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起連鎖銷售傳銷欺騙面紗!(2)
走工作”:學會欺騙自己的親人
記者:是不是經過洗腦的人就算加入傳銷組織了?
李:是的,通過洗腦的新人就可以學習怎樣發展下線了。
記者:什么意思呢?
李:每個才來的人都要“走工作”。“走工作”分為:前期工作、跟進工作和轉轉工作。前期工作,就是指“老人”怎樣給新人洗腦;跟進工作,就是“老人”催促新人申購;“轉轉”工作,就是“老人”促使新人學習和發展。
記者:一般用什么謊言?
李:比如說叫對方來做生意,假稱幫對方找工作,或者就以叫對方過來旅游、過來玩為由,甚至可以編造自己發生了意外事故、遭遇了不幸等。反正打電話時你愛怎么說怎么說,只要他相信就行。
記者:把人騙來后,又開始新一輪洗腦?
李:對,這就是(傳銷)網絡的特點,當你成為它的信徒后,你的欲望會被無限制擴大,從加入進來,就灌輸你這種思想,讓你認為自己是強者,你也能賺幾百萬,當你騙的人越多,你的級別越高,這種心理就越膨脹。
記者:你們桂林的網絡分多少個級別?
李:新人進來是準業務顧問,然后是明星顧問,再上去是資深經銷商,然后是藍鉆經銷商、皇冠經銷商,最頂頭是股東。
記者:你騙過多少人?
李:(慘然一笑)幾乎每個月騙一個朋友過來,有十幾個了。
記者:那你賺了多少錢了?
李:我剛到貴港時投資了近36800元買了11份,一進來就做了主任級。發展下線還馬虎,但這一年支出生活費、電話費和住宿費又花了不少,現在兩手空空。
記者:你這樣的資深經銷商都賺不到錢,那什么人才能賺錢?
李:只有皇冠級的人才能發財,發了財的股東又成為大家的榜樣,這就是行業的規律,每一個想做大的人都想做到頂級,所以每個人都拼命去騙人,把這個網越織越大。
記者:這時候你才看出傳銷的問題嗎?
李:也不是,早一點也明白了的,但脫不開身了,錢已經投進去了,謊越說越大,總不能自己戳破自己的謊言吧?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事后明知是個騙局,但都不肯放棄,都為自己的私心所驅動,都想方設法要從人家那里賺回自己的錢。即使騙到了錢也很痛苦,因為這錢都是從無數親戚朋友那里騙來的,做到這一級的人沒幾個人能回家去面對親戚朋友。
撕開偽裝:傳銷過程說白了就是“騙人、洗腦、上當”再“讓更多人上當”的過程
記者:你們有幾個股東級的人?
李:目前桂林沒有一個股東級的人,只有皇冠級的人物。但那也可能是騙人的,所謂股東級可能是杜撰出來的,根本就不存在,這些皇冠級的人其實就是這個網絡的頂層,弄個股東級出來也是為了制造神秘感、或者為了應付被查獲時推卸一些責任。這個傳銷售網絡依靠“芙蓓森”產品建立,但與“芙蓓森”直銷本身沒有關系,在興安、永福、龍勝和臨桂四個縣城里有市場,應該說有8個皇冠經銷商。
記者:這些皇冠經銷商和那些家庭住在一起嗎?
李:那不可能。做到皇冠級的人會很少露面,是保護自己的需要,也是給下層制造神秘感的需要,他們大多住在桂林市區。
記者:你們這個網絡有多大?
李:全桂林四個市場大概有3000至4000人,就市區里沒有,不敢在市區里做,容易暴露,一般就選擇縣城的新區或者開發區租房住,有上百個“家庭”。
記者:這么多家庭在當地活動,不會引起察覺嗎?
李:如果沒鬧出很大的動靜,也沒人干預。在偏僻的地方,受打擊的危險相對小些,有關部門也查,但最多是把人驅散,而且即使有警察盤問,只要統一口徑說是新來的,還沒買過產品,就不會有事。
記者:傳銷是不是就沒辦法治了?
李:應該有,有“家庭”的地方特征很明顯:很多人吃住在一起不做正事,經常聚集上課、開會,這不是傳銷是什么?其實只要基層政府盯住這些,愿意多去找找麻煩,“家庭成員”很快就會解散,傳銷網也就沒了根基。
記者:可是抓不到那些高層傳銷人員,這些下線的錢不全都泡湯了?豈非更容易引發不安定因素?
李:這也是個問題。但我認為要找到高層也不難,在傳銷網里,有新人進來,和他簽單的人絕對就是那個市場里比較高層的人,找到他們就可以了。
記者:你現在怎么看傳銷?
李:說白了,整個傳銷過程就是一個“騙人、洗腦、上當”再“讓更多人上當”的過程,因此現在的傳銷是越做越精,但卻比以前難做了。
記者:為什么會感覺難做?
李:政府打擊力度越來越大,媒體宣傳越來越多,對那些下線來說感覺好像不明顯,但對經理以上的人員就感到壓力大了,越做得級別高就越感覺到危機,因為一旦被抓住是要論罪的。
記者:這就是你想告訴我們的原因?
李:有一點,永福那邊的市場出了問題,一個業務員把他的上線殺了,有幾個皇冠級別和藍鉆級別的人也被抓了,我實在覺得害怕,現在想退出。但離開前想通過你們提醒別人,不要去碰傳銷,沒好結果的。
記者:是不是經過洗腦的人就算加入傳銷組織了?
