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市值掉隊的白云山:貼牌產品虛假宣傳、涉嫌傳銷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中訪網財經 點擊數 253 更新時間:2022/7/11 16:08:34 文章錄入:yalun |
|
左手王老吉,右手“金戈”。 與云南白藥、片仔癀并稱中藥快消領域“三劍客”的白云山,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90億元,同比增長11.9%,遠超同期營收為363.74億元的云南白藥和80.22億元的片仔癀。 但其市值與早已步入“千億俱樂部”的云南白藥和片仔癀相比,不免有些相形見絀。左手王老吉,右手“金戈”的白云山,為何市值打不過云南白藥和片仔癀?事實上,作為中藥企業的代表,白云山近年來風波不斷。先是“現金奶牛”王老吉業績表現不佳,后是旗下貼牌產品引發虛假宣傳、涉嫌傳銷的爭議。在其毛利率逐年下滑、市值掉隊的背景下,左手王老吉,右手“金戈”的白云山,前景幾何? 貼牌產品涉傳銷?爭議不斷 近日,據《時代周報》報道,白云山下屬控股子公司-潘高壽藥業,一款名叫“潘高壽透骨草膏”的產品,涉嫌多層級代理。 據了解,“潘高壽透骨草膏”系白云山子公司-潘高壽藥業的產品,備案日期為2022年3月26日,備案人為廣州白云山潘高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據相關代理人稱,此產品只能從代理商手中購買,購物軟件上均無該產品的銷售鏈接。代理分為銀卡、金卡、店主等層級,成為代理后可進一步發展其他代理。 而此種模式引發了市場質疑,多層級代理的模式使人浮想聯翩。對此,潘高壽藥業方面表示,“潘高壽透骨草膏”正在市場前端正在做“試用與招商”的工作,目前屬于招商階段,產品還未全面投放市場。 無獨有偶,潘高壽藥業旗下的另一款產品:“益生菌駱駝奶蛋白粉”,于近日被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檢出質量問題。 4月15日,根據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22年第9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顯示,本期檢出1批次潘高壽益生菌駱駝奶蛋白粉固體飲料不合格。 抽檢信息顯示,不合格產品涉及到第三方企業,名稱為廣州白云山潘高壽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官網介紹稱,該公司始建于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是國務院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號”。現為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屬下的核心企業之一,是以生產止咳化痰中成藥著稱的現代化高新技術企業。 對此,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已作出要求,相關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該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并分析原因進行整改;要求其經營單位對不合格食品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并依法予以查處。 白云山維一精油爆火背后,被指虛假營銷 近日,據《知識經濟》報道,白云山旗下子公司-廣州白云山維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維一精油,涉嫌虛假宣傳與多級代理。 據相關人員表示,白云山維一精油代理制度共有八個層級。分別包括:VIP(含三個等級)、普通經銷商、縣級經銷商、市級經銷商、省級經銷商、金牌經銷商共8個層級。其中,通過拉新人加盟代理,當業績金額達到一定份額時,可以層層晉升,對此被質疑這一制度涉嫌傳銷。 事實上,白云山維一精油卻并不是由白云山藥業生產。通過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平臺查詢,其產品是由廣州賽美化妝品有限公司、寶爵生物科技(廣州)有限公司2家化妝品企業代工生產。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家生產商曾因手續不全被行政處罰。