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眾愛聯盟”打著慈善開展傳銷活動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互聯網 點擊數 311 更新時間:2020/6/10 16:25:16 文章錄入:yalun |
|
“投資51000元后成為眾愛聯盟會員,不僅能獲得愛心證書和名人字畫,還能快速回本,拿到150萬到450萬高額回報。”實際上,這是以慈善為幌子,進行詐騙的傳銷活動。 “眾愛聯盟”打著助殘的名義大肆開展傳銷活動 近年來,不法分子變換傳銷犯罪手法,利用“金融互助”、“愛心慈善”等各種名目,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嚴重擾亂經濟社會秩序。 5月27日,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外披露了一起以慈善為幌子,開展傳銷活動的判決書。居住于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的張某生和其妻子王某平,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值得一提的是,張某生是一名傳銷慣犯,早年在合肥從事傳銷活動,被判了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 2014年底,張某生刑滿釋放后,在2016年年初經朋友廖某宇介紹認識陜西老板李某旗。李某旗隨后介紹張某生夫婦二人到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投資5.1萬元加入眾愛聯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愛聯盟”),后改為眾愛宏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愛宏偉”),并逐漸晉升為紅心3和紅心2級別。 張某生在該傳銷組織中主動發展下線,有多個盤口并可操控讓自己始終不被彈出局,不斷獲取返利。還在傳銷組織中進行培訓上課、接受“入會費”、管理會員等工作;王某平從事接待新人、給新人做思想工作、安排會員住宿聽課、介紹傳銷返利規則、接受“入會費”等管理工作。并積極發展下線。 實際上,“眾愛聯盟”傳銷組織無產品、不提供任何勞務,以慈善為借口,宣傳只要每人繳納5.1萬元,便可以快速回本,還可以拿到150萬元至450萬元不等的高額回報。 為了讓新人了解公司運營的模式,公司安排專門人員上課,上課后還安排專門的考試,考試通過才能投資“眾愛聯盟”。投資后,“眾愛聯盟”給每個新會員發放一本愛心證書和一副名人字畫。 “眾愛聯盟”打著助殘的名義大肆開展傳銷活動 該傳銷組織以“拉人頭”的方式直接或間接發展下線作為返利依據。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互助、紅心兩層六個級別,自下而上分別為互助層、互助1、互助2、紅心1級、紅心2級、紅心3級,級別越高返利越多。 該組織每加入一個新人,需向紅心1級別人員繳納5.1萬元“入會費”,并于24小時內將5.1萬元全部分配。其中介紹人分得7800元,互助1人員分得5000元,互助2人員分得4000元,紅心1級別人員分得8000元,紅心2級別人員分得10000元,紅心3級別人員分得14000元,剩余2200元作為愛心基金,交公司用于慈善。 2017年6月23日至2019年1月2日期間,李某燦、王某等數十人先后報警稱“眾愛宏偉”以民間自愿互助理財名義騙取他人加入該傳銷組織。張某生和王某平從2016年6月份起,通過電話邀約讓他們去河北省廊坊市燕郊鎮天洋城、西安市未央區中港國際大廈,以慈善名義,謊稱公司有營業執照合法,承諾快速回本5.1萬元、可拿到150萬到450萬高額回報,至其血本無歸,涉嫌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2019年1月8日,無為市公安局決定對張某生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立案偵查。截止案發,張某生共引誘王某等76名下線參加該組織,收取傳銷資金數額累計384萬余元。 原判認為:上述兩名被告人的行為已構成組織、領導促銷活動罪,情節嚴重,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分別判處7年6個月和5年10個月,并各處罰金100萬元和50萬元。 宣判后,上述兩名被告人不服該判決,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后認為,原判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