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貴州出現變異傳銷 相關人士稱根源在貧富差距 |
作者:管弦 文章來源:正義網 點擊數 143 更新時間:2011/10/2 10:13:43 文章錄入:admin |
|
貴州:“變異”傳銷使打擊難度陡增
相關人士指出須多管齊下打擊傳銷犯罪加強社保力度縮小貧富差距
大寶和老婆從陜西到貴州從事藥品銷售已好幾年,經多年打拼已小有累積。他告訴記者,今年6月中旬,在一朋友的游說之下,他老婆就和這位朋友去了廣西北海考察項目,而隨后的幾天打電話詢問情況時,電話那頭的她要么支支吾吾要么就直接掛斷電話,打朋友的電話也不接。就在自己著急得準備乘車到北海找人時,終于聯系上了她,才知道那朋友所說的項目考察其實就是去做所謂的“資本運作、1040工程”。“幸好在親朋好友的不斷勸說下她回來了,但卻白白被騙去了6萬多元錢。”大寶不無心痛地說。
記者發現,近年來,有關“某某地‘資本運作’是不是得到政府大力支持了,能賺錢嗎?”等類似問題的搜索在網絡上層出不窮,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一些人的被騙經歷和相關新聞報道。不難看出,多年來早已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傳銷不但遠未絕跡,而且還屢屢釀成受害者死傷的慘禍。
各方打擊力度不斷加大的同時,卻是傳銷活動正以較快的變異速度、不斷翻新的手段,更加隱蔽的行為、愈加嚴密的組織蔓延。記者從貴州省工商局直銷監管處了解到,與過去的“老鼠會”、“金字塔”等相比,如今在貴州的傳銷活動已出現了新的“變種”,主要呈現以“拉人頭”為主流,不斷從城市向農村蔓延,參與者低齡化、文化層次不斷提高等特點。如以高薪招聘、招工、合作經營等為誘餌,利用資本運作、連鎖銷售、電子商務、網絡銷售、網絡加盟、網購平臺、私募基金、股權投資等為名目,收取幾千元到上萬元的入門費或加盟費,號稱一到兩年就能成百萬、千萬富翁,以此誘騙群眾參與傳銷。
據了解,去年5月,貴陽市工商局在經過長達一個月的摸底后,聯合公安、武警80余人次,查處了以湖南人楊遠坤和云南人任文林為頭目的所謂“貴陽生態旅游民間小資本互助會”,現場抓獲傳銷人員65人,各種傳銷學習筆記50余本,涉案金額1000余萬元。同年12月6日,貴陽市金陽公安分局在該市某酒店和金陽新區某咖啡館一舉抓獲31名正在進行傳銷聚會活動的人員,這些人之間均是親戚或朋友關系,都參加了一個叫做“金陽連鎖網絡”的傳銷組織,該組織是以“西部大開發”金陽新區建設需要大量投資者的名義,大肆宣傳進行所謂的資本運作后可以獲得高額回報,從而對參加人員進行洗腦。
此外,為了蒙騙傳銷分子套取更多的錢,有的傳銷頭目甚至會主動向工商、公安等部門舉報其組建的傳銷窩點,讓工商、公安等政府部門搗毀傳銷窩點,遣返傳銷人員,一旦這些窩點被搗毀,他們就會以被政府沒收為由而獨占所謂的入門費。與此同時,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利用網絡傳銷日益突出,且更具隱蔽性、欺騙性和快速擴張性,其危害比傳銷更為嚴峻。組織者通過在互聯網上建立網站,作為交納費用、發展人員、組成人員層級和網絡、計提報酬的平臺,從事傳銷活動。其服務器設置在跨區域、境外,組織者進行網絡遠程管理,逃避偵查。去年貴州查處的香港世界通網絡國際科技有限公司,其網絡服務器就設在香港,公司設在深圳、海南等地。
貴州省工商局直銷監管處相關人員介紹,從2006年至今,貴州省工商系統共查處傳銷案件1493件,查處傳銷窩點(場所)5639個,傳銷人員89830人(次),移送司法機關244件1009人,教育、遣散傳銷人員45329人(次)。僅今年1-5月,共出動執法人員5370人(次),車輛797臺(次),查處傳銷案件4件,罰沒款12.3萬元,取締傳銷窩點100個,教育遣返傳銷人員1459人。
盡管如此,因現在的傳銷組織不銷售商品,對于涉嫌傳銷人員,工商部門不能采取強制性措施,被抓獲的傳銷人員都處在傳銷最底層,關鍵證據很難拿到。而底層傳銷人員均來自外地,身無分文,行政處罰、經濟處罰對他們來說都沒有意義,只能采取教育、遣散措施等原因,相關部門在打擊傳銷時卻面臨傳銷窩點剛被打擊掉,才被遣返或走出派出所大門的傳銷人員,又迅速建立或進入新窩點繼續從事傳銷的尷尬。有關人士分析,取締傳銷必須多管齊下,從法律法規、市場體系、社會宣傳多個角度入手,需要各地方政府集體作戰,地方與中央相協調。與此同時,在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同時,也應該加強社會保障力度,縮小貧富差距,使經濟不僅僅是高速運行而是良性發展。讓百姓不再因囊中羞澀而誤入傳銷歧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