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只身前往廣西揭秘“新型傳銷”
晨報記者 貴銀
這是傳銷。一種新型傳銷。
它幾乎突破了人們原本對于傳銷的所有認識。
高門檻、高成功率、高投入、高素質群體、高起點……新型傳銷“資本運作”正以另一個形式迷惑著人們。從山東各地到北海,人們以瘋狂的姿態飛奔而去。
為深入探訪這一害人害己的新型傳銷,本報記者近日只身趕赴廣西北海,臥底6天6夜,以期揭開新型傳銷“資本運作”的害人真面目,給更多的人以警示。
A. 海的氣息成就夢想之地
3月18日,我們抵達北海的時間是22:00。
“你看看,你看看這個時間太好了,9:58吧,就你發啊,兄弟好兆頭。”快60歲的王傳喜(化名)故意把時間提前了兩分鐘以討彩頭,他不斷拍打著記者的肩膀,“你就是福星,一看就是有福之人。”
王傳喜是記者的“接頭人”,“咱們這個事業要求嚴,所有人都必須有關系人介紹才能進入,你想想這么大的產業這么好的掙錢機會,怎么會隨便讓人進入呢。”把記者從淄博帶到北海的是鄭輝強(化名),他曾經是一家國營企業的副總經理,現內退在家。
確切地說記者是鄭輝強的下線,鄭輝強是王傳喜的下線。
十分鐘后出租車停在重慶路一小區樓前。
開門迎接的是張經理,50歲左右,滿臉堆笑,雙手使勁握著記者的手,“歡迎歡迎,熱烈歡迎,到了這里就像到了家。”
這是一套130平方米的房間,三室兩廳兩衛,房間內的基本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你的房間是這三個房間中最好的,帶獨立衛生間。”王傳喜始終有著飽滿的熱情。
在當晚記者并不是一個人一張床,而是和“我的事業領路人”鄭輝強睡在一張床上。直到后來記者對這里的一切熟悉之后才明白,兩個人睡一張床是他們整個計劃的一部分。
迎接新人的晚餐很豐盛。歡迎辭由張經理來做,他目前是我們四人中的最高領導,也是王傳喜的上線。張經理的發言在王鄭兩人的配合下,情真意切,讓人動容。
那晚我們都喝了不少酒,借著酒勁大家都說了很多肝膽相照的話,但是始終沒有離開“錢”字。“我們不是有錢人的后代,而我們為什么不做有錢人的祖先呢?”張經理的話得到了大家的熱烈反響,隨著酒精發揮的作用,席間的氣氛更加融洽,但是他們與記者說的每句話幾乎都是設計好的,看似漫不經心,其實句句是考驗。
“我們這個項目的名稱叫資本運作,你懂什么叫資本運作嗎?”張經理問記者,在得到記者否定的回答后,他很神秘地補充了一句:“明天會有人專門給你講。”
整個晚飯持續到第二天凌晨一點。臨結束時張經理隨口問了一句讓人嚇一跳的話:“你是個記者吧!”語氣不容質疑。
“哈哈,我長成這個樣,像嗎?”記者一邊裝著低頭倒水,一邊打著哈哈,“張經理有路子介紹我去,哈哈。”
大家都笑起來。
一場虛驚!
