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田”內幕真相大白 23層大廈乃虛構 |
作者:葉飄零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375 更新時間:2009/8/19 22:30:43 文章錄入:admin |
|
迷茫的生存狀態 每天很早就起床,早飯不吃就去上課,中午吃完飯就睡,下午還要奔波“串網”。吃著簡單的食品,睡在簡陋的地鋪上,沒有報紙沒有電視沒有廣播,他們幾乎所有的消息來源都在課堂和“新田”公司中高層領導的口中,他們每天計劃誰會成為自己下一個“邀約”對象,夢想著腰纏萬貫衣錦還鄉,這就是“新田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等我做到代理商,一個月拿了幾十萬,我首先要去意大利,我喜歡意大利足球,然后我再周游世界。”這是小欣的未來理想。而現實是她對足球的最新消息一無所知, 26歲的張玉敬(音)來自濰坊農村,他是被最好的同學騙來的,在講“個人”加入感受時,他對同學感激得痛哭不止。記者曾短暫地和他有過交流,“家里本來就窮,交的3000元錢也是借的,不過我已經把我爸爸也‘推薦’來了,估計他通過這幾天的‘考察’應該可以加入。”他看上去很樂觀,但是當記者說:“你如果拉誰誰不來,達不到代理級別,你的錢沒了,你又浪費了這么長的時間,你將怎么辦?”他滿眼疑惑地說:“你是新來的吧,問的問題太可笑了。”但是記者分明看到他眼里的迷茫,一種沒有目的混日子的迷茫。 “培訓”窩點被端 7月2日20時許,記者在耿延慶的掩護下,先和威海晚報社領導取得聯系,隨后在領導安排下,記者與《威海晚報》采訪中心副主任張軍進行了簡短的短信交流。因害怕長時間用電話引起有關人的注意,記者再次通過耿延慶的掩護走進了一家網吧。在網上記者和張軍進行了10余分鐘的溝通,把這里的情況做了一個較詳細的說明,同時約定第二天9:00由威海晚報社匯同有關部門聯合行動,端掉“新田”在乳山的老窩。 7月3日清晨,記者和平時一樣起床洗刷進課堂,在進教室的一剎那,記者對耿延慶小聲地說:“今天9:00行動。”然后,記者便匆匆走進課堂接受“老板”們的熱情握手。 7:00、7:30、8:00、8:30……時間在一分一秒中過去,記者的心也因越來越近的行動懸了起來。8:58,耿延慶看了一眼手表,又看了看記者說:“樓下好象有動靜。”而此時講課的女“大培”正慷慨激昂地在黑板前比畫著。 9:00,記者隱約聽到一聲女子的尖叫,但是隨后沒了動靜。 9:01,教室的門發出巨大的響聲,門被踹開了,與此同時在講課的女“大培”正拼命地擦黑板,她要把證據都抹光。“都不許動,老老實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別動。”《威海晚報》記者、乳山公安民警、工商執法人員近20人迅速控制了教室。記者輕輕地吐了一口氣。行動成功了! 聯合行動人員在課堂上對“新田”的“老板”們進行了教育,隨后遣返他們回老家,同時把講課的女“大培”帶走審訊。 考慮到各方面因素,記者沒有暴露身份。 9:30許,記者隨著被遣返的人群沿著青山路向南走,一直走到離開聯合行動人員的視線后,菊姐告訴記者和耿延慶,現在不要回“家”,等下午再回去。 13:30許,記者回到了“家”,菊姐和小欣已經回來,在女寢室內插著門。14:00許,記者被通知到女寢室“坐談”。屋內有菊姐、小欣、王姐、朱“大培”、耿延慶和記者,氣氛有點壓抑。 “今天課堂被攪,來了公安工商,你知道是什么事嗎?”朱“大培”盯著記者問。記者很“茫然”地看著他。 “哈哈,你害怕了吧,那是我們故意安排的,事前我就知道,我們就是要通過這樣的行動,來考驗一下‘新人’的心理素質,害怕的都要被清除。我們這么好的賺錢機會,總不能誰來干就讓誰干啊,是要進行淘汰的,所以不要害怕。” 記者并沒有因為他的一席話而變得“勇敢”,“這太危險了,我不能加入。”記者說道。 “危險?有什么危險的,我們這是考驗……”王姐和朱“大培”又輪番給記者做了很長時間的“思想工作”。記者始終沒有表現出要加入的意愿,而且還表達了要離開的想法。 朱“大培”終于生氣了:“就你這個心理素質,你干什么也干不成,一輩子是個打工的命,一輩子是個窮鬼……”記者被朱“大培”貶了個夠。后來耿延慶說,他當時真害怕記者因為生氣而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關于總部和董事長 “新田”的教室被端,記者和耿延慶于7月4日安全回到淄博。 