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逃得出傳銷魔窟,擺不脫無盡心魔 |
作者:姜鵬 文章來源:晨報特派 點擊數 189 更新時間:2012/5/25 10:14:15 文章錄入:admin |
|
從今年3月起,晨報記者輾轉廣西來賓、南寧,湖北武漢,河南鄭州等地,跟蹤采訪報道了武漢博士臥底傳銷組織解救女大學生,及解救之后這些人的生活境遇。
晨報曾連續報道,今年3月,武漢博士李強臥底廣西來賓市一傳銷組織,親歷傳銷人員騙局招數,與傳銷人員斗智斗勇,成功脫離傳銷組織并解救回女大學生張蘭。幡然醒悟后的張蘭隨后解救了大學生文華,文華又接力解救王靜,甚至促使傳銷組織的上線——某重點大學研究生王鋼毅然退出。
兩個多月過去了,就當張蘭等人憧憬新生活的時候,卻發現傳銷的夢魘時至今日仍然無法揮去。
民間組織反傳銷聯盟負責人葉向晨報記者介紹,據該組織跟蹤統計,成功擺脫傳銷組織者約有3成返回行業內,大多數人因為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而生活窘迫,對未來缺乏信心。
脫離傳銷,新工作不好找
剛剛脫離傳銷組織時,張蘭、王靜都顯得雄心萬丈,憧憬著未來美好的生活。然而,兩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張蘭、王靜以及王鋼的生活卻絲毫沒有起色,甚至動過返回的念頭。
張蘭說,傳銷組織是一個封閉的圈子,時間一久,身處其中的人就對外界事物疏遠了。她當時帶著文華從廣西來賓乘火車走出武昌火車站時,看著喧囂的都市、洶涌的人流,心生一種不知所措的錯覺。
晨報記者在武漢采訪期間,張蘭一般不外出,習慣性躲在出租屋里睡覺。張蘭說,只有在這種昏昏沉沉的情況下,才能讓自己不去想傳銷的事情。
張蘭告訴晨報記者,在別人眼中自己是嘻嘻哈哈的樣子,其實自己特別害怕孤獨,晚上經常會夢到來賓的黑屋子,在驚悚中嚇醒,埋頭痛哭。
為了能盡快還債,張蘭也在武漢找過工作,但一直無果,期間還被一家中介公司欺騙,在指定醫院花費300多元做完全套體檢后被通知“待崗”,最后才發現這是常有的騙局。
幾天前,在武漢博士李強的推薦下,張蘭前往一家傳媒機構實習,雖然張蘭的表現還不錯,但能否留下來,還是個不確定的結果。
孤獨生活,不想被知道過去
張蘭解救的女大學生文華順利參加了武漢一所知名理工高校的碩士研究生復試,她決定乘著讀碩士前的幾個月,先找份臨時工作,彌補下做傳銷的損失,之前她參加傳銷時投入了3800元。
而被接力解救的女大學生王靜則登上了南下的列車,去了深圳,本科學歷讓她進入到一家企業從事文職工作,月收入大約3000多元。和同事相比,王靜比較省,但每月也只能存下1000多元錢,對于傳銷時欠下的數萬元“高起點”債務,王靜有些慌亂,也有些迷茫。
張蘭告訴記者,她聯系過王靜,發現王靜在深圳非常孤獨,不敢與家里、同學聯系,害怕別人知道自己參加傳銷后“被嘲笑”。
位于北京的反傳銷聯盟負責人葉寧對晨報記者說,張蘭她們從傳銷窩里逃離出來后,陰影依然存在,她們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如何面對各自的家庭,重新適應社會,這依然是個繞不開的難題,因為參加傳銷后所遺留的陣痛還存在。
[傳銷之后的正途很難走]
面對一無所知的父母
耗盡家中積蓄,無法對家人戳破謊言
逃離傳銷組織后,張蘭在武漢停留了2周,隨后決定回家一次。
張蘭的老家婁河村,位于河南鄭州市郊,悠長而狹窄的村道是張蘭再熟悉不過的歸家路,可距家越近,張蘭的雙腿就顯得愈加沉重。捎給父親的兩瓶酒和母親的衣服讓兩位老人喜上眉梢。老人并不知道,張蘭所編造的上班、入股都只是掩飾自己在從事傳銷的謊言。
從去年7月大學畢業后,這是張蘭第一次回家,就連年初的春節張蘭也沒回去,而是騙家里人說自己所在的柳州鋼鐵公司要求新員工加班。此前,張蘭正是打著“鋼鐵公司員工入股”的幌子從家中騙取了7萬多元,從而實現了傳銷行業內的所謂“高起點”。
