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揭秘中脈道和商學院 |
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互聯網 點擊數 212 更新時間:2010/9/6 12:06:50 文章錄入:admin |
|
“門已打開,請進來坐……”
“培養出行業內更多的大師和領軍人物,成為這個領域里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培訓機構”,是中脈道和商學院的奮斗目標,由于把握了經銷商需求,又有高效的行動力、強大的敬業精神、專業的指導作為支撐,相信這一目標的實現指日可待。 3天2夜的第三屆中脈道和商學院基礎訓練營結束了,給筆者留下的不只是2000多張照片,院長周希儉長達十分鐘哽咽的畫面,更重要的是對中脈道和的系統精神有了更加全面的體驗。 作為探索中國本土直銷系統建設中的一員,中脈道和邁出的步伐,也許比業界想象得更為高遠…… 在采訪企業過程中,但凡提到“系統”,很多人都會提出自己的主張,然后指責其他人的系統觀念或者理論已經Out,這是個很好笑的現象。不管是某專家提出的,“系統就是圖書、光盤等工具流,以及由這些工具流串起來的一群人”,還是“系統就是創業官道”,在筆者這種局外人看來都是非常形而上的說法,沒有現實成功的案例可以參考。 與之相對比的是,國外耶格、貝瑞德、642等真正稱得上是系統的系統,均有自己的一套可人人復制的方法體系和視覺體系,就像642的“開門七件事”和“工具包”,是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所以,筆者非常認同一位行業人士的說法,不管是系統還是文化,都是做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 在這個大背景下,在直銷行業會說多于會做的實際情況下,中脈道和的做法就很值得推廣。雖然其也是脫胎于海外體系,但是在找到了以中式文化“道、德、禮、學、志、律、授、和”為核心的“根”之后,又通過道和商學院這一平臺,建立了一套行為體系供學員復制。 也許,道和商學院并沒有披上什么神秘的面紗,但就是這種放低身段從基礎做起的實干精神和行動力,足以讓業界很多停留在“言論”層面上的“系統”汗顏。 勢在必行的基礎教育 中脈道和成立近一年的時間來,企業發展的各個方面都在高速推進,要支撐這樣的發展速度,商學院戰略可謂勢在必行。 在企業面臨的現實層面上來講,由 于開業至今吸收了不少團隊,中脈道和需要統一“四方諸侯”的文化體系、價值體系,以及行為體系;從長遠角度分析,中脈道和要在行業建功立業,要保持長期快速攻城略地的態勢,必須訓練處一批“特種兵”以帶動市場發展。而從經銷商層面來講,那些很多人看不上,或者已經不屑去做的基礎培訓,其實才是推進事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很多人說,直銷行業的優勢之一是師傅可以將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但事實上,基于沖業績的壓力,基于忙碌奔波解決“大象腿”問題,大部分高階經銷商只會花時間輔導生產力部隊。這就造成很大一批普通人被師傅領進門之后,展業不得其法,最終或流失,或成為浮萍在眾多企業中漂來漂去。 因此,越是成功的直銷企業、系統,越重視抓基礎教育。比如,安利公司的直銷培訓就是以銷售技巧型的基礎培訓為主,大型激勵在基礎培訓后才讓營銷人員參加,是一種階梯式、漸進式、全面啟動市場的教育模式。而在完美公司,2009年,基礎培訓問題還在其咨詢委員會議上被專門提出——相關人士認為,在發展業務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基礎培訓,才能讓更多的顧客及業務人員,了解和認清完美公司及其發展趨勢,走良性循環及可持續發展道路,更好地進行市場拓展。 與之相反的是,國內的直銷企業特別是剛進入直銷行業的傳統企業,其直銷培訓往往以各類勵志培訓為主,目的是為了“四兩撥千斤”,快速啟動市場,結果基本上就是大起大落。 在這種態勢之下,中脈道和選擇向外資看齊的做法是明智的。而事實也證明了經銷商對于基礎培訓的渴求。筆者得到一組數據,自道和商學院開辦以來,第一期招生人數為247人,3天招滿;第二期為250人,一天招滿;第三期開放人數到430人,名額在兩小時之內就被一搶而空…… 計劃周密的進階培訓 中脈道和系統成立之初,很多人質疑其宣揚的國學文化讓人“看不懂”,但中脈道和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理念,并最終通過商學院這一平臺,把看不懂的、形而上的“道”,轉化為了形而下、能讓經銷商掌握的“器”。 