B.淄博通往北海的秘密之路
一切看似無意,其實一切都進行了詳細的安排,而且這里有一套極其成熟的套路。如何“接待新人”,如何“教育新人”,如何“讓新人轉換思維”,如何“讓新人在三五天內結束考察主動交錢加入”,這個“資本運作”組織有著嚴格的程序。“我這里有個好項目,來廣西考察考察市場吧。”“口說為虛眼見為實,你自己看看就明白了。”
……
2008年起,在淄博,在魯中,在山東,在全國的范圍內,“資本運作”這個追趕潮流的詞匯迅速流行起來。也就在這個時候記者先后多次接到“廣西‘資本運作’騙人”的消息,經過調查發現這是一個有著嚴密程序的組織,對會員單線發展,不是熟人不發展,“必須親戚朋友帶入門”。
當時淄博人在廣西從事“資本運作”的地點主要集中在廣西的梧州、柳州、桂林等地,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記者打進這個組織的想法并沒如愿。
2010年2月16日,大年初三,寒風凜冽。
比這一天氣更寒冷的是蔣烈(化名)的心情,“這個年過得特別難受,年前白搭進5萬多,氣得老婆過年都沒理我。”33歲的蔣烈在張店一建材市場開了間門頭做陶瓷潔具,“我是被一個開飯店的朋友騙去的,當時說一起到北海看看投資項目捎帶旅游,他出路費。我想這事挺好啊,就去了,沒想到這一去錢就沒了,回到淄博我就后悔。很多淄博人都被騙到北海了,而且看上去這并不是以前說的所謂的傳銷,在北海他們引見我認識的人,很多都是有官銜的,什么局長、主任、科長等等,當然是退休了的。”
在蔣烈的有意安排下,記者在飯局上認識了鄭輝強,大家成為了朋友,記者成為了他有意識要發展的下線。
而此時記者的身份是一名做生意賠了之后賦閑在家,又剛剛被朋友介紹了去做保險的業務員。
接下來記者先后多次與鄭輝強見面,進行“溝通與交流”,與此同時記者在一名做保險工作朋友的幫助下抓緊學習保險知識。
初步考察通過!“到北海考察項目”的邀請如期而至……而關于記者的相關個人信息早已傳到了北海,當然除了職業一切都是真的。因為他們只有知根知底才可以引薦到北海,也只有到北海才能完全揭開這個新型傳銷組織的黑幕與騙人伎倆。
C.新人第一天的必修課
北海的黑夜很燥熱,溫度仍然保持在20℃以上,房間內不知疲倦的蚊子依然勤奮,記者在那張與鄭輝強共同擁有的床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3月19日的北海又是一個陰天。
8:00許,按點開飯。張經理在飯間給記者做了今天的工作安排:上午逛“走私商店”和北海的旅游景點——銀灘;下午與一名重要的老總聊天,同時會帶記者見幾位重要的客人。“有些事情在咱們老家是不允許的,而在北海就是允許的,例如這些走私商店、例如我們的事業,一會出去后你就可以看到了。”
接記者出行的是一臺掛著魯G牌照的轎車,“車是從濰坊一路開過來的,都是我們這個事業上的人,當然也不光山東過來的車,你走在大街上仔細看看,全國各地的車牌號都有,都是‘資本運作’的,有錢。”
轎車經過幾個路口后,在一處不太顯眼的路邊停了下來,“這就是走私店了,里面所有商品都是走私貨。”張經理告訴記者,“咱們事業的好多事情你都可以從這里悟出一定道理來。”
整個“走私店”并不算大,兩層樓,長約三四十米,整個布置像個商場。一樓主要賣一些紅木雕塑什么的,王傳喜說這些東西主要來自越南和泰國。二樓是一些手機攝像機等,“這些都是水貨,偷渡走私而來,這里是允許的。”王傳喜等人一再給記者強調這一點。“走私店”的客人源源不斷地涌來,根據記者的觀察,客人中有一大半都是從事“資本運作”的“新人”,每個“新人”都有三四名上線陪同。
所謂的走私店成為“資本運作”傳銷組織給“新人”上課的重要課堂之一。同樣,北海銀灘也是“新人”的教育基地。 “這是中國最好的海灘,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來這里,這就是我們事業的起點。逛“走私店”看銀灘,體驗北海的美麗風景,體驗未來家的感覺,是每個“新人”第一天的必修課。
D.這里能改變你的命運
中午飯仍然很豐盛,因為中午將與記者一起吃飯的還有個大人物,“再過段時間人家就要上‘總’了,上‘總’就是我們這項事業的頂峰,每個月拿的錢將是以百萬元計的。”
13:00許,神秘人物出現,她是一名30多歲的女士,一進屋就握住記者的手,“歡迎啊,一路辛苦了,在這里吃住的還習慣嗎?”親切的問候,就像久別的老朋友。
午飯進行得很快,飯桌上只剩下記者與女經理兩人。
在此后大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女經理對記者進行了全面“考察”,話題從高中開始問起,包括在哪里上的大學,學什么專業,什么時候結的婚,老婆孩子在做什么……“你比我大一歲,我應該稱呼你一聲大哥,在這里遇見你是緣分啊。”女經理很善談,但卻話鋒一轉,“其實我以前也做過一年多的保險,咱倆也算是同行了,你說的這家保險公司,我有個親戚也在你那,叫王禮勤,你認識嗎?”女經理說這話時眼睛直盯著記者。
這是一次突然襲擊,早已安排的襲擊。
這是記者所沒有料到的情況。這是一次考驗,心理考驗!
