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集群網騙你“純資本運作” |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互聯網 點擊數 311 更新時間:2009/8/19 20:20:36 文章錄入:admin | ||
|
||
投入3800元半年就可賺回780萬元?誘人“餡餅”吸引各地夢想暴富者集聚廣西———
本報記者 喻彬 通訊員 馮永佳
“只要投入3800元,半年左右就可賺回780萬元。”好一個誘人的大餡餅!據傳銷者稱,上百萬來自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福建、廣東、湖南、浙江、河南、河北、安徽、 記者跟隨報料人喬裝“下線”冒著危險,走入傳銷組織內部七天,在“上線”的安排下先后“考察”了南寧、貴港、來賓三個地區的傳銷窩點。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
□南寧
一月賣滿600股 可以晉身"董事長"
一對一反復“洗腦” “‘純資本運作’讓你帶著780萬元回家” 11月28日上午,記者由報社指派跟隨報料人來到南寧市,“上線”周某在江南大酒店與記者見面,這名30多歲的男子笑容可掬地伸出手和記者握手之后,將記者帶到了南寧市江南區(邕江橋南西堤邊)星光大道西一里25號八桂西江生活區,在一住宅樓的二樓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里,坐著四男一女。記者一進門,所有人都站起來一一和記者握手,端茶讓座熱情異常。 繼而,記者和報料人被分開接受一對一的洗腦,“什么叫純資本運作?說到底,就是一種資本的以小變大、以無生有的訣竅和手段。只要投入3800元錢,下面發展三個合作伙伴,半年左右經過從業務員到董事長五個平臺的升級,就可以成功出局,帶著780萬元回家。這就是純資本運作……”一名自稱阿芳的30歲左右的女子,聲情并茂地對記者講解“純資本運作”這個“行業”的賺錢秘訣。 她說“五類人”不能參與該行業,其中廣西籍的公民,就是“五類人”之一。“為什么廣西人不能參加,我們國家將這個純資本運作的項目從新加坡引進過來,放在廣西運作,主要是吸納全國各地的閑散資金,支援廣西的經濟建設,如果廣西人參加,賺的是本地的錢,等于從左袋拿錢裝進右袋”。 接下來又有四名中年男子繼續給記者洗腦,他們自我介紹說是來自廣州從化、番禺、增城等地。記者透過窗戶看見樓下大門口有兩名男子在把守著。 一名姓李的男子對記者說,他原是廣州從化一家酒樓的老板,家里有大片的荔枝林和魚塘。他放棄酒樓不開來南寧經營此業。“通常新進來的要了解3到7天,最好是7天以上,時間越長了解這種賺錢的門道越徹底,就越有信心”。 當天,一共有五人給記者輪番洗腦,一直折騰到深夜12時多。記者的筆記本電腦和所有證件都寄存在賓館,一天下來記者用手機進行秘密錄音和攝影,急需將內存資料下載到電腦。于是提出去賓館投宿。可是被上線挽留在該出租屋里過夜。記者和報料人分別住在兩個房間里,一人一張床。客廳里打著地鋪,沙發上都睡著人。記者睡的那張床上,擺著一本《連鎖經營指南》和一本《少女初夜》,均為非法出版物。 上圖:"李總"在清點3800元"入股"金
上圖:入夜的貴港廣場成為傳銷者們的樂園 本報記者 喻彬 攝 傳銷者九字箴言 “簡單、相信、聽話、照著做” 次日一早,新的一輪洗腦又開始了,“現在我給你介紹我們這個行業的‘生命力’的情況,目前國家對我們這行業沒有立法,既然沒立法也就無所謂合不合法。其實,政府是暗中支持這個項目,但政府不會公開,一旦公開全國人民都跑到廣西來挖金,那廣西將連草都長不了。”潘某對記者說,目前,全國各地至少有150萬人在廣西南寧、北海、柳州、貴港、來賓、百色等地區經營此業,廣東就有上10萬人,廣州番禺、從化等周邊地區有3萬人。 接下來兩天,上線周某和阿芳領著記者“串門”,先后走訪從廣東來到南寧從事傳銷的一些“成功”人士,他們都是蟄居在南寧的江南區、 3800元交款無收據