李:是的,通過洗腦的新人就可以學習怎樣發展下線了。
記者:什么意思呢?
李:每個才來的人都要“走工作”。“走工作”分為:前期工作、跟進工作和轉轉工作。前期工作,就是指“老人”怎樣給新人洗腦;跟進工作,就是“老人”催促新人申購;“轉轉”工作,就是“老人”促使新人學習和發展。
記者:一般用什么謊言?
李:比如說叫對方來做生意,假稱幫對方找工作,或者就以叫對方過來旅游、過來玩為由,甚至可以編造自己發生了意外事故、遭遇了不幸等。反正打電話時你愛怎么說怎么說,只要他相信就行。
記者:把人騙來后,又開始新一輪洗腦?
李:對,這就是(傳銷)網絡的特點,當你成為它的信徒后,你的欲望會被無限制擴大,從加入進來,就灌輸你這種思想,讓你認為自己是強者,你也能賺幾百萬,當你騙的人越多,你的級別越高,這種心理就越膨脹。
記者:你們桂林的網絡分多少個級別?
李:新人進來是準業務顧問,然后是明星顧問,再上去是資深經銷商,然后是藍鉆經銷商、皇冠經銷商,最頂頭是股東。
記者:你騙過多少人?
李:(慘然一笑)幾乎每個月騙一個朋友過來,有十幾個了。
記者:那你賺了多少錢了?
李:我剛到貴港時投資了近36800元買了11份,一進來就做了主任級。發展下線還馬虎,但這一年支出生活費、電話費和住宿費又花了不少,現在兩手空空。
記者:你這樣的資深經銷商都賺不到錢,那什么人才能賺錢?
李:只有皇冠級的人才能發財,發了財的股東又成為大家的榜樣,這就是行業的規律,每一個想做大的人都想做到頂級,所以每個人都拼命去騙人,把這個網越織越大。
記者:這時候你才看出傳銷的問題嗎?
李:也不是,早一點也明白了的,但脫不開身了,錢已經投進去了,謊越說越大,總不能自己戳破自己的謊言吧?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事后明知是個騙局,但都不肯放棄,都為自己的私心所驅動,都想方設法要從人家那里賺回自己的錢。即使騙到了錢也很痛苦,因為這錢都是從無數親戚朋友那里騙來的,做到這一級的人沒幾個人能回家去面對親戚朋友。
撕開偽裝:傳銷過程說白了就是“騙人、洗腦、上當”再“讓更多人上當”的過程
記者:你們有幾個股東級的人?
李:目前桂林沒有一個股東級的人,只有皇冠級的人物。但那也可能是騙人的,所謂股東級可能是杜撰出來的,根本就不存在,這些皇冠級的人其實就是這個網絡的頂層,弄個股東級出來也是為了制造神秘感、或者為了應付被查獲時推卸一些責任。這個傳銷售網絡依靠“芙蓓森”產品建立,但與“芙蓓森”直銷本身沒有關系,在興安、永福、龍勝和臨桂四個縣城里有市場,應該說有8個皇冠經銷商。
記者:這些皇冠經銷商和那些家庭住在一起嗎?
李:那不可能。做到皇冠級的人會很少露面,是保護自己的需要,也是給下層制造神秘感的需要,他們大多住在桂林市區。
記者:你們這個網絡有多大?
李:全桂林四個市場大概有3000至4000人,就市區里沒有,不敢在市區里做,容易暴露,一般就選擇縣城的新區或者開發區租房住,有上百個“家庭”。
記者:這么多家庭在當地活動,不會引起察覺嗎?
李:如果沒鬧出很大的動靜,也沒人干預。在偏僻的地方,受打擊的危險相對小些,有關部門也查,但最多是把人驅散,而且即使有警察盤問,只要統一口徑說是新來的,還沒買過產品,就不會有事。
記者:傳銷是不是就沒辦法治了?
李:應該有,有“家庭”的地方特征很明顯:很多人吃住在一起不做正事,經常聚集上課、開會,這不是傳銷是什么?其實只要基層政府盯住這些,愿意多去找找麻煩,“家庭成員”很快就會解散,傳銷網也就沒了根基。
記者:可是抓不到那些高層傳銷人員,這些下線的錢不全都泡湯了?豈非更容易引發不安定因素?
李:這也是個問題。但我認為要找到高層也不難,在傳銷網里,有新人進來,和他簽單的人絕對就是那個市場里比較高層的人,找到他們就可以了。
記者:你現在怎么看傳銷?
李:說白了,整個傳銷過程就是一個“騙人、洗腦、上當”再“讓更多人上當”的過程,因此現在的傳銷是越做越精,但卻比以前難做了。
記者:為什么會感覺難做?
李:政府打擊力度越來越大,媒體宣傳越來越多,對那些下線來說感覺好像不明顯,但對經理以上的人員就感到壓力大了,越做得級別高就越感覺到危機,因為一旦被抓住是要論罪的。
記者:這就是你想告訴我們的原因?
李:有一點,永福那邊的市場出了問題,一個業務員把他的上線殺了,有幾個皇冠級別和藍鉆級別的人也被抓了,我實在覺得害怕,現在想退出。但離開前想通過你們提醒別人,不要去碰傳銷,沒好結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