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偽慈善組織傳銷斂財33億元 注冊用戶近6萬人 |
作者: 文章來源:央視 點擊數 78 更新時間:2024/5/24 15:53:45 文章錄入:葉飄零 |
|
5月15日是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多年來,全國公安經偵部門始終堅持依法嚴打方針,針對常見多發、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經濟犯罪活動,部署開展專項打擊、集中整治,堅決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有力捍衛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隨著時代與技術發展,新型經濟犯罪呈現出網絡化、虛擬化、新型化、跨境化特點,作案手法日趨隱蔽、不斷翻新,防范難度明顯提升,打擊新型經濟犯罪刻不容緩。 取不出的投資款 2022年3月,重慶的丁女士做生意認識了一個叫楊先生的男子。楊先生經常在朋友圈里發一些公益活動的照片,丁女士很感興趣,詢問楊先生自己能否同樣參與其中。楊先生便向丁女士發出了邀請,稱不用出錢,只需要組建一個小團隊,確定好幫扶對象,就可以直接申請公益款。 楊先生給丁女士轉了2萬元善款,幫助丁女士和她的團隊成功開展公益活動。在此之后,丁女士也加入了“善德馨”協會。每次組織公益活動,楊先生都會如約把所需善款轉過來,這讓丁女士對他愈發信任。 2022年5月,楊先生告訴丁女士,“善德馨”協會是通過投資理財獲利的,每次的善款就是從利潤里撥出來的一小部分,如果丁女士感興趣,也可以和協會一起投資獲利。隨后,楊先生向丁女士介紹了一款由“善德馨”推出的投資理財應用程序。 第一次,丁女士嘗試性地投入了1000多元人民幣,短短十五天就有近100元收益。第二次,丁女士選擇加投10萬元,短短一個月收益近1萬元。 為了獲取更大的收益,丁女士一邊不斷增加投入,總額高達300多萬元,一邊鼓勵親戚朋友也一起來投資。然而,直到投進去的錢款全都取不出來,丁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慈善背后,實為傳銷 2022年9月,同在重慶市的張先生接到了來自表姐的一通電話。表姐向他介紹了一個名叫“善德馨”的協會,稱可以在做慈善的同時賺到錢。 張先生懷疑其中可能涉及傳銷詐騙,勸表姐不要做,但表姐一再向他推薦,還給其他家人也打了電話。不得已,張先生只能選擇報警。 重慶市榮昌區公安局的民警接到報案后立即對“善德馨”協會展開調查。經查,該協會沒有經過登記備案,屬于非法社會組織。它自稱由一家總部位于新加坡的公司成立,并推出一款投資理財應用程序,其中涉及到的理財項目看起來都是尖端科技項目,聲稱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高收益。 投資理財的同時,使用這款應用程序還可以通過“拉人頭”的方式獲利。警方發現,“善德馨”協會推出的投資理財應用程序中具備三層及以上的層級關系。每一個投資者都可以發展下線組成自己的團隊,團隊的人數越多、層級越多、充值的金額越高,團隊長的獲利就越高。 警方認為,上述行為已涉嫌構成組織領導傳銷犯罪。2022年9月20日,重慶市榮昌警方對“善德馨”協會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進行立案偵查。 害人害己的偽慈善 警方對投資理財應用程序收款的銀行賬戶進行了資金查控,分析出了曹某、陶某、邱某數個可疑的個人賬戶。 2022年10月26日,重慶市榮昌區公安局決定對曹某、陶某等人實施抓捕。 曹某2021年在一個公益活動的群里認識了自己的上線楊軍。一開始,楊軍轉給曹某慈善款做慈善活動。隨后,楊軍開始向曹某宣傳“善德馨”協會所謂的雄厚實力背景與良好企業形象。曹某對此深信不疑,并在進入協會后按照楊軍的指示召集更多人加入,她的好朋友陶某和邱某就是最先發展的下線。 2022年5月18日,曹某、陶某等人通過楊軍得知“善德馨”協會推出了一款理財應用程序。曹某、陶某等人開始陸續投資,初期都獲得了很高的收益,越投越多之后,這些投資和收益卻從來沒有取出過。 “善德馨”協會前期通過慈善公益活動吸引愛心人士,同時在大眾面前樹立富有愛心的企業形象。再通過介紹善款來源,讓大眾相信協會雄厚的資金背景和投資理財的能力。最后通過“讓好人有好報”的話術,讓更多人參與到投資理財中。 案件涉及到二十多個省份,重慶榮昌警方向公安部經偵局提起全國性的集群戰役。通過對“善德馨”協會投資平臺后臺數據的梳理,警方發現注冊用戶已經達到59000多人,充值金額高達33億元人民幣。 在公安機關調查的同時,民政部門也對“善德馨”這一非法組織進行處理。2022年9月,民政部將“善德馨”協會列入2022年第二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并向社會公開發布。 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偵辦中。涉案人員楊軍的真實身份,警方仍在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