“一式兩份‘協議’上交公安工商稅務備案” 28日下午,周某的上線李總和一名高姓男子,將報料人帶到了香格里拉商業廣場603的一個單元,那里坐著一名姓潘的中年男子,潘某在“協議書”上填上報料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再讓報料人簽字。報 李總說:“你這3800元,你的介紹人小周提成了1000元,其余的上交給總部了。”
□貴港
全國第三大廣場聚集各地“掘金者”
酒店林立夜夜笙歌 報料人花3800元入股了,上線就看管得沒那么嚴了。記者說打算大干一場。要求到貴港、來賓等該行業紅火的地區進行考察。 11月30日晚,即將晉升為董事長級別的高某,陪同記者兩人來到了貴港,他領著我們連夜走訪了德寶花城、陽光都市兩個花園的傳銷者。他們都以成功者的口吻、以煽動鼓舞的語氣,向記者“分享”了他們的艱難求索過程以及成功的喜悅。據他們透露:至少有10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尋夢者在貴港從事傳銷活動。他們分布于貴港的世紀經典、鳳凰城、盛世名門等高尚住宅區。 黑夜里,記者留意到走訪過的兩個花園樓下停著許多廣東、福建、貴州等省車牌的小轎車。“這些車都是干我們這一行的老板的車。”高某說。 為了進一步證實貴港傳銷之盛況,高某將記者帶到貴港市政府門前的大廣場,“這是全國第三大廣場,花了幾十個億。”只見廣場上有兩個露天大舞場,一個溜冰場,兩個左右對峙競相爭艷的露天大舞臺,燈光璀璨、輕歌曼舞,里面的歌者、舞者、看客以及閑庭信步的人,絕大多數是來自廣西以外的全國各地“掘金者”。他們用各種方言進行交談,雖然聽不到一個與傳銷相關的字眼,但他們的表情無不流露出對巨大財富的渴求和期盼。 貴港城市建設華麗,酒店賓館林立,主要集中在金港大道等街道。出租車司機韋某說:“貴港至少有兩百家賓館和旅店。” 傳銷團伙開移動集群網 高某自豪地對記者說,在貴港,某移動貴港分公司給傳銷團伙辦理了一種集群網———宏發網,“我們這一行的互相打不要錢,打長途只要一毛五一分鐘;打本地兩毛(一分鐘)。這是當地政府對我們這個行業的特別支持。” 記者來到一家移動通信營業廳,要求加入宏發網,工號為YL0051的女營業員說:“宏發網是集群網,你必需要有已經入了這個網的機主,這樣你們互打就不用錢,要不然,你入了也沒有用。” 貴港市勞力市場門前一位湖南籍的補鞋師傅說:“他們天天閑逛不干活,把親戚朋友騙來了,就分點錢,花完了繼續騙。要是全國人民都這樣就完蛋了。我經常看見他們打架爭吵,要死要活的,有的騙了親戚朋友,不敢回家了,在這里流浪。實在可憐!” 記者在貴港廣場“四大裸女”雕像旁邊,看見一名三十多歲的女子,一邊打電話,一邊哭泣。旁邊一個20出頭的姑娘在看管一名六七歲的小女孩。該姑娘走上前去安慰道:“蓮姐,別哭,家里發生了什么事?”對方說:“我媽媽的房子被偉(音)哥幾個搶去了,現在被趕出來了。”小女孩一個勁地哭喊著:“外婆!我要外婆!嗚嗚———” 記者上前問道:“你媽的房子怎么被人搶去的?偉哥是什么人?趕快報警啊!”嘴快的姑娘搶著回答:“是她手下兩個做我們這行的……”該女子聽聞該姑娘開言,立刻停止了哭泣,向她使了個眼神。姑娘便立馬住嘴了。 非法出版物幾元一本 記者在貴港汽車站旁中國銀行對面的一家書報攤上,發現大量的有關變相傳銷的非法出版物,諸如:《連鎖經營指南》、《連鎖銷售成功八步》、《連鎖銷售》、《連鎖為王》、《連鎖中國戰略》等。分別印著廣州經濟出版社、中國商業經濟出版社等子虛烏有的出版機構出版。16開本的6元錢一本,32開本的3元錢一本。 記者問一名三十多歲的女攤主:“這些書好不好賣?”對方說:“好賣,都是外地人買。”“從哪里進的貨?”“經常有人送貨到這里來。”“這些書是非法出版物,沒人管嗎?”“管什么管,要管就讓他們拿去嘍!” 貴港的火車站門前,有“貴州人飯店”、“湖南菜館”,經常能看見三五成群的外地人提著行李包進出。12月2日下午1時許,記者和報料人在該火車站乘坐5506次火車前往來賓,在月臺上竟然看到黑壓壓的一大片腦袋,那景象和春運高峰期的廣州火車站相差無幾。月臺上掛著一幅鮮紅的橫幅,上書:“才別友人,又見親人,貴港歡迎您!” □來賓
