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面對矛盾的信息你如何選擇 |
作者:楊謙 文章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數(shù) 533 更新時間:2009/8/19 19:45:16 文章錄入:ypl |
|
關于直銷方面的信息,由于有了網(wǎng)絡,也就有了海量。而面對海量的信息,最麻煩的不是量,而是信息之間的矛盾。其實,這也絕非直銷所獨有。記得不久前看過一個電視節(jié)目,還是李湘同志主持的,討論健康。節(jié)目中請來一個所謂的臺灣博士,好像叫林光常,和我們大陸知名的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PK。這位博士宣傳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觀點,其中有牛奶不能喝,雞蛋不能吃,香蕉皮營養(yǎng)最好等等。其語言之激烈,很不像宣傳健康理論的,倒像是恐嚇聽眾的。據(jù)說他還出了一本書,很暢銷,儼然被很多人奉為健康圣經(jīng)??勺罱谂_灣,這位林博士遭到了起訴。有他的粉絲告他用他的理論來實踐,導致病情惡化。而且,還爆出所謂的博士頭銜可能也有假。當然,也據(jù)說林博士的所有宣傳其實都與他自己的商業(yè)活動有關。幸虧在我看的那一期節(jié)目中,李湘同志比較客觀,并沒有對林博士的忽悠火上澆油,給予廉價的贊美。否則,會有更多的人糊里糊涂就接受了極不負責的所謂專家理論。 想到很多人在直銷問題上的態(tài)度,真有如林博士的粉絲一樣,受到誤導還渾然不知。更有甚者,在對待直銷的判別上,寧愿聽信傳言,或者網(wǎng)絡上的隨意寫作,或者隨便一個什么頭銜的所謂專家的話,卻就是不相信政府的信息,不相信法律,不相信與自己想象不一樣的勸告,這真的很可悲。 例如,國家有明確的法律,《直銷管理條例》和《禁止傳銷條例》,已經(jīng)把直銷和傳銷定義得很清楚。但是,就是有人混淆視聽,非說國家沒有立法,所以他們的傳銷行為既不合法也不違法,慫恿不明真相的人與國家法律對抗;明明政府打擊傳銷的政策和態(tài)度非常明確,但就是有人利用地方部門的一些懈怠情況編造說政府不管,而且是明著打擊,暗里扶持;明明外資公司在中國一直力求符合中國法律,卻偏偏有人造謠說外資公司與中國政府打官司,利用老百姓樸素的民族感情替非法傳銷張目,把非法傳銷塑造成抵御外資的天使。盡管所有這一切似是而非的信息,沒有一個是從正式渠道傳出來的,可就是有那么多人相信,甚者有那么多人癡迷,認定自己所從事的非法傳銷是具有前途的所謂事業(yè)。其結果是被別人利用,做了自己不該做的事情。 在今天我們這個信息時代,甄別信息已經(jīng)成為一個最基本的生存技術。人幾乎天天要碰到選擇,選擇的依據(jù)就是各種各樣的信息。過去,在信息量不大的情況下,我們習慣于看周邊的情況來甄別,例如看父母,看同學,或者看能夠接觸到的媒體,從他們那里學會甄別真假。現(xiàn)在,可以接觸到的媒體太多了,因為媒體的信息和過去不一樣了,什么樣的說法都有了,反而讓我們不知所措。于是,甄別信息的方式變得多樣化了。有人依然依據(jù)傳統(tǒng)的方法,例如聽周邊的,而不看公開的;有人把某些出版單位奉為神明;更有人只相信有煽動性的,而不相信客觀的;還有人只相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等等。其實,這些甄別信息的手段都暗藏了一個風險,那就是忽略了客觀事實。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對政府的法律和打擊傳銷的態(tài)度,很多人卻不相信,導致非法傳銷在不明真相的人群中不斷蔓延。 我想特別告訴關注直銷、傳銷信息的人,在這個信息紛亂的環(huán)境下,甄別信息的真?zhèn)螌ψ约悍浅V匾?,對自己的一生負責的人,就應該認真甄別各種信息。甄別的方法是: 第一,當有人向你介紹所謂的事業(yè)的時候,你一定要問清楚這個事業(yè)是干什么的。如果有人和你談直銷、傳銷、連鎖、網(wǎng)絡銷售、人際銷售等等的名詞時,通常你已經(jīng)開始接觸傳銷了,請你去商務部的網(wǎng)站去了解國家的法律。 第二,當有人告訴你有一個事業(yè)既不合法也不違法的時候,你也可能已經(jīng)接觸到傳銷了,而那肯定是違法的。只不過他會說只有條例,沒有法。這是你可以告訴他,這就是法律。他在和你玩文字游戲。 第三,當有人和你談什么WTO與直銷的關系,通常你可以明確地知道,你已經(jīng)在被人忽悠了。在WTO談判中,直銷是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問題了,絕不會像他們所宣傳的那樣重要。而且,沒有任何一個外資企業(yè)曾經(jīng)因為直銷和中國政府打過什么官司。 第四,當你拿到一本出版社出版的所謂直銷書籍的時候,你一定要注意。目前出版社是商業(yè)機構,不是政府部門,他的出版物只是作者的觀點而已,沒有任何政策意義。況且,寫直銷的書能夠讓作者很快有些收入,因此有些作者不是在研究直銷,而是在研究從事直銷的人喜歡聽什么,就寫什么,那些文字對于證明你所從事的事業(yè)毫無意義。 第五,當你在某個所謂的課堂(這個課堂可能在居民住宅內(nèi),也可能在某個神秘的地方,充滿神秘色彩)上聽到什么信息、理論等,卻從來沒見過什么真正的教材,只有口傳或者手寫記錄的東西,而且你身邊的人看起來都癡迷其中,你大可以不用相信。氣氛會影響你的甄別,但你一定要記住,靠躲避社會傳播的信息只能使你離社會愈來愈遠。 第六,當你確實無法判斷信息的真?zhèn)蔚臅r候,你只需要記住一條,不要輕易下判斷。因為一旦下了判斷,你就已經(jīng)先入為主,無法再去甄別信息了。這時你需要做的是擴大你搜集信息的范圍,特別是多去看公開的渠道和正式的渠道的信息。要知道,耳聽為虛,而眼見也可能為虛。 不輕信,不盲從,不快速下判斷,不自以為聰明,不把自己限定在一個狹小的信息范圍內(nèi)。這就是面對矛盾信息應該采取的態(tài)度。 文章來源:轉載楊謙博客http://blog.sina.com.cn/bil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