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著支持北部灣開發的旗號搞傳銷-北海“資本運作”內幕
據北海市檢察機關的公訴,這起特大傳銷案的被告人多達95名。由于人數眾多,按其內部不同“體系”,由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及下屬3個區法院分開審理。被告人中,博士、碩士各2名,26人為大學本科文化,顯示這類傳銷“高層次”和“知識化、職業化”特點。 從2006年下半年起,北海市民感覺外地人異常增多。他們租賃入住在各個高檔小區,使得住房租金從原來每套公寓數百元漲到1000多元、2000多元,有的甚至達到三四千元。這些租房者普遍的要求是配齊家具、廚具、電器等生活用品,能夠即來即住。
“1040工程”悄然傳開 交6.98萬元就能加盟
與此同時,一個所謂的“1040工程”悄然傳開。公安機關查明,所謂的“1040工程”實際是一種以“資本運作”“連鎖銷售”名義進行的傳銷活動。內部采取“五級三晉制”,每人交納6.98萬元,申購21份沒有任何產品的“份額”后獲得加盟和發展下線的資格,每人發展3個直接下線,按幾何級數擴大,加盟者不斷晉級,并從所發展的下線交納的6.98萬元中分得提成或獎金;當下線累積到超過29人時升為“老總”,收入最高可達1040萬元。
北海餐館因而生意興隆 參與者還有副廳級干部
也許是加盟“門檻”高,與以往的傳銷不同,這種活動的加盟者多數是有職業和穩定收入的人員,或者機關離退休人員,有的人擔任過處級或副廳級職務,一些人甚至“拖兒帶女”投入了這項“事業”。北海市一些新建小區的停車場,掛外省牌照的汽車一度隨處可見,一些餐館因為傳銷上線為下線接風洗塵或慶祝晉級聚會而生意興隆。
加盟者人數無法統計 訴書稱傳銷金額多達1.14億
無法統計這種高額傳銷的加盟者到底有多少。傳銷體系內部宣稱超過10萬人,有為了吸引更多人員加盟而故意夸大之嫌。檢察機關起訴書稱,這起傳銷大案整個“體系”涉及人數在1649人以上,傳銷金額1.14億多元。據辦案民警介紹,傳銷“體系”復雜,人員流動大,一些人中途離開,升級為“老總”后的人也自動退出,因此難以核清其準確人數。
以北部灣開發為旗號 謊稱多位中央領導指示
一些被騙到北海的人告訴記者,他們都被告知,這是“中央支持”的“以政府為背景的民間資本運作項目”;“為了加快北部灣開發,國家在財政難以直接投入的情況下,允許北部灣開展金融試點,以高額提成鼓勵積極參與,啟動民間資本投入建設”。為了使人們相信,傳銷組織者還編印了有關北部灣經濟區的各種資料,包括經濟區規劃、領導講話、專家觀點、媒體報道等;推薦公開出版的如《民間資本富中國》《消費者也能成為資本家》等書籍。這些表面看內容沒有問題的書刊,傳銷者幾乎人手一冊。
此外,傳銷組織者還邀請一些專家、教授在北海市開設講座,講授經濟形勢、金融管理和資本運作等內容。記者從獲得的一份“專家報告”看到,這名履歷為“中國管理科學院院士”的專家聲稱北部灣開發需要1.2萬億元,因此從美國引進了“資本運作模式”,按“允許存在,嚴格管理,低調宣傳,限制發展”的原則在北部灣進行試點。這個“報告”信口開河,還編造了中央多位領導對這一項目的指示,煞有介事。報告的題目竟然是《調整思路,加快發展,沿著十七大所指引的光輝道路奮勇前進》。
編造銀行電信給予支持 公安調查也成了項目調控
一些毫無相關的事,也成為傳銷組織者誘人入彀的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