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記者深入調查廣西連鎖銷售(1)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互聯網 點擊數 419 更新時間:2009/8/19 20:16:38 文章錄入:admin |
|
國家“暗中支持”純屬捏造 根據記者的切身體驗和調查,“國家暗中支持”是各類傳銷蠱惑人心的第一大法寶。 “傳銷違法”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而“傳銷理論家”用以消解新人心理防線的第一招就是:用各種方式強調,他們所從事的“事業”不是傳銷,而是國家暗中支持的一項新生事物。至于國家為什么要支持,不同地區的傳銷組織提出的理論依據各不相同:陜西的會說是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的會說是為了振興東北,河南的會說是支持中部崛起,廣西的會說是為了開發北海……而所有傳銷組織共同談到的幾個理由是:國家為了應對世貿組織, 為了保護民族工業,為了對抗安利等外資企業…… 深入廣西桂林調查傳銷時,記者聽到最多的說法是,“連鎖銷售”是原經貿部長石廣生1998年5月12日從新加坡引進投放到兩廣地區做試點的利國利民的新事物。回到北京后,記者分別致函石廣生的秘書、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求證。 石廣生的秘書的回復是:所謂石廣生引進“連鎖銷售”的說法純屬捏造。 商務部的回復是:商務部對此說法很震驚,他們會嚴查;所謂廣西的“連鎖銷售”是國家暗中支持和默許的,更是無稽之談;除了國家審批的20家直銷企業,國家決不可能支持任何其他人從事直銷活動,獲得直銷許可證的20家直銷企業名單通過商務部和工商總局的網站可以查到;至于傳銷人員反復強調的“允許存在,低調宣傳,控制發展、嚴格管理”的十六字方針,只能是傳銷分子的信口開河。 國家工商總局公平交易局禁止傳銷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與國家工商總局的回答基本一致:國家絕對不可能支持廣西的所謂“連鎖銷售”,國家打擊傳銷的態度很堅決,除了20家獲得直銷許可證的企業,國家不會默許任何地方的傳銷活動;至于傳銷是為了應對世貿組織、抵制外資、保護民族工業的說辭全是騙人之詞;國家正在加大打擊傳銷力度。 隨后,記者又以匿名舉報人的身份致電廣西桂林工商局,詢問“連鎖銷售”是不是傳銷,是否得到國家暗中支持和默許,桂林工商局打傳辦的人笑道:全是胡說八道!桂林工商局對打擊傳銷決不含糊。而記者到廣西調查時傳銷人員無數次告訴我的是:如果給當地工商局舉報,他們會問,有沒有限制人身自由?如果沒有,你自己不做就回家。 那么,記者到廣西調查時遇到的兩位同鄉退休干部的身份是不是真實的呢? 記者致電該縣縣委辦公室核實,該人確實曾任職該縣縣委辦公室,后來又調到某縣保險公司工作。但記者查詢李源潮的簡歷時發現,李源潮的母校是上海師范大學而不是那位縣委退休干部所說的北京師范大學,因而不可能與他同學。記者又致電某縣公安局,得到的回答是,“縣委退休老干部”的下線和表弟確系該局退休人員。 滯桂期間,傳銷人員一再強調的另一個“事實”是,廣西的連鎖銷售是得到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支持的,他們出示的傳銷書籍上印著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的講話和題詞。記者致電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協會相關負責人很氣憤:那全是子虛烏有!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跟廣西的所謂“連鎖銷售”沒有任何關系! 至于廣西傳銷人員所謂“為了發展連鎖銷售,廣西當地政府用無息貸款的方式鼓勵當地人買房,然后出租給做連鎖銷售的人住”, “傳銷人員相互打手機不要錢”之類的說辭,記者分別以匿名的方式致電桂林的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房貸經營部門,桂林的移動通訊公司,廣西電信管理局監督管理處求證,得到的回答一律是:子虛烏有! 調查采訪中,傳銷人員不斷反問質疑的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是違法的,國家為什么不把我們抓起來?