在以“道、德、禮、學、志、律、授、和”這八字方針為縱軸,即核心支撐后,系統又劃出了“基礎訓練營”、“成功特訓營”、“領袖團結營”、“企業家俱樂部”四個橫軸,在8×4的32個方格內,每格展開兩堂課程,這樣就形成了以經銷商的成長階段的核心文化為結構的64堂課程。 精心的設置和布局,說明了中脈道和管理者的專業和用心。而根據課程,我們也明白了,“道”的含義是行業趨勢、“德”的含義是慈善與感恩、“禮”的含義是素質教育、“學”的含義是展示技巧、“志”的含義是目標設定、 “律”的含義是行為規范、“授”的含義是技能復制,“和”的含義則是資源整合。 雖然只參加了基礎訓練營,但在3天2夜的體驗中,看到學員們通過拓展訓練,分享感動、領悟人生、學會擔當,筆者也深深感受到基礎訓練其實就像人生的抽象,它能讓我們重新體會在成長過程中如何生活、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適應社會等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已經遺失的美好經歷,并找回基本的人生觀、價值觀。 “這樣的訓練下來,效果起碼能持續一年。”中脈道和系統全球策略委章小軍跟筆者分享。而通過前兩期的成效證明,學員經過基礎訓練營培訓后產生的榜樣力量,帶動的是成百上千位市場精英的成長。 一絲不茍的體驗教學 跟很多企業商學院“填鴨式”的授課方式不同,通過基礎訓練營,我們發現,中脈道和主要采取的是互動與體驗的培訓方式,在很多環節都要求助教、學員,甚至是講師們100%復制。 在開營前的晚上,筆者一行人全程體驗了院長周希儉對于助教們的訓練,雖然這些助教是從前期培訓的優秀者中選拔出來的,但在4個多小時的過程中,周希儉還是對他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口號都按照標準進行了反復修正。而在課程正式發展之后,即便很多工作人員已經悄悄反映說,“周總已經放寬很多了”,但在筆者看來,領導嚴厲的訓斥,自己犯錯使死黨的組長遭受的體罰,對于成年人來說,無異于一次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洗禮。 早上的晨訓是遭受體罰的高峰期,但對于430人只有十來人遲到、請假來說,已經算是不不錯的成績;而一些長達五六個小時的游戲環節,學員們從無序、旁觀、煩躁到積極解決問題、齊心協力的轉變,將在他們今后的展業過程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他們將體會到,凡事都需要一套過程。不能因為時間緊、任務重就亂了陣腳。只有合理組織安排工作,才可能有高效率的工作績效。 其次,一個優秀的團隊需要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在其中一個游戲中,看到隊長最后做俯臥撐都做到爬不起來的時候,那些旁觀者、嬉笑者,無一不為之動容,最后寧愿自己受罰。有了這種體驗,相信他們在市場拓展上也會建立“我托你一把,你扯我一下”的互動氛圍。 第三,相互信任是團隊合作的基礎。這次參與培訓的28支隊伍,都由來自不同地方的人組建而成,剛開始批次之間肯定是沒有建立充分的信任的,而3天2夜之后,離別時,每個人都抱頭痛哭,由陌生人變成了親密無間的戰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第四,當今社會是合作的社會,是“雙贏”的社會。這在“紅與黑”這個拓展游戲中展現得最為明顯。當今的社會中,“零和”觀念正在逐漸被“雙贏”所取代,人們也認識到“利己”不一定 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合作,皆 大歡喜的結局是完全可能出現的。 另外,基礎訓練營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展業技能的培訓。但即便是“入門級”課程,中脈道和也選擇了系統最為核心的領導人來擔綱講解,不管是中國區策略委王健、張國平、章小軍如何講計劃、舉辦家庭聚會、專家才能成為贏家的課程,在現場都激起了很大的反響。而講演者本身也是全情投入,陸敏嬌小的身軀中爆發了強大的力量,講完之后,喉嚨嘶?。煌踅≡谥v臺上幾度落淚……這些場景,相信讓很多人久久難以忘懷。 