但是在課堂上被“老板”們講得“真實的不能再真實”的“新田公司總部”和“新田公司董事長王瓊”的事情讓記者割舍不下。 “我們的總部新田保健品責任有限公司在美麗的武漢市江漢區漢口街118號,在那里我們有一座23層的‘新田大廈’,我們公司的董事長王瓊女士,今年39歲……” 7月5日,記者和遠在武漢的《楚天金報》取得聯系,《楚天金報》負責人立即派出新聞中心機動部記者周壽江前去采訪,但是很快周壽江就傳來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武漢根本沒有這個地址,更不用提什么23層的“新田大廈”了。抱著更負責任的態度,周壽江又去了武漢市經濟委員會、武漢市中小企業發展局,得到的答案仍是:根本沒有新田保健品責任有限公司這個公司。 “新田”是合法公司嗎 7月6日,記者就“新田”公司傳銷問題,電話采訪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打擊傳銷辦公室有關工作人員。在采訪中記者得知,早在2002年4月20日,《人民日報》就發表了《國家工商總局:警惕“武漢新田”變相傳銷》的文章,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武漢新田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名稱,以幫助找工作或做生意等名義,將不明真相的群眾騙往異地,誘使或脅迫他們參與變相傳銷詐騙活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打擊傳銷辦公室也向社會各界發出特別警示,提醒廣大群眾提高辨別能力,防止上當受騙。 采訪中記者得知,從群眾舉報、投訴情況看,“武漢新田”公司主要在吉林、山東、河北、江蘇、遼寧、黑龍江、內蒙古、上海、天津、廣東等地從事違法活動。詐騙者以幫助找工作,提供再就業等名目,將不明真相的群眾從家鄉騙出后,讓他們交納數千元錢“購買”產品,并聲稱3個月后可拿到一套產品。而被騙者交費后,往往血本無歸。不法分子一般采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傳銷頭目遠離活動場所遙控指揮等花樣翻新的手段,規避執法人員的查處。被騙對象主要是農民、下崗工人、無業青年等。 同時記者還得知,2004年8月12日,國家工商局曝光了2004年十大傳銷和變相傳銷案件。“武漢新田”變相傳銷案位列第三,國家工商總局把“新田公司”變相傳銷列入打擊重點。 “新田”,我們必須警惕和嚴打! ·特約記者貴銀 淄博報道·
作者評:很多傳銷組織都是這樣空買空賣,睜著眼睛說瞎話,沒有說出有的來。這時我想起了發生在我們網絡的一件事。我所在的“假天獅”,B級別領導經常在我們面前吹噓,他們每個月底都坐飛機到沈陽網絡大廈總部結帳。有沈陽的朋友,你們那里有沒有網絡大廈呢?肯定沒有!安徽蚌埠四川羅鵬的網下有一支外省人的團隊,其中有一位業務員產生懷疑,上網查了公司,又托人打聽了沈陽的網絡大廈,結果都是子虛烏有。消息傳出后,這支團隊亂了套,一夜之間全垮了,并揚言要殺上面的B級別領導,嚇得所有的B級別領導惶惶不可終日,一段時間不敢露面。這次發生在2005年7月的事件,猶如一場地震,在領導中造成很大的震動。 另外,我對執法人員的執法力度不敢茍同,可以說根本沒按《禁止傳銷條例》嚴格執行,要想徹底鏟除傳銷這顆毒瘤,除了對傳銷人員的參與者和提供活動場所者課以罰款外,還要順藤摸瓜,抓獲幕后頭目,擒賊先擒王,當上面抓了,并依法判刑,底下自然就散了。這樣光遣散不解決任何問題,當執法人員走后照樣開課,效果甚微,幾乎沒有什么影響。相反還會成為傳銷組織津津樂道的反面教材,讓新老朋友信念更堅定。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很多新朋友就是在這種隔靴搔癢式的打擊后上線的。 出來后傳銷組織者會對下面的新老朋友說:“你看我們這個行業根本就不犯法,如果犯法的話,早就把我們抓起來了,還會放我們走嗎?他們的目的就是嚇唬那些膽小怕事的人,讓他們不可能來從事我們今天這個行業,以維持這個行業的生態平衡.你想想,如果大家都來做的話,國家不亂套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