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傳銷幕后 南寧地下“純資本運作”臥底調查(7)
參與者交納一份以上的產品費(產品一般為廉價的西服、化妝品等,通常每份3800元),即可加入“連鎖銷售”組織,有資格發展下線,收益有直接提成、間接提成、銷售補助、效益分紅四種獎金分配制度。因其宣稱“投資69800元,出局時可賺到1040萬”,故又稱“1040工程”。
“純資本運作”
沒有實際產品和企業,以“北部灣開發”、“民間資本運營”、“北部灣經濟產業發展基金”等名義,鼓動參與者投資入股,需一次性申購21股共69300元,即可發展“合作伙伴”,一個“投資者”只限發展三個下線,通過層層發展累積“投資團隊”。該傳銷活動強調“政府背景”,蠱惑性強,危害性大。
后記:
對“惡之花”要除惡務盡
“純資本運作”在廣西可謂風起云涌。據記者多方了解,在廣西的北海、欽州、柳州、桂林、玉林等城市及來賓等縣城,均存在這種打著“政府暗中扶持”旗號的“民間資本新運作方式”。
但實際上,廣西各級政府堅決打擊各類非法傳銷的行動從未稍歇。記者登錄廣西自治區官方網站,打擊以“純資本運作”等形式傳銷行動的報道隨處可見。大案也頻頻告破——今年3月10日,南寧市江南區檢察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批準逮捕了以鄭志鴻、楊盛軍等人為首的“純資本運作”傳銷團伙10名骨干成員;4月16日,南寧警方與北京公安部門在北京聯手抓獲了以“圈中名人”、傳銷大頭目何道勝為首的來自南寧的傳銷人員20多名
然而,在暴利面前,更多的傳銷人員依然鋌而走險,而且,因傳銷活動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讓一些“局外人”因之而富。
“表面看起來房地產火了,餐飲業火了,連出租車生意都火了。”6月11日,廣西某大學南寧學院的一位教授向記者表達了他對傳銷現象的隱憂之情。該教授認為,作為北部灣經濟區的核心城市和中國—東盟貿易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南寧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但是,猖獗的傳銷活動無疑是這個城市百花園中的“惡之花”,我們決不能為它外表的明艷所迷惑,必須做到除惡務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