認識王禮勤?不認識王禮勤?這也許都不是標準答案。“哈哈,我過了年才剛開始做保險,認識的人很少,就開過幾次會,臉還沒混熟呢,你這位親戚我真不認識。”記者短暫思考后快速回答。
女經理也笑了,她拿出了手機快速撥了串號碼,打通后她對著電話熱情地說,“禮勤啊,我這里有你們公司的一位朋友,你們通個話吧。”然后笑著把電話遞給了記者。
電話的另一頭是一名男子的聲音。“這位王老師,你在哪個辦公室啊?我在21樓辦公,辦公室朝南,一出電梯左手邊的第一個,我去得少,哈哈,回去一定去您那拜訪您。”此時記者先入為主了。“我啊,哈哈,我們倆的辦公室離的不遠,等你回來我請你喝一杯,哈哈。”電話里的男子尷尬地笑著。
接完電話后,記者與女經理的談話更加融洽。 “從現在開始,我將正式介紹你認識幾位我們事業的好朋友,在這里將改變你一生的命運。”
記者長出了一口氣。
這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它是如何對一個正常人“洗腦”,又是如何讓“新人”們甘心掏出5萬多元的加盟費?一切都有待在繼續的臥底學習中揭開謎底。
這是傳銷。一種新型傳銷。
它幾乎突破了人們原本對于傳銷的所有認識。
高門檻、高成功率、高投入、高素質群體、高起點……新型傳銷“資本運作”正以另一個形式迷惑著人們。從山東各地到北海,人們以瘋狂的姿態飛奔而去。
為深入探訪這一害人害己的新型傳銷,本報記者近日只身趕赴廣西北海,臥底6天6夜,以期揭開新型傳銷“資本運作”的害人真面目,給更多的人以警示。
A. 海的氣息成就夢想之地
3月18日,我們抵達北海的時間是22:00。
“你看看,你看看這個時間太好了,9:58吧,就你發啊,兄弟好兆頭。”快60歲的王傳喜(化名)故意把時間提前了兩分鐘以討彩頭,他不斷拍打著記者的肩膀,“你就是福星,一看就是有福之人。”
王傳喜是記者的“接頭人”,“咱們這個事業要求嚴,所有人都必須有關系人介紹才能進入,你想想這么大的產業這么好的掙錢機會,怎么會隨便讓人進入呢。”把記者從淄博帶到北海的是鄭輝強(化名),他曾經是一家國營企業的副總經理,現內退在家。
確切地說記者是鄭輝強的下線,鄭輝強是王傳喜的下線。
十分鐘后出租車停在重慶路一小區樓前。
開門迎接的是張經理,50歲左右,滿臉堆笑,雙手使勁握著記者的手,“歡迎歡迎,熱烈歡迎,到了這里就像到了家。”
這是一套130平方米的房間,三室兩廳兩衛,房間內的基本生活設施一應俱全,“你的房間是這三個房間中最好的,帶獨立衛生間。”王傳喜始終有著飽滿的熱情。
在當晚記者并不是一個人一張床,而是和“我的事業領路人”鄭輝強睡在一張床上。直到后來記者對這里的一切熟悉之后才明白,兩個人睡一張床是他們整個計劃的一部分。
迎接新人的晚餐很豐盛。歡迎辭由張經理來做,他目前是我們四人中的最高領導,也是王傳喜的上線。張經理的發言在王鄭兩人的配合下,情真意切,讓人動容。
那晚我們都喝了不少酒,借著酒勁大家都說了很多肝膽相照的話,但是始終沒有離開“錢”字。“我們不是有錢人的后代,而我們為什么不做有錢人的祖先呢?”張經理的話得到了大家的熱烈反響,隨著酒精發揮的作用,席間的氣氛更加融洽,但是他們與記者說的每句話幾乎都是設計好的,看似漫不經心,其實句句是考驗。
“我們這個項目的名稱叫資本運作,你懂什么叫資本運作嗎?”張經理問記者,在得到記者否定的回答后,他很神秘地補充了一句:“明天會有人專門給你講。”
整個晚飯持續到第二天凌晨一點。臨結束時張經理隨口問了一句讓人嚇一跳的話:“你是個記者吧!”語氣不容質疑。
“哈哈,我長成這個樣,像嗎?”記者一邊裝著低頭倒水,一邊打著哈哈,“張經理有路子介紹我去,哈哈。”
大家都笑起來。
一場虛驚!
