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警惕大中專畢業生就職時陷入傳銷陷阱 |
作者:董永根 文章來源:臺州晚報 點擊數 4721 更新時間:2012/8/21 16:52:01 文章錄入:admin |
|
大、中專畢業生以每年幾百萬的數量在遞增,而就業的客觀環境卻不容樂觀,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上不去,就業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社會、學校和廣大學生。一些大、中專畢業生為了擺脫來自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急于尋找工作,而他們往往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而誤入各種陷阱。最近我市公安機關查獲的多起傳銷案件中就有不少是大、中專畢業生。
相關案例:
近日,一群眾報警,稱其兒子小吳(化名)前往湖北襄樊市與網友見面時,途中被該女子的“表哥”接走,并被限制人身自由。
小吳或許被傳銷組織控制了!為核實情況,派出所打電話給小吳,讓懂方言的民警與小吳交流。當被問到是否被傳銷組織控制時,小吳沒有解釋,只是“嗯嗯”幾聲。這更加堅定了警方的判斷。
隨后,我市警方在襄樊市警方的協作下成功搗毀這一傳銷窩點,包括小吳在內的全國50多位被控制者得以解救。
頻陷“傳銷陷阱”的原因:
1.缺乏社會經驗、就業壓力大是重要原因。
巨大的就業壓力困擾著眾多大、中專畢業生。在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下,只要就業“機會”一顯現,多數大、中專畢業生都急著去嘗試。于是,眾多的傳銷組織紛紛打著找工作、做生意的旗號,采取“高薪引誘”、“跨省招聘”、“共同創業”、“親友介紹”等方式,編造謊言誘騙大、中專畢業生加入傳銷組織,進而讓他們發展“下線”謀取暴利。
2.好高騖遠的心態,使被“洗腦”的大學生執迷不悟。
一些大、中專學生在求職時不愿進入收入低又苦又累的行業,一心想尋找工資高又舒服的工作,此時一些不法分子就抓住他們這種心態對他們進行“洗腦”,使得他們深陷傳銷組織而不能自拔。
3.法律意識淡薄、防范意識差。
剛出校門的畢業生由于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對一些網上的招工信息缺乏辨別的能力,特別是對以前的同學、朋友更是缺少防范意識,而眾多的傳銷組織正是利用了他們的這些弱點,紛紛打著找工作、做生意的旗號,以校友、朋友的身份誘騙大中專畢業生進入傳銷組織,發展“下線”謀取暴利,很多畢業生都是被朋友、同學以找工作為名騙來的。有的畢業生直至被抓,還認為他的行為是“直銷”而非“傳銷”,可見其法律意識十分淡薄。
防范建議:
大、中專畢業生應不斷提高法律意識和防范能力,拒絕誘惑,防止落入傳銷陷阱。如果不慎進入傳銷組織,要在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的同時,想辦法尋找機會報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