可以說,中脈道和對于商學院的打造是非常嚴謹與細致的,它不僅為市場培訓出一批精英,更體現了系統領導人對于直銷事業的用心。筆者也經常跟業界其他人士聊起中脈道和,他們認為,其能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一群懂行的人齊心協力推進著一個事業的發展。而即便貴為行業高端人士,這群人的敬業精神和行動力在業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帶病上陣、通宵達旦,在中脈道和是工作常態,雖然不值得推廣,但精神值得敬佩。 高瞻遠矚的中脈道和 從5月26日下午正式揭牌到7月27號第三屆基礎訓練營的召開,中脈道和商學院的培訓密度可謂很大,但就是這樣,周希儉認為力度還是不夠,需要進一步加強——在眾多直銷公司開辦的大學、學院、商學院中,中脈道和也許不算實力最強大的,但企業對于商學院的重視在業界應該說是最高的,直銷運作中的系統緊密程度在其他直銷企業當中也很難見到。 之所以要這么嚴格的抓緊教育系統,中脈科技全球營銷副總裁、商學院董事、執行院長蔣冬認為,作為直銷行業中非常重要的經銷商團隊,對直銷中的銷售承擔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建立了一套簡單、易復制的技能、理念,文化流程,才能凝聚一支團隊,才不會出現經銷商流失率高的現象。 筆者對此深以為是。因為3天2夜的基礎訓練,讓筆者看到了參會學員的蛻變,看到了他們是怎樣從陌生到難舍難分,從桀驁不馴到團隊至上,可以說,訓練營不僅是對中脈直銷精髓的獨特感悟,更是經銷商化蛹成蝶的飛躍之旅,這樣的成長體驗,想必他們在其他企業很難找到。 同時,商學院戰略也體現了中脈道和的高瞻遠矚。眾所周知,隨著直銷行業的成熟,消費者對直銷認知度的提高,直銷企業文化理念的專業技能也因該提高,才能適應時代發展。作為一個系統,如果沒有完善的教育培訓機構來進行企業所必須的理念、企業文化、產品、技能宣傳,更重要的是思想理念的傳承,是沒有辦法讓經銷商和未來企業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融為一體的。 “逐漸培養出行業內更多的大師和領軍人物,更重要的是學校要成為這個領域里最具 影響力的教育培訓機構”,這是中脈道和的愿景。而隨著其業務的不斷拓展,更高層次課程的開辦,必將為自身也為行業輸送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中脈道和的系統魂 目前業界系統很多,還有不 少團隊也把自己稱為系統,以至于很多直銷專家懷疑本土直銷行業是否存在真正的系統:因為這些所謂的系統存在很多泡沫,一方面從商業操作技術和成就上尚達不到系統的標準;另一方面,他們的理念系統更是支離破碎,系統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清。 之前筆者也是中國直銷偽系統論的支持者。但今年年初一個偶然的場合,筆者向周希儉先生問道:“中脈道和何以謂之系統?”周希儉先生幾乎一字一字認真地回答:“因為中脈道和有自己的系統魂。”筆者幾乎立刻斷定,中脈道和就是國內鳳毛麟角的可以稱之為直銷系統的系統。 正是因此機緣,承蒙中脈道和方面的盛情邀請,筆者以學員的身份,全程親身體驗了系統7月26日~29日在揚州市會議中心舉行的第三屆基礎訓練營。在這3天2夜里,包括教練、助教、學員所有的人在內,大家一起流汗、歡笑、落淚、祝福,感動著彼此的感動,相互間傳遞著協作、信念、信賴和承諾的力量。當訓練營閉營那天,看著自己手臂上被教練、助教和學員親手系滿的藍絲帶,當初帶著滿腹問題來到這里求證的我,內心已經被徹底征服——因為我已經真切感受和觸摸到了中脈的脈動不息的系統魂——“道”。 簡單來說,中脈道和的“道”,是一群成功者將理念和實踐操作的成功經驗總結、提煉形成有效的原則性的運作模式、個性到共性的升華。它具有技巧性操作的形而下和理念性的形而上兩個層面。 形而下層面:復制成功者的創業游戲 第三屆基礎訓練營中的28名助教,是在系統第二屆訓練營中表現優秀且后期實現了良好市場業績目標的學員中選撥出來的,這是中脈道和系統培訓的一個特別的傳統,也蘊含了系統的用心良苦——以榜樣的力量薪火相傳。 會場演練由總教練周希儉先生親自主持,整個過程持續了4個多小時,教練與助教對報時、迎賓、司客、走麥、計分,甚至對手勢和眼神每個細節一絲不茍地演練。因為他們明白,他們的狀態對所有學員起到的是整個行業生涯的示范作用,一點馬虎不得。 基礎訓練營主要以基礎行為訓練為主。課堂上展示的中脈人大方得體的職業裝,自信的微笑,特色的見面擁抱和握手等。