而以前的打傳行動確實表明,一輪輪打傳行動之后,被拘留遣送的傳銷人員很快又回到了“傳銷第一線”。 經過對國家工商局等相關部門及反傳專家、反傳志愿者的采訪,傳銷屢打不絕、甚至越打越多背后的原因終于慢慢得以還原。 到目前為止,處罰傳銷的法律依據只有2005年8月頒布的《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而且對傳銷的處罰規定較為籠統含糊,規定最高經濟處罰為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按照此前國務院頒布的打擊傳銷的相關文件規定,追究傳銷分子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是《刑法》第225條的非法經營罪。該條款規定,違規者將視擾亂市場秩序的情況被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現實情況是,高級別傳銷頭目行蹤詭秘,打傳行動中很難抓到他們,偶爾抓到,取證定罪卻非常困難,因為傳銷交易是單線聯系,沒有任何交易憑證,到最后量刑處罰很難對傳銷分子構成威懾作用。 平時組織傳銷課堂、聚會的都是C級以下的底層人員,每次打傳行動中被抓的就是這部分人,數量龐大,且基本是受害者,國家的政策是以說服教育為主,達不到判刑程度,最后只能是或抓到派出所后又毫發無損地放出來,或沒收他們的生活用品、說服教育后放他們回家,或者遣散回去又半路返回來。但到頭來又給傳銷頭目進一步制造了洗腦的口實:你看國家是不是表面打擊暗中扶持?不少新人正是聽了他們的這套說辭一頭扎進傳銷而不肯回頭的。 除了法律不完善外,打傳不力還與目前國家打擊傳銷的體制缺陷有關。國家打擊傳銷的主要執行部門是工商局,其次是公安局,量刑依據是非法經營罪。工商部門不是執法機關,無資格拘捕人,公安部門又不管市場經營行為,造成打傳行動中責、權、利不明確,量刑定罪困難。 另一個客觀情況是人員配置力量弱。記者到國家工商總局公平交易局禁止傳銷處采訪時發現,這個負責全國30多個省份打傳工作的部門只有4 名工作人員。地方各省市工商局的公平交易科往往只有一兩名工作人員。以傳銷“重災區”廣西來賓市為例,此前有媒體報道該市工商局打傳辦只有兩名工作人員,而他們要對付的卻是10萬傳銷分子。因而他們最多只能配合國家和當地政府部門突襲一下傳銷課堂,說服教育一下被抓傳銷分子,偶爾幫助解救傳銷受害者。正如廣西桂林工商局打傳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的那樣:“傳銷是老鼠會,你打了這兒,他又跑到那兒,還有人從國外遙控指揮,我們拿他們也沒有辦法。” 一方面公安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連年聯合發文打擊傳銷,另一方面法律依據不完善、打傳體制存在缺陷、人力配置薄弱又導致打傳往往陷入一陣風模式,到頭來反而給傳銷頭目提供了洗腦依據,致使傳銷越打越多。 要誘惑人做傳銷,必須解決兩大問題:一是犯不犯法?二是能不能賺錢?“國家暗中支持”的說辭打消了新人犯不犯法的顧慮。那么,他們給新人洗腦的第二大法寶是什么呢?“能使人短期暴富”的五級三節制。五級三節制是中國目前各類傳銷用得最多的獎金分配模式,雖然長江南北傳銷模式稍有不同(北方傳銷少部分采用六級四節制,南方傳銷基本上買一份產品的基數是3800元,北方是2900元),但獎金分配制度大同小異,基本上是以五級三節制為基礎演變而來的。傳銷分子洗腦時說,五級三節制得過亞太直銷大獎,是美國哈佛大學數學研究生發明的,是目前最人性化的直銷模式,等等。事實真相如何呢? 記者通過采訪知名直銷專家獲悉,五級三節制是30多年前日本商人發明的欺詐性商業游戲,曾在日本引發極其嚴重的社會事件,傳到臺灣后,又在臺灣引起相當嚴重的社會問題。上世紀90年代,由臺灣新田公司將這個模式帶到大陸,引發嚴重社會問題后被中國政府明令禁止。五級三節制是各國禁止的典型的金字塔詐騙模式! 所謂五級三節制,就是五個級別、三個晉升階段。五級從低到高用英文字母E、D、C、B、A代替,中文名稱對應的分別是實習業務員(1~2份)、業務組長(3~9份)、業務主任(10~64份)、業務經理(65~599份)和高級業務員(600份以上)。由E到D到C為第一晉升階段,只要銷售份額達到(10份),當月當日晉升;由C到B為第二個晉升階段,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銷售產品份額必須達到65份,二是必須培養兩名直接業務主任,實行次月一日晉升;第三個階段為B到A,同樣必須滿足兩個條件,銷售份額達到600份,培養3名直接業務經理,實行隔月一日晉升制。 