在婁河村,張蘭家的房子顯得很不起眼,院墻很矮,看上去多年未再修繕。父親開出租車,母親擺水果攤撫養張蘭和弟弟兩人,而自己為能高起點從事傳銷而從家里騙來的7萬多元,幾乎就是家中所有的積蓄。
張蘭說,自己不敢告訴父母真相,特別害怕看到父母失望、傷心的樣子。回家的那晚,通常都熬到凌晨才回家的父親破天荒早早回家,開了一瓶白酒,美滋滋地品嘗起來,母親則燒了一桌子飯菜。張蘭一次次鼓起勇氣想告訴父母“女兒不孝,騙了你們的錢去做傳銷”,但每次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只能繼續搪塞父母的一連串的疑問。
幾乎和張蘭的情況如出一轍,文華、王靜也抱著懺悔的心情回家,最終卻都未能打破謊言,只能默默選擇獨自承擔。
貧窮家庭出來的研究生
想要改變命運,卻帶來更沉重的債務
在傳銷行業中,沒有全身而退的勝利者。張蘭的上線正是同村唯一的研究生王鋼。在婁河村,王鋼的名字家喻戶曉,一度是村子里最為響亮的名字,而他家也最好辨認:全村唯一的土磚房。
晨報記者踏訪王鋼的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低矮的土磚房顯得殘破不堪,搖搖欲墜。村里人介紹說,王鋼的父母常年生病,但他學習刻苦也非常懂事。高中那年,王鋼的父親身患重病卻不忍心花費孩子的學費,最后抱病去世。從此,王鋼便立志將來頂天立地,賺錢贍養母親。
不負眾望,王鋼考上了東北一所重點大學,并順利進入碩士階段學習。當本科同學拉著他到來賓進行傳銷時,王鋼并沒有絲毫的反感,而是欣喜若狂,發誓“要改變自己的命運,要翻身”。
為此,王鋼瞞著母親休學一年,謊稱在東風柳汽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為了騙取高起點的費用,善良的母親掏出了最后一點錢,挨家挨戶找親友借錢。不足的部分,王鋼甚至借了高利貸。
在來賓堅持了一年后,王鋼的休學期已滿,學校不再為其辦理休學。那時的王鋼甚至狠心,打算回學校辦退學。此時,脫離魔窟的張蘭及時勸阻王鋼,并拿出了一堆資料。
張蘭說,當王鋼捧著這些資料時,他的身體不由自主地發抖,真相讓這位行業內的中層感覺到既害怕又無助,一度寧愿相信“謊言是真的”。經過多人的勸阻,再加上有力的證據,在這些事實面前,王鋼癱軟在地,憤怒地吼叫:為什么有人設這樣的局,這不是坑人嗎?
清醒過來的王鋼一度一蹶不振,家里欠下了巨額外債,母親知情后整日閉門不出,害怕親戚朋友前來討債,沉重的債務讓這個研究生有些喘不過氣來。
面對新人的信任
助紂為虐帶來的精神與道德折磨
在行業內干了一年多,王鋼已達到經理級別,按傳銷行業里的話來說,已經是“練練嘴皮子等著收錢”了。許多行業內經理明知道行業有問題,但沒有退出的勇氣。而在遭受精神與道德折磨后,王鋼卻毅然選擇了退出。
在電話中,王鋼對晨報記者說,在行業內,所有人都圍繞著他轉,他收獲了強烈的虛榮心和滿足感,“我一個窮學生的自卑感完全消失了。”然而,回到校園后,王鋼心生強烈的無助和恐懼,顯得無所適從,甚至在街上、學校走路時“都有種邁不開腳步”的感覺。
與內心的煎熬相比,王鋼也陷入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因為自己的下線大多是昔日的同學或同鄉。
王鋼說,有兩名一起長大的同學和自己一樣家庭貧困,其中一人加入傳銷是為了給患有癌癥的母親掙醫藥費,而另外一人為了做傳銷已和母親、哥哥鬧翻。而一名女同學更是在電話里聲嘶力竭地對他吼道:“我恨死你了!”為此,王鋼陷入了深深的自責。
晨報記者與張蘭、文華、王靜等人溝通時,發現這些脫離傳銷組織的大學生都有心病。在不知情或受蠱惑的時候,所有人都通過“電話稿”欺騙過親人、朋友、同學或是戀人,由此背上了道德的包袱。
王鋼甚至覺得自己有罪,自己一身老實巴交的農民裝束、重點院校研究生身份,傳銷業里很多人都請他上課留人,很多新人也就因為信任他、以他為榜樣而留了下來,“如今想來便是助紂為虐。”王鋼說,晚上自己總是冷汗淋漓,一輩子還不完的良心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