2017年6月9日,廣州賽美化妝品有限公司,因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和環境設施保護竣工驗收手續,被白云區環境保護局責令停止化妝品制造項目生產,并予以罰款4萬元。 “怕上火,喝王老吉”,涼茶逐漸涼涼 據公開資料顯示,王老吉母公司,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現有的業務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大健康、大南藥、大商業以及大醫療。其主要營收來源,依托于“王老吉涼茶”的大健康板塊和以廣州醫藥為主的大商業板塊。作為其公司的“現金奶牛”-王老吉,卻一直紛爭不斷。在一場曠日持久的商標糾紛案之后,結局似乎是兩敗俱傷。 你有多久沒喝涼茶了?從“天熱了,買杯涼茶!”到“天熱了,點杯奶茶。”涼茶時代走向衰退已是不爭的事實。 涼茶的主要成分是中草藥,經過煎熬后制作成涼茶。受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兩廣地區由于常年氣溫較高,本地人十分熱衷于喝涼茶,尤其酷暑炎熱的季節,涼茶可達到清熱去火、消暑的功效。在飲品市場的品牌還未如此多元化的時代,在2009-2012年間,涼茶品類保持了16%-18%的高速增長。但如今,在整個飲品市場,奶茶、咖啡、汽水等多樣化的飲品使得消費者的選擇性變得更加豐富,涼茶行業的生存空間一再遭遇擠壓。 此背景下,兩大寡頭加多寶和王老吉的商標紛爭拉開序幕。2014年5月,廣藥集團就向廣東高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判令廣東加多寶賠償自2010年5月2日始至2012年5月19日止因侵犯廣藥集團“王老吉”注冊商標造成廣藥集團經濟損失10億元。 雖然糾紛的背后,以王老吉的勝訴告終。但兩者長時間的內耗,也正好是中國飲品市場巨變之時。在其商標權益糾紛不斷的時期內,各大飲品品牌趁此飛速發展,搶占市場份額,使得其錯失了國內茶飲行業增長期。據資料顯示,王老吉的銷售額已從2019年的102.96億元下滑至2021年的97.28億元,同期凈利潤從13.8億元下滑至12.88億元,降幅近7%。 在當下,我國涼茶行業已經邁入了緩慢發展的成熟期,市場競爭格局也基本穩定。但未來,隨著重點地區滲透率不斷飽和、各飲品替代品牌飛速發展,預計涼茶市場規模將繼續維持低速擴張狀態。 左手王老吉,右手“金戈” 左手王老吉,右手“金戈”。在王老吉的走勢難言樂觀的情況下,其另一明星產品“偉哥”枸櫞酸西地那非的仿制藥“金戈”,也是飽受關注。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21年ED類藥物登上榜首的是白云山的國產偉哥“金戈”,市場份額為2.06%,排名第一。 但在金戈爆火的背后,卻引發了利益糾紛。資料顯示,金戈是白云山與藥物研究人員劉玉輝共同研發的,兩者合資創辦了廣州白云山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根據天眼查APP顯示,廣州白云山占股51%,剩余的股份由劉玉輝通過北京康業元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持有。 據年報顯示,2021年,金戈實現營業收入9.88億元,同比增長18.73%,其銷售量達9849萬片,與2014年相比,增長了3372倍,穩坐國內抗ED藥物第一的位置。然而,在金戈爆火后,因利益分配存在問題,康業元指控白云山董事長李楚源拒絕公司合理分紅,甚至還涉嫌公司財務造假,白云山也反告康業元侵犯其名譽權。兩者糾紛不斷,至今仍未達成共識。 毛利率逐年下滑、研發費用不足同行一半 作為中藥企業的代表,盡管白云山2021年實現了690.14億元的營收,但其毛利率水平卻逐年下滑,資料顯示,其毛利率已經從2017年的37.66%下降至2021年的19.17%,在行業內屬于墊底的存在。 與此同時,白云山的中藥業務也占比不高,真正撐起白云山利潤的是,金戈與王老吉所在的大南藥板塊和大健康板塊,從歷年的營收表現來看,這二者之外,白云山還尚未找到公司業績的第二增長點。報告期內,大健康業務實現營收108.51億元,毛利率高達47.34%;而大南藥業務實現營收107.89億元,同比增長5.78%,毛利率達44.07%,盈利能力僅次于大健康業務。 在市值掉隊的背后,白云山的研發費用也遠不及同行。2021年,白云山研發費用為8.75億元,占整體營收比例僅為1.27%。而同行業其他中藥企業,比如東阿阿膠、華潤三九的研發費用率都幾乎是白云山的2倍。在同行紛紛投身藥品研發創新的情況下,白云山的研發投入較少或不利于提升自身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