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傳銷打著“國家扶持”、“有政府背景”等旗號 |
作者:admin 文章來源:大眾網 點擊數 392 更新時間:2015/3/2 2:46:03 文章錄入:admin |
|
大眾網濟南11月25日訊(記者 李兆輝)25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工商局、山東省公安廳聯合通報山東打擊傳銷工作的相關情況。大眾網記者了解到,隨著打擊整治傳銷力度不斷加大,山東公安、工商機關接連破獲了多起傳銷大要案件。但傳銷形式也在改頭換面,從傳物、傳人,一路發展到傳概念、傳工程,并借助網絡平臺快速蔓延。 山東省工商局副局長向維凱介紹,目前傳銷的方式大概分兩類:一類是傳統拉人頭傳銷。在群眾關注美容、養生時,傳銷組織往往借助銷售保健品、化妝品來編造傳銷騙局;當群眾關注投資理財時,他們又打著“國家扶持”、“有政府背景”等旗號,鼓吹新城建設、房產開發、市政配套建設、綠化、地鐵投資等噱頭,巧立名目,以高額回報誘騙群眾參與傳銷。這類拉人頭傳銷的典型運作模式為:要求參加者以購買產品(份額)的方式繳納一定數額的入門費后取得加盟資格,而后通過發展下線人員組成層級網絡,并依據下線人員數量、業績等獲利。這類傳銷往往無實際產品,僅是編造一個所謂的高額回報的項目、工程等概念,大玩金錢游戲,誘騙群眾上鉤。 另一類就是網絡傳銷。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傳銷不法分子將傳統傳銷手段改頭換面,借助虛擬網絡繼續編造傳銷騙局,使傳銷不再受時空的限制,也使謊言更加逼真。這類傳銷擴張迅速,危害更大,具體表現為:“點擊廣告返利”“消費返利”“網絡游戲”“網絡直銷”“電子商務”“電子幣”“境外原始股投資”等形式。其運作模式與傳統傳銷并無二致,所謂的靜態收益、動態收益、直推獎、對碰獎、見點獎等,也仍是傳統傳銷的那套陳詞濫調,還是要發展下線人員并從中牟利。 山東省公安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兆玉介紹,如今傳銷活動較以往有很大不同。過去,傳銷大多以推銷實物商品為幌子,如今,傳銷組織精心包裝,打著國家政策支持、政府扶持的旗號,有的甚至偽造中央紅頭文件,謊借領導講話來蠱惑群眾,傳的是虛擬的概念,像所謂的“1040工程”“資本運作”“自愿連鎖經營、連鎖銷售”“商會商務經濟”“慈善”“互助養老”“宗教”等,更具欺騙性。而且較以往通過買幾百元的保健品、化妝品,拉親朋好友逐個加入的傳統傳銷而言,現今的傳銷“入門費”動輒幾千上萬元,同時借助虛擬網絡無地域限制等特點,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發展成百上千人,人員規模及涉案資金較大。 此外騙人手段也在轉變,更具蒙蔽性。除了以往的用粗暴、脅迫、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對待被騙群眾外,現在傳銷組織多是采取家庭式溫情化管理,將人騙到異地后,先是派專人陪著觀光游玩,生活上極盡熱情照顧,用溫情打動你,待你有認同感后再通過炫富等手段造夢洗腦,一步步將人引入傳銷陷阱;管理上,改變以往的集中居住為分散的單元居住,傳銷頭目多是異地操縱指揮;利用現代通訊工具聯系和控制,傳銷組織統一購買團體手機號配備給個人,利用QQ、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傳播授課。以往傳銷更多是發展下崗待業人員、外出務工人員,現在的傳銷則將誘騙對象進一步瞄準了“高層次、高學歷、高收入”的三高人群,離退休干部、教師、私企老板、企業白領、少數民族群眾、大學生被騙傳銷屢見不鮮。 鑒于當前傳銷組織精心編造各種謊言騙局,誘騙群眾參與傳銷。為避免廣大群眾上當受騙,山東省公安廳、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特發出警示。 一、警惕傳銷組織以政府支持、項目投資為名,打著“資本運作”“1040工程”“連鎖經營”“西部大開發”“商會商務運作”“新城投資”“市政建設”等旗號,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要求申購份額取得資格,發展下線牟利的拉人頭式傳銷。 二、警惕傳銷組織借助虛擬網絡,以“電子商務”“電子幣”“原始股投資”“基金發售”“網絡資本運作”“點擊廣告返利”“消費返利”“網絡加盟”“網絡培訓”“網絡直銷”“網絡游戲”為幌子,以快速致富為誘餌,通過網銀繳納入門費、網上注冊會員或代理商,發展下線,從事傳銷。 三、警惕傳銷組織披著“公益慈善”“愛心互助”“消費養老”“免費旅游”等華麗外衣,用名目繁多的層級獎勵誘騙群眾參與傳銷。 四、大中專院校學生在擇業、就業、訪友游玩時,警惕借招聘、實習、創業、交友、旅游等名目,以高薪致富為誘餌,繳納加盟費,以發展親友為事業基礎的傳銷陷阱。 一旦發現傳銷活動,或者已成為傳銷受害者,請及時向當地公安、工商機關舉報。公安機關電話110,工商機關舉報電話12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