按照傳銷人員的說法,五級三節制實行的是等腰梯形出局制,每個人只能發展3個下線,當總銷售份額達到600份、滿足晉升條件就成為A級,叫做上了等腰梯形的平臺。上了平臺就差不多走向了成功,因為上了平臺就可以拿6萬~10萬元的底薪加上每份380元的間接提成。當自己的一個下線上A后,自己就后退一步,每份拿57元(1.5%)的提成,當又一個下線上平臺后,自己再退一步,每份拿38元(1%)的提成,當三個下線全上平臺后,自己每份拿19元(0.5%),下線再進一步,自己就沒有錢拿了,走完全過程總共可以拿到380萬元。這就是投入3800元收獲380萬元、“皇帝江山輪流坐”的出局制的由來。 五級三節制是一套復雜的數學演算陷阱,一般人都會被弄得頭腦發昏,失去判斷力。 葉飄零曾做到A級老總,獨立操控過團隊,參與了完善五級三節制的“學說”,不過,他現在已成為一名反傳志愿者。葉飄零告訴記者,“出局”是個天大的謊言,永遠也不可能有誰真正出局。 五級三節制最大的陷阱在于下線與自己平級時就沒有提成可拿,而這一點,傳銷課堂上是不可能講出來的,只有做到B級兩三個月后才能“悟透”。 葉飄零介紹說,B級經理下面有3個下線,當自己晉升為B級后,下線很快亦會晉升為B級。一般兩三個月后,3個下線即可全部晉升,所以一般上B級后,開始兩三個月有可能拿到萬元月收入,但是很快就沒有提成可拿了。而從B級升到A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般會持續一年甚至兩年三年,期間要吃要住要培養團隊,需要大筆開銷,所以,到頭來B級的進賬是很少的,有時每月只有幾十或幾百元的收入。但是為了縹緲的上A出局,不少人選擇了熬,有人選擇了抱憾退出。那是不是上A(平臺)就熬出頭了呢?一樣的道理,當自己上A(平臺)之后,或許第一個月確實發展了幾百份的業績,但因為是隔月晉升,當自己晉升為A級時,自己的下線又很快就晉升為A了,所以,A級20萬元的月薪基本上是一個海市蜃樓。 葉飄零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記者,做到A級別最多可以撈回本錢。按五級三節制的算法,做到A級最多可以拿回二三十萬元,而自己全家族幾十人全部投入的遠不止這個數,還不計時間和親情。記者從其他幾名曾做到A級最后選擇退出的人那里,得到了近似的回答。 那么,五級三節制的錢最后落到誰的手里了呢?網頭(操盤手)才是最大的贏家。從五級三節制的獎金分配模式可以看出,每份產品3800元分成45%和55%,55%是各級別的提成,另外45%說是作為成本和稅收,實際上是被網頭拿去了。而網頭要拿到380萬元,又至少需要發展2200人(380萬÷3800×45%=2200)。用一些了解傳銷內幕的人士的話說,傳銷只有單干(當網頭)才能賺到錢! 不過,葉飄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記者,事實上,網頭要賺到380萬元,真正發展的人數絕對不止2200個人,組建團隊、租課堂、包裝自己、住賓館、租車、給黑社會及方方面的打點都需要大筆開支,真正到手的錢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多。真正能賺到錢的應該是當地出租房屋給傳銷人員住、為傳銷人員提供吃喝拉撒服務的當地人。 一位直銷專家告訴記者,傳銷確實能讓極少金字塔頂上的人賺到錢(實際上就是一種非法集資行為),但他們卻把1%的賺錢概率說成100%。五級三節制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數字游戲,有人干脆稱之為幾個人在上面坐莊圈錢的騙局! 到廣西調查期間,傳銷人員屢次向我提起,上了平臺(大A)的人都被政府集中安排到南寧、桂林、柳州接受統一培訓去了,平時很少能見到他們。 但實際上他們到哪里去了呢? 葉飄零及另外幾位隱姓埋名的大A告訴記者,那些所謂的A級老總,對底下的人說是集中到南寧、柳州、桂林居住,實際上是躲起來了。他們平時東躲西藏、行蹤詭秘,經常變換手機號碼,與下線是單線聯系,即使最親近的下線(老婆或老公)亦很難知其行蹤。他們為什么不敢見人呢?因為做到A級以后,對傳銷的騙人內幕就會徹底看清,但他們的行為已經身不由己了。網頭(幕后操盤手)會威脅恐嚇他們(網頭們都有各種黑社會保護勢力),絕對不能把真相透露出去,他們必須一如既往地騙下去。即使偶爾現身,都必須借錢包裝一番,穿上名牌西裝,戴上碩大的假金戒指、項鏈,租上高檔寶馬車……有時為了讓底下的人相信他們確實能賺大錢,大A們還會繼續拉自己最親近的一兩個人(配偶或子女兄弟姐妹等)加入自己的團隊,以穩定隊伍。 