不少“來賓”心術不正 幾多“過客”窮困潦倒
算命先生十猜九中 傳銷者常撿爛菜吃 2日下午,記者到達來賓市,在火車站金門鐵道賓館對面一家打著“算命看相”招牌的小店里,一名中年算命先生向記者招了招手,說10元錢給記者算一卦。 對方一開口就料定記者是被騙來搞傳銷的:“是朋友約你來的吧?” 記者回答:“是。” 對方立即指出:“你呀,在謀財上一定要謀正財,你命中克歪財……” 算命先生旁邊的一名男子說:“師傅算得可準呢,不知道多少讓他算過的人,回過頭來感謝他!” 火車站一位賣橘子的商販告訴記者:“外省來這里傳銷的很多,主要住在河西的長梅路、梅嶺路、興華路一帶,那里的房租便宜。建賓市場附近也不少。” 在前往河西的路上,的士司機覃某告訴記者,來這里搞傳銷的大都生活得極為窘迫,不少人被騙來之后發展不了下線,坐吃山空,常常到菜場撿菜販扔下的爛菜吃。 記者來到河西愛華路口,只見墻壁上張貼了許多“租房”、“貸款”、“黑車”之類的廣告,記者通過電話聯系來到愛華路29號第三道門,里面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將鐵門打開,“只有六樓沒租出去,一個月房租450元。”他說,一樓房東自己住,二樓住的是河南人、三樓住著天津人、四樓住著河北人、五樓住著吉林人…… 記者發現這個兩房一廳格局的套房,每層都住著六七個人,有的住著一家人。一般對傳銷者一說“做我們這行的”,對方就心領神會,都會關切地問候一下,有的還會問:“你們是哪個體系的?” 記者一過紅水橋,發現道路兩旁建起了大片的居民住宅樓,有的外墻還沒有裝修完就住進了外地的傳銷者。他們操著各地的方言,三三兩兩進出于這些出租屋。究竟來這里干什么呢?“就是搞傳銷!”一名買菜的老奶奶說:“千萬別相信他們哪!趕緊回家吧!哪來的大錢賺呢!都是騙人的。” 上圖:這位四川老人口中實話不多 喻彬 攝 六旬老翁街邊賣菜 念念不忘誆人入伙 興賓區建賓農貿批發市場,是來賓市最大的一個市場,該市場附近的住宅區居住著大批傳銷者。2日傍晚7時許,蔬菜水果批發商紛紛關門收檔,記者看見許多衣衫襤褸和衣著光鮮的人都來到這里,撿拾菜販們扔棄的枯黃甚至爛了的蔬菜水果。 其中一名60多歲的老人,將撿來的蔬菜摘除黃葉、整理洗凈,一小把一小把地捆扎好,擺在街邊賣,一張硬紙皮上寫著:五角一把。 關于該老人的遭遇,附近幾位攤檔的老太太都對記者說過,他是在兩年前被兒子騙來搞傳銷的,在這里靠撿拾爛菜度日。一老太太說:“他曾哭著說,兒子害得他有家回不了……” 記者隨后與他有了一番對話:“大伯,聽說這里有一種資本運作的生意,不知道好不好做。” 老人一聽警覺地注視記者:“你聽誰說的?” 記者說:“聽我一個初中同學說的,是他讓我們來的,可是來到這里又聯系不上,我們準備回家了。” 老人混濁的雙眼忽然一亮,粗糙的手一把抓住了記者:“別回去!你來對了,我給你介紹去做那個資本運作,只要交3800元,就可以賺回780萬元。實話告訴你,我就是做這行的。” 說著,老人讓人幫忙看地攤,把記者帶到了建賓路東一巷13號(建賓幼兒園旁邊),掏出鑰匙開門后,吩咐記者稍等,他上到二樓找一個老鄉,準備把記者介紹給他老鄉,加入傳銷組織。 記者在等候的幾分鐘內,看見幾個20多歲的年輕人從此門進出。每次進出都會將門關上。 老人出來對記者說他老鄉出去了,于是又領著記者來到他的“菜攤”前。 記者問:“既然做這行能賺大錢,你為什么撿菜賣?” 老人一聽急了:“誰說是撿來的,我是開荒自己種的。” 記者說:“老人家,你都60多歲了,應該很想回家,可就是沒路費吧?” 老人頓時淚如雨下,但還是不說實話,他對記者說,他是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城郊鎮人,原在內蒙當過兵,他的一個戰友把他叫到這里來,“現在騎虎難下……” 記者干脆攤牌:“你兒子叫你來的吧?” 老人一瞪眼:“你怎么知道?唉,別提了!”說完收起幾把青菜,匆匆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