別能力,防止上當受騙。
采訪中記者得知,從群眾舉報、投訴情況看,“武漢新田”公司主要在吉林、山東、河北、江蘇、遼寧、黑龍江、內蒙古、上海、天津、廣東等地從事違法活動。詐騙者以幫助找工作,提供再就業等名目,將不明真相的群眾從家鄉騙出后,讓他們交納數千元錢“購買”產品,并聲稱3個月后可拿到一套產品。而被騙者交費后,往往血本無歸。不法分子一般采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傳銷頭目遠離活動場所遙控指揮等花樣翻新的手段,規避執法人員的查處。被騙對象主要是農民、下崗工人、無業青年等。
同時記者還得知,2004年8月12日,國家工商局曝光了2004年十大傳銷和變相傳銷案件。“武漢新田”變相傳銷案位列第三,國家工商總局把“新田公司”變相傳銷列入打擊重點。
“新田”,我們必須警惕和嚴打!
·特約記者貴銀 淄博報道·
作者評:很多傳銷組織都是這樣空買空賣,睜著眼睛說瞎話,沒有說出有的來。這時我想起了發生在我們網絡的一件事。我所在的“假天獅”,B級別領導經常在我們面前吹噓,他們每個月底都坐飛機到沈陽網絡大廈總部結帳。有沈陽的朋友,你們那里有沒有網絡大廈呢?肯定沒有!安徽蚌埠四川羅鵬的網下有一支外省人的團隊,其中有一位業務員產生懷疑,上網查了公司,又托人打聽了沈陽的網絡大廈,結果都是子虛烏有。消息傳出后,這支團隊亂了套,一夜之間全垮了,并揚言要殺上面的B級別領導,嚇得所有的B級別領導惶惶不可終日,一段時間不敢露面。這次發生在2005年7月的事件,猶如一場地震,在領導中造成很大的震動。
另外,我對執法人員的執法力度不敢茍同,可以說根本沒按《禁止傳銷條例》嚴格執行,要想徹底鏟除傳銷這顆毒瘤,除了對傳銷人員的參與者和提供活動場所者課以罰款外,還要順藤摸瓜,抓獲幕后頭目,擒賊先擒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