B.淄博通往北海的秘密之路
一切看似無意,其實一切都進行了詳細的安排,而且這里有一套極其成熟的套路。如何“接待新人”,如何“教育新人”,如何“讓新人轉換思維”,如何“讓新人在三五天內結束考察主動交錢加入”,這個“資本運作”組織有著嚴格的程序。“我這里有個好項目,來廣西考察考察市場吧。”“口說為虛眼見為實,你自己看看就明白了。”
……
2008年起,在淄博,在魯中,在山東,在全國的范圍內,“資本運作”這個追趕潮流的詞匯迅速流行起來。也就在這個時候記者先后多次接到“廣西‘資本運作’騙人”的消息,經過調查發現這是一個有著嚴密程序的組織,對會員單線發展,不是熟人不發展,“必須親戚朋友帶入門”。
當時淄博人在廣西從事“資本運作”的地點主要集中在廣西的梧州、柳州、桂林等地,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記者打進這個組織的想法并沒如愿。
2010年2月16日,大年初三,寒風凜冽。
比這一天氣更寒冷的是蔣烈(化名)的心情,“這個年過得特別難受,年前白搭進5萬多,氣得老婆過年都沒理我。”33歲的蔣烈在張店一建材市場開了間門頭做陶瓷潔具,“我是被一個開飯店的朋友騙去的,當時說一起到北海看看投資項目捎帶旅游,他出路費。我想這事挺好啊,就去了,沒想到這一去錢就沒了,回到淄博我就后悔。很多淄博人都被騙到北海了,而且看上去這并不是以前說的所謂的傳銷,在北海他們引見我認識的人,很多都是有官銜的,什么局長、主任、科長等等,當然是退休了的。”
在蔣烈的有意安排下,記者在飯局上認識了鄭輝強,大家成為了朋友,記者成為了他有意識要發展的下線。
而此時記者的身份是一名做生意賠了之后賦閑在家,又剛剛被朋友介紹了去做保險的業務員。
接下來記者先后多次與鄭輝強見面,進行“溝通與交流”,與此同時記者在一名做保險工作朋友的幫助下抓緊學習保險知識。
初步考察通過!“到北海考察項目”的邀請如期而至……而關于記者的相關個人信息早已傳到了北海,當然除了職業一切都是真的。因為他們只有知根知底才可以引薦到北海,也只有到北海才能完全揭開這個新型傳銷組織的黑幕與騙人伎倆。
C.新人第一天的必修課
北海的黑夜很燥熱,溫度仍然保持在20℃以上,房間內不知疲倦的蚊子依然勤奮,記者在那張與鄭輝強共同擁有的床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3月19日的北海又是一個陰天。
8:00許,按點開飯。張經理在飯間給記者做了今天的工作安排:上午逛“走私商店”和北海的旅游景點——銀灘;下午與一名重要的老總聊天,同時會帶記者見幾位重要的客人。“有些事情在咱們老家是不允許的,而在北海就是允許的,例如這些走私商店、例如我們的事業,一會出去后你就可以看到了。”
接記者出行的是一臺掛著魯G牌照的轎車,“車是從濰坊一路開過來的,都是我們這個事業上的人,當然也不光山東過來的車,你走在大街上仔細看看,全國各地的車牌號都有,都是‘資本運作’的,有錢。”
轎車經過幾個路口后,在一處不太顯眼的路邊停了下來,“這就是走私店了,里面所有商品都是走私貨。”張經理告訴記者,“咱們事業的好多事情你都可以從這里悟出一定道理來。”
