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傳銷活動常見的騙人伎倆都有哪些?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中國工商報 點擊數 169 更新時間:2011/9/3 10:39:07 文章錄入:admin |
|
答:(一)“拉人頭”式的傳銷活動騙人伎倆。第一步,編造誘人謊言,尋找“邀約”對象。傳銷組織或傳銷骨干分子常用的誘人謊言是:介紹工作、加盟連鎖、合伙做生意、招聘兼職等,并謊稱待遇優越、環境舒適、工作輕松。多采用電話、信函、qq聊天等形式,“邀約”長輩、兒女、兄弟姐妹等親戚和同學、同事、同鄉、網友等熟人受騙。第二步,“人性化”服務,“熱情”接待新人。傳銷組織要求對新來人員做到“熱烈歡迎,熱情款待,熱心幫助”,擾亂你的思維,打消你的顧慮,是你無暇思考和判斷,放松警惕。第三步,“貼身緊跟”新人,實施精神“洗腦”。以聚會、上課、演講等方式的集中培訓活動,(又稱為“洗腦”),讓所謂的“成功人士”現身說法,介紹如何發財暴富。這些“成功人士”不過是經傳銷組織包裝用來營造發財夢的騙子,通常具有極好的演講天賦,他們將傳銷行為用“專賣”、“代理”、“科學營銷”等現代詞匯加以偽裝,傳授發展下線的騙人技巧,把騙錢上升為“事業”去追求,使參與者失去理智和基本的價值觀。第四步,癡迷亢奮,喪失誠信,主動實施“邀約”騙人。在傳銷組織的監督、鼓吹和教唆下,被騙者喪失理智,不辨是非,成為傳銷組織新成員,踏上騙人的邪惡道路,由受害者就變成了害人者。
(二)利用互聯網從事傳銷活動的騙人伎倆。第一步,邀約“熟人”介紹創業機會,誘人加入。傳銷人員邀請親朋好友參加小范圍的聚會或創業說明會,大講暴富經歷和成功事例。給傳銷活動披上“新型市場營銷”、“先進的營銷理念”,“網絡電子商務”等具有現代感的美名。宣揚產品(或服務)的高科技含量,具有較高的性價比。;產品或者營銷制度大多以口頭介紹為主,輔以相關網站的網頁資料說明,但卻沒有法定企業的合法材料證明。第二步,鼓吹快速致富,引誘他人參與,謀取非法利益。鼓吹“助你快速致富”,“幫你尋找致富捷徑”,“解決就業創業門路”。誘惑你迷失自我,落入了傳銷分子的陷阱。新加入者需要繳納高低不等的“入門費”,購買所謂相應價值的有形商品(或服務),取得高低不等的級別,取得介紹他人參與傳銷的資格,并獲得傳銷組織者分配的網絡排列位置(上下線的排列關系)和使用權(登陸的用戶名及密碼);參與者所繳納的資金則通過網銀或個人銀行賬(卡)號劃撥;購買的商品通過物流配送流轉。第三步,追求迅速暴富,參與誘騙“熟人”,損人又傷財。新加入者為了實現快速致富的目的,全然不顧誠信與道德的喪失,不斷誘騙親朋好友參與傳銷,成為其下線,從而獲得非法利益,從一名被騙者蛻化成一名騙人者。如果發展不到下線人員,其前期投入的不菲資金,只是得到一些沒有任何性價比且使用安全沒有保障的商品(或服務),抱憾終身。
(三)傳銷“病毒”的新變種。近年來,廣西等地的不法分子利用傳銷方式搞所謂的“資本運作”,公然歪曲國家關于西部開發的政策措施,散播各種小道消息,捏造不實傳言,目的就是為了掩蓋其詐騙的罪惡行為,將矛盾引向各級黨委政府。傳銷活動與非法集資等違法活動相互交織,欺騙性更強,危害更大,甚至具有反國家,反社會的邪教組織特征。
答:根據問卷調查和被騙傳銷人員訪座談了解的情況以及工商行政管理和公安部門執法人員打擊傳銷的親身經歷,歸納傳銷組織誘騙他人參加傳銷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編造誘騙他人參加傳銷的借口。
傳銷組織常用的借口有:介紹工作、招聘兼職、消費聯盟、新型市場營銷、合法直銷、快速致富、網絡倍增、加盟連鎖、合伙做生意等。
從參與座談的被騙傳銷對象的經歷看,許多多都是被朋友或同學以介紹工作并且是能掙大錢的工作為借口騙去參加傳銷的。
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公安部門的資料顯示,在查處的案件中,參加傳銷的人員中被同學、老鄉、親戚、朋友以“介紹工作”為名騙來參加傳銷的占60%以上。
第二步:尋找“邀約”對象。
傳銷組織將誘騙他人到異地傳銷的過程稱為“邀約”。“邀約”對傳銷組織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邀約”到新人,才能使傳銷組織體系不斷增大,也才能騙得更多的錢財。
為了提高騙人的成功率,傳銷組織利用“殺熟” 手段尋找“邀約”對象,即充分利用親戚朋友等之間的信任關系邀人上鉤。“邀約”對象主要包括四類人:
(1)親屬類:父母、兒女、兄弟姐妹等;
(2)三同類:即同學、同鄉、同事;
(3)朋友類:包括各種場合、環境下認識的朋友;
(4)鄰居類。
第三步:“熱情”接待新加入人員。
傳銷組織要求對新來人員做到“三熱”,即熱烈歡迎、熱情款待、熱心幫助,稱“三熱”為溝通。主要表現為:
(1)讓“邀約”對象告訴來目的地的時間和所乘車次,準時接車、接站,或親自陪同“邀約”對象一起到目的地,并聯系好傳銷組織的人接車、接站。