筆者想有了這些,中脈經銷商走到哪,都能自成一道絕對的亮眼風景。“展業包”是“流動的店面”,無論是達到皇冠級別的系統領導人,還是剛進系統的新人,展業包都隨身攜帶。這些簡潔、明快和具有高辨別度的視覺和行為識別系統,是系統專業、成功元素的總結、濃縮和復制。 此次基礎訓練營的所有教練都是系統的卓越領導人,他們把自己的成功經驗的點點滴滴,外化成學員們樂于接受的故事和游戲,有的教練干脆把自己展業過程原汁原味地搬上課堂進行模擬,可謂傾囊相授。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周希儉先生在7月29日下午的結業典禮的最后一個環節前,動情地 介紹,“15年前,我也參加了這一體驗,它至今深深地影響著我。從業期間因為困難實在無法堅持曾經放棄3次,但每次都是因為回想到這個體驗場景,我又回來了。”400名學員,圍成里外5圈的同心圓,在輕音樂背景下,助教為學員們整理頭發、衣服、系上藍色絲帶,眼神對視鼓勵,擁抱,所有人都震撼和感動了。這種感受,源自人發自內心深處的交流和共勉,源自系統成功魂在所有參與人員心靈中激起的共鳴。 我想,中脈道和系統在形而下的技術層面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系統中成功經驗的可復制,而且是毫無保留的復制,在傳統行業中,很多商業模式只是個別人士的特色成功模式,一方面,商業模式太復雜,或者過分依賴個人資質而無法復制;另一方面,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不愿大面積復制。但在道和系統中,別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沒有人能脫離團隊獨自成功,所以它更有利于群策群力,實現個性到共性成功模式的升華。 形而上層面:道行天下 把道和系統比喻成一個有靈有肉的人,統一、簡單和易復制的形而下的成功技術操作層面是系統豐滿的“血肉”,那么,形而上的理念層面,則是系統的精神和靈魂。 “我們不怕競爭,希望伙伴們去了解其他的平臺,進行理性比較后再選擇我們合作”,這是道和系統的領導人經常說的。這是一種自信,一種氣度,更是一種承諾,一種責任。 “我們是一個團隊,任何一個人犯錯,都會使其他成員受傷”。在訓練營中,組員遲到,違反課堂紀律,沒有完成預定任務,其死黨和組長都會承受俯臥撐的懲罰。系統通過這一體驗環節,旨在加強學員的團隊和責任意識,讓隊員深刻銘記,在體驗課程中,自己的錯誤,會讓關心自己的人受到肉體上俯臥撐的懲罰,而在現實生活中,自己的錯誤,將讓他們為自己承受心靈上的俯臥撐懲罰。 中脈道和的系統領袖,區別于“網頭”,是因為他們奉道,因為他們信德。中脈道和作為系統,區別于業界常說的網絡,因為他們不僅是人組成的網絡,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奉行的信仰。 打造一個真正屬于中國直銷的卓越系統,是中脈道和的愿景。“道行天下,和諧共生”,相信有了道和德的信奉,可以充分擠去不應有的泡沫,打造一個真正純粹的直銷系統。中脈道和也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積極對外交流,尋求創新,探索系統的內涵和外延,冀望自身成為中國直銷系統理念和實踐的真正集大成者。 形而上與形而下:和諧共生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但中脈道和并不對二者有任何偏廢。周希儉先生說,系統的物質內涵和精神內涵是相輔相成的,系統的精神情感和系統的操作技巧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實現相得益彰、和諧共生——只有有了高超的系統運作技巧,創造了驕人的市場業績,才能讓系統的道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真正實現道行天下;只有系統有了正確的理念和信仰,系統的運作才不會南轅北轍,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誠然,中國直銷系統的成長之路任重道遠,中脈道和起到的還只是一個“示范田”的作用,但這絕對是中國直銷的有益探索,也是中國直銷的幸事。愿大家一起去關注、呵護和期待中脈道和的發展,祝福他“道行天下,和諧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