整個“走私店”并不算大,兩層樓,長約三四十米,整個布置像個商場。一樓主要賣一些紅木雕塑什么的,王傳喜說這些東西主要來自越南和泰國。二樓是一些手機攝像機等,“這些都是水貨,偷渡走私而來,這里是允許的。”王傳喜等人一再給記者強調這一點。“走私店”的客人源源不斷地涌來,根據記者的觀察,客人中有一大半都是從事“資本運作”的“新人”,每個“新人”都有三四名上線陪同。
所謂的走私店成為“資本運作”傳銷組織給“新人”上課的重要課堂之一。同樣,北海銀灘也是“新人”的教育基地。 “這是中國最好的海灘,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來這里,這就是我們事業的起點。逛“走私店”看銀灘,體驗北海的美麗風景,體驗未來家的感覺,是每個“新人”第一天的必修課。
D.這里能改變你的命運
中午飯仍然很豐盛,因為中午將與記者一起吃飯的還有個大人物,“再過段時間人家就要上‘總’了,上‘總’就是我們這項事業的頂峰,每個月拿的錢將是以百萬元計的。”
13:00許,神秘人物出現,她是一名30多歲的女士,一進屋就握住記者的手,“歡迎啊,一路辛苦了,在這里吃住的還習慣嗎?”親切的問候,就像久別的老朋友。
午飯進行得很快,飯桌上只剩下記者與女經理兩人。
在此后大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女經理對記者進行了全面“考察”,話題從高中開始問起,包括在哪里上的大學,學什么專業,什么時候結的婚,老婆孩子在做什么……“你比我大一歲,我應該稱呼你一聲大哥,在這里遇見你是緣分啊。”女經理很善談,但卻話鋒一轉,“其實我以前也做過一年多的保險,咱倆也算是同行了,你說的這家保險公司,我有個親戚也在你那,叫王禮勤,你認識嗎?”女經理說這話時眼睛直盯著記者。
這是一次突然襲擊,早已安排的襲擊。
這是記者所沒有料到的情況。這是一次考驗,心理考驗!
認識王禮勤?不認識王禮勤?這也許都不是標準答案。“哈哈,我過了年才剛開始做保險,認識的人很少,就開過幾次會,臉還沒混熟呢,你這位親戚我真不認識。”記者短暫思考后快速回答。
女經理也笑了,她拿出了手機快速撥了串號碼,打通后她對著電話熱情地說,“禮勤啊,我這里有你們公司的一位朋友,你們通個話吧。”然后笑著把電話遞給了記者。
電話的另一頭是一名男子的聲音。“這位王老師,你在哪個辦公室啊?我在21樓辦公,辦公室朝南,一出電梯左手邊的第一個,我去得少,哈哈,回去一定去您那拜訪您。”此時記者先入為主了。“我啊,哈哈,我們倆的辦公室離的不遠,等你回來我請你喝一杯,哈哈。”電話里的男子尷尬地笑著。
接完電話后,記者與女經理的談話更加融洽。 “從現在開始,我將正式介紹你認識幾位我們事業的好朋友,在這里將改變你一生的命運。”
記者長出了一口氣。
這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它是如何對一個正常人“洗腦”,又是如何讓“新人”們甘心掏出5萬多元的加盟費?一切都有待在繼續的臥底學習中揭開謎底。

上一篇:投資3800元可賺380萬元 你信嗎 下一篇:資本運作有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