除了網頭的威脅利誘,擔心下線報復是大A一路走到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每個大A身后的數百乃至數千人,基本上是自己家族的人或者親朋好友,他們之所以放棄原來的學業、事業,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甚至賣掉家產,投身“傳銷事業”,完全是聽信他的賺錢神話。如果他們發現原來是一場騙局,他們會作何反應,可想而知。用親身經歷過的人的話說,傳銷就像吸毒一樣,雖然自己深受其害,但仍然抱著撈回本錢的僥幸繼續走下去。 大A玩失蹤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躲避法律的制裁。 大A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呢?記者獲得的消息是,要么流落他鄉,要么私下拉出一幫人單干,要么留下來繼續騙人,留下來的人又不得不相互排擠、鉤心斗角,甚至火拼。 傳銷之所以能夠吸引眾多的人為之癡迷,還與傳銷分子不斷完善起來的一套管理模式有關。 首先是利用傳銷課堂營造“友好”氣氛、激發人“追求成功”的欲望。加入傳銷隊伍的不少人是來自社會下層的民眾,他們很容易被傳銷講堂里的集體氛圍所感染,找到歸屬感和尊重感。對那些中小企業主來說,他們需要更多的成功和崇拜來獲得身份認同,傳銷組織會根據他們的需求再炮制另一份成功誘惑。 其次,復制謊言。傳銷管理的重要特征就是“復制”,上線將一些“理論”和“故事”復制給下線,下線再復制給下線,一直繼續下去,然后周圍的人會講同樣的話和同樣的故事。當一個新人身處封閉環境中,聽到的是一樣的說法,久而久之,自然會失去正常的判斷力。 再次,利用從眾心理。傳銷分子給新人洗腦時,經常說的幾句話是:“那么多人都在做”,“難道幾百萬人都是傻瓜,幾百萬人腦子都進了水?”對一般的人來說,是很難保持冷靜的。 又次,打出民族大義的幌子。傳銷分子經常會給傳銷包裝上抵制外資、保護民族工業、解決就業等華麗外衣,加上千載難逢的賺錢機遇的誘惑,足以擊潰任何不明就里者的心理防線。 最后,傳銷組織中的騙局之所以能一直維持下去,與傳銷組織管理中的“神秘”密切相關。傳銷管理規定,一個級別只知道一個級別的事,嚴禁打聽上一級別的事,上下線之間保持單線聯系,下線絕對服從組織管理。所以,雖然B級以上的人爾虞我詐,但底下的人渾然不覺,一直延續著人性化管理的假象。可以說,神秘是整個傳銷能生存延續的核心。 直銷僅僅是一種非主流營銷模式 傳銷人員不斷強調的一個論點是,“連鎖銷售是國家暗中支持的新生試點事物”,以“連鎖銷售”為代表的直銷模式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第五次經濟浪潮…… 直銷真是世界經濟發展大趨勢嗎? 多位市場營銷學專家告訴記者,直銷只是一種非主流的銷售模式。現代意義上的直銷大約產生于19世紀末的美國,是一些家庭婦女兼職銷售化妝品之類的小商品以補貼家用的手段,因而它只適合一些特定的行業和企業采用,不可能成為世界商業模式的主流。 中國人民大學營銷學專家牛海鵬認為,直銷不是一種很好的營銷方式,它只對一些特殊行業適用(比如保險),大多數廠商是不選擇直銷模式的,大家熟知的戴爾公司,采用的直銷模式亦是直復營銷(direct-marketing),與安利等公司采用的人際銷售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牛海鵬說,人際傳播成本只能更高,因為傳統模式雖然打廣告要花錢,但是廣告信息可能被1億人同時看到,分攤到單個產品的成本就低得多;直銷賺錢只是少數,大部分人是賺不了錢的,美國直銷行業的大部分人收入是很低的,直銷的產品不是很容易銷售的,因此,很多發達國家,除了雅芳等少數化妝品企業,很少采用“直銷”模式。 美國直銷專家羅伯特2005年10月接受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教授楊謙采訪時說,上門直銷在過去商業不發達時代比較普遍,然而隨著大型超市和網上購物的普及,上門直銷已經沒有必要了。上世紀60年代末,直銷曾在美國一度銷聲匿跡,只有雅芳等很少幾家公司做得不錯,產品通常是一些專門為婦女設計的個人護理品或者非常特殊化的家居用品。直銷公司的銷售額只占美國市場份額的很小一部分。上世紀70年代,美國出現了多層次傳銷,但多層次直銷公司實施金字塔詐騙計劃的情況非常普遍。 一個大A的自述: 每天奔走在全國各地解救傳銷人員,只是為了減輕自己一點罪惡感 可以購買一本進行反洗腦請拔打《中國財富》咨詢電話: 01062196642 01062196793 轉分機號:801、802、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