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防傳銷,別信畫“大餅”別貪“小利” |
作者: 文章來源:檢察日報 點擊數 28 更新時間:2024/11/1 18:24:24 文章錄入:葉飄零 |
|
10月28日電(記者戴佳)記者10月28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了解到,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4627人。 開設專門網站,以“拉人返利”形式發展會員;虛構區塊鏈項目,蹭慈善互助名目;打著官方旗號,邀請影視明星站臺……隨著依法懲治傳銷犯罪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犯罪分子為躲避監管打擊,將傳銷由線下轉移至線上。檢察機關辦案發現,近年來,不法分子將傳統傳銷活動“搬到”網上,編造花樣眾多、真假難辨的“致富”騙局,引誘群眾參與其中。有的蹭虛擬貨幣、區塊鏈、金融創新、慈善互助等新的概念和社會熱點開展網絡傳銷,一些地方還出現了諸如“搶購轉售”“網絡拍賣”“傳播國學”等網絡傳銷新名目。有的不法分子為打消群眾疑慮,更好推銷所謂“項目”,吸引更多人參加,甚至直接打著“國家項目”“政府支持”等旗號,謊稱項目有“國家”“政府”“央企”等背景,開展網絡傳銷活動。 據了解,在汪某等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中,汪某假冒國家鄉村振興局副主任身份,伙同他人以其實際控制的“掌心集團”的名義,宣稱與地方政府合作,通過在多地召開項目發布會、邀請影視明星站臺等方式,推廣“銷銷樂”網絡平臺。截至2023年7月,該平臺共吸引會員9萬余人,形成多達245個層級的傳銷網絡。 記者了解到,為盡可能多地騙錢并規避法律責任,不法分子利用網絡便利擴充傳銷層級,試圖以此讓自己隱身幕后,使得資金來源和流向難以追蹤。例如,在章某某等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中,章某某等人開發“拼拼有禮”App,以“拼團購物”為噱頭,宣稱拼團失敗的會員可獲得返現,吸引群眾加入會員并在該App平臺充值下單拼團,并制定不同等級的晉升條件和獎勵制度,4個月即吸引379萬余人注冊會員,形成多達178個層級的傳銷網絡。 面對花樣翻新的“致富秘籍”“投資捷徑”等網絡宣傳,檢察機關提醒廣大群眾要提高警惕,不信“大餅”、不貪“小利”,自覺抵制看似唾手可得的“高額回報”誘惑,避免誤入網絡傳銷“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