座談對象曾某被騙到辛集,下火車后,他的朋友和一個女孩到車站接他。被騙到保定的張某說:“我到保定一出車站,就看到我的同學正在站口等我。”
(2)控制新到人員的證件和現金。當新來的人員一下車,其同學、朋友或親戚等會很關心地說:這里的生意雖然好做,但是治安情況不是很好,小偷很多,我先代你保管身份證和現金,等安頓好后再如數還你。同學、朋友或親戚的這番“好意”讓新來人員倍感親切,有不少人會把自己的證件和現金交給他們保管。而這實際上是傳銷組織控制新來人員的慣用手段。
在工商行政管理、公安部門端掉的傳銷窩點中,被騙來傳銷的人員中有78%以上的人員稱身份證不在自己手里,而是由傳銷組織集中保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詢問筆錄中記載,這些人在知道被騙以后想離開,但是因為身份證和現金等被扣而無法離開。
(3)排隊等候,鼓掌歡迎。當新來人員被接到租住地點時,已經加入傳銷組織的人員會站好隊列,鼓掌歡迎,讓新來的人員產生到家的感覺。如參與座談的曾某說:“我到了他們的住處,他們鼓掌歡迎我。他們對我很好,一到房間,給我打洗臉水,找拖鞋,問長問短。第一天他們還買了肉款待我。”
第四步:聚會、上課、演講,實施思想和精神控制。
傳銷組織通過聚會、上課、演講,對新加入人員實施思想和精神控制,又稱為“洗腦”。
首先,將加入組織的人員集中在一起聚會。聚會一開始,主持人先指揮大家唱幾首歌,使氣氛變得熱烈起來,接著帶領喊口號、鼓掌。
座談對象張某講:“我的朋友領我到了一間房子里,里面已經坐了二十多人,大部分和我的年齡差不多。培訓開始前,一名男主持人先指揮我們唱歌,唱的都是流行歌曲,有《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從頭再來》等,然后帶領我們喊口號:‘我要汽車,我要洋房’;‘新田、新田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注:新田是一家傳銷公司的名稱)。之后大家極度興奮地一起鼓掌。”
座談對象曾某說:“讓我們喊的口號是,‘我要發達!我要買房!我要買小車!放下面子賺票子!’”
座談對象王某說:“讓我們喊的口號是:‘今天睡地板,明天做老板,成功就在眼前。’”
接下來,主持人請“講師”上課,以所謂的成功人士現身說法,主要是介紹如何掙錢。告訴新來的人員,只要交錢加入組織,幾個月后就可以象他(她)一樣每個月都有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收入。這些現身說法對希望證明自身價值的年輕人特別有煽動性。
座談對象李某說:“喊完口號,‘講師’開始上課了。她給我們算賬:只要交了2900元錢就是會員,發展若干下線,就能逐步升級,下線越多,拿到的獎金和提成就越多。做到A級代理商時,每個月至少可以掙到10萬元。并說三年可以掙到120萬元,五年掙到500萬元。”
座談對象曾某說:“講師”說他們這個營銷網絡是有理論依據的,整個網絡分五個級別即A、B、C、D、E;有三個晉升階段,第一階E-D-C,是當月當日當時晉升制,第二階C-B,是次月一日晉升制,第三階B-A,是隔月一日晉升制。如果E級要想升到D級,就必須邀約兩個親戚或朋友。接著“講師”說,你買一套產品3900元,其中400元做管理費,另外的3500元中40%歸公司,60%做獎金給大家提成。還說做到了A級每月最少能掙到23.8萬元。
曾某還告訴我們,所謂的“講師”就是來網絡里時間比較長的人,可以說這類“講師”根本就不懂法,也不懂市場營銷知識。
像這樣的培訓“洗腦”每天都搞,目的是給新加入的人反復灌輸“加入組織、快速致富”的理念。傳授發展下線的技巧,鼓吹欺騙有理。包括如何確定“邀約”對象,如何把這些對象約到目的地,以及如何開脫自己騙人后的內疚感等。如:
“下線到哪里去找?人都會有幾個朋友、親戚、同學,朋友、親戚和同學就是我們最容易發展的下線。”
“我們在座的人當初都是被親戚、朋友、同學以做生意、介紹工作的名義騙到廣州的,說這是騙,其實騙有惡意也有善意,朋友把你騙到廣州加入我們的加盟連鎖,是給了你一個發財的機會,是給你指引了一條致富路。”
“有人說‘邀約’是欺騙,其實也不能這樣理解。同學叫你來,他騙你什么了?金錢?感情?都沒有。他只是給你提供了一個信息,一個發財致富的信息。現在是一個信息社會,有的人花幾千、幾萬元才買一個信息呢。你付出2900元得到一個信息,外加一套產品,這叫物有所值,根本不能說是欺騙。”
第五步:實施“邀約”。
在傳銷組織的監督、鼓吹和教唆下,新加入的人員從列出的“邀約”對象名單中篩選目標,給他們打電話或寫信,邀請他們過來“發財”。
“一般是早上6-8點‘上課’,下午2-5點去‘串網’,就是去別的房間交流經驗,然后主任講很多鼓勵的話。晚上在房間里就開始給親戚、朋友打電話,大都是說在這里的工資高,在這里做生意,叫他們也過來。”
至此,被騙者變成了騙人者,形成了惡性循環。在傳銷組織內,虛假成了真實,欺騙成了善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