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虛構“中國智造2025”等項目 10萬余人被騙 |
作者:趙利新 文章來源:新京報訊 點擊數 180 更新時間:2023/12/29 0:10:22 文章錄入:葉飄零 |
|
12月26日,公安部公布四起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違法犯罪案件。今年以來,公安部共破獲該類型案件260余起,打掉犯罪團伙180余個,涉案金額15億元。 吉林磐石“十四五數字經濟”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2023年10月,吉林省吉林市公安機關成功打掉一個從事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涉案金額267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董某某伙同長期參與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項目的劉某某等人密謀,編造“十四五數字經濟+養老”虛假投資項目,以“低投入高回報”為誘餌實施詐騙。董某某負責印刷虛假的《十四五數字經濟+養老項目合作書》,在淘寶網上注冊網店并以29.9元價格銷售,劉某某負責建立微信群組發展下線,管理參與人員,并轉發網店網址兜售該項目合作書,鼓吹只要購買一份即可獲得國家發放的110萬元補助。截至案發,被騙參與人員11萬余名。 福建漳州“盛世中華”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2023年4月,福建省漳州市公安機關破獲一起特大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78名,涉案金額2億元。經查,2017年9月以來,以邢某某為首的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團伙捏造所謂“國家予以大力支持”的“圓夢鏈激活”“匯鑫三農”“圓夢中華”“數字貨幣”“盛世中華”等虛假項目,招攬郭某某、顏某某等人為代理人,通過組建微信群、QQ群層層發展會員,引入傳銷手段宣傳“洗腦”,聲稱發展會員每單抽成20%、只要參與項目就能獲得巨額回報,蠱惑群眾投資。截至案發,被騙參與人員1萬余名,涉及全國29個省區市。 河北保定“中國智造2025”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2023年4月,河北省保定市公安機關打掉一個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團伙,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27名,涉案金額1.3億元。經查,張某某、劉某某等人組成的犯罪團伙,虛構“中國智造2025”等“國家級”項目,以該項目上市可獲得數倍分紅為誘餌,通過網絡聊天群組發展下線,利用網絡會議授課進行“洗腦”,承諾發展一個下級會員返利25%,從而誘騙群眾投資。截至案發,被騙參與人員10萬余名,涉及全國30個省區市。 河南周口“中華國際慈善基金會”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2023年6月,河南省周口市公安機關破獲一起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1名,涉案金額500余萬元。經查,以馮某為首的詐騙團伙虛構“中華國際慈善基金會”,利用網絡聊天工具建立群組發展會員,宣稱該“基金會”已籌集資金300億元,每人繳納120元即可成為會員,項目落地后領取30萬至50萬元的扶貧款。截至案發,被騙參與人員3.6萬余名,涉及全國25個省區市。 據了解,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違法犯罪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詐騙團伙通常打著國家、民族旗號,通過偽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編造國家相關政策等手段,虛構“民族資產解凍”“養老幫扶”“精準扶貧”等投資項目,誘騙受害人繳納“項目啟動資金”“會員報名費”投資入股,以此非法募集并騙取錢財。 據公安部介紹,此類違法犯罪的套路出現一些新情況新特點,比如當前,詐騙團伙大多轉移至境外,開發專門的APP推廣虛假投資項目,通過網絡群組尋找代理人、發展下線,利用網絡會議培訓“洗腦”,謊稱只需幾十元就能獲得高額回報,誘騙受害人在網上簽訂協議、購買商品參與投資;此外,詐騙團伙還經常鼓動受害人到指定地點參加所謂“資產解凍大會”,獲取所謂項目投資回報,使此類騙局更具煽動性、迷惑性,裹挾更多受害人被騙入局,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損害政府公信力,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危害社會治安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