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交2900元的“入門費”稱為“老板” |
作者:王瑜 文章來源:大眾網 點擊數 908 更新時間:2012/3/28 10:50:24 文章錄入:admin |
|
傳銷人員被抓獲(警方供圖)
墻上貼著聚會的照片(警方供圖)
專門堆放行李的屋子(警方供圖)
交2900元的“入門費”,以“為公司發展業務員為名”拉攏到組織中,稱為“老板”,發展“會員”到一定人數,就可升級為“主任”。經過72小時縝密排查,3月15日傍晚,煙臺市福山區公安機關聯合工商部門開展專案行動,一舉搗毀一傳銷組織的6個傳銷窩點,抓獲傳銷人員55名。
發現傳銷人員潛入
近日,福山警方得到線索,一伙打著銷售“遼寧中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康福得”牌珍藝膠囊保健品幌子的傳銷團伙還有一些“漏網之魚”也潛入煙臺市。接到線索后,煙臺市公安局福山分局領導高度重視,福山區政府黨組成員、福山公安分局李偉局長第一時間主持召開調度會,認真分析案情,并當即決定成立由李偉親自掛帥、副局長孫書基任副總指揮、福山分局各警種協同作戰的專案組,全天候待命,隨時準備出擊,將傳銷團伙一網打盡。
深入摸排鎖定6處傳銷窩點
專案組成立以后,民警深入村居廠企、酒店賓館、閑置空房等傳銷分子可能藏身落腳場所,展開拉網式排查,做到入戶見人、逐一登記。
工作中,參戰民警不放過任何一條線索,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加班干、連軸轉,有時連一口飯都吃不上。他們堅持入戶走訪、蹲點守候、跟蹤盯梢多路并進,查、控、挖、堵多措并舉。
在對村居廠企、酒店賓館、閑置空房等傳銷分子可能藏身落腳場所拉網式排查后,先后鎖定了隱藏在地腳相對偏僻的芝陽小區、曾家莊村等6處傳銷窩點,并摸清了多名骨干分子的行動軌跡。
針對傳銷分子戒心較重,不會輕易給陌生人開門的心理特點,專案組民警還詳細調查其生活情況。先后在送氣員、郵遞員、物業服務人員等生活服務類人員協助下,進入了傳銷窩點。“為了防患未然,我們還特意聯系到房東,帶著鑰匙開門。”專案民警介紹,有的傳銷窩點門鎖上的鎖芯被傳銷分子更換,給民警工作案件帶來很大難度。
果斷出擊一舉搗毀
摸清窩點后,專案組及時召開會議,對窩點附近居民情況、樓房窩點樓層分布進行了詳細研究部署,并制定了周密的行動方案。
3月15日傍晚,趁著夜色剛暗,來來往往人員密集的時候,專案組民警兵分五路,在行動總指揮李偉局長指令下,民警到達指定位置。“正當民警準備上樓敲門時,意外發生,一名傳銷人員突然下樓迎著便衣民警走去。”行動協調負責人、福山公安分局經偵大隊長許富友告訴記者,便衣民警當即轉身到旁邊雜貨鋪買煙,而這名傳銷人員恰好也到雜貨鋪買泡面。機不可失,在確定行動沒有暴露后,民警當即將該傳銷人員控制,并順利沖進其所在傳銷窩點,當場將9名傳銷人員控制。
在一傳銷窩點,專案組民警進門前聯系到房東,此時,屋子里的3女6男正圍坐在一起準備吃飯,“進去一看,幾個人都分好了坐席,一眼就能看出誰是‘頭兒’。”民警介紹,當他們進去時時,幾人已愣在那里一動不動束手就擒。其他幾組民警也同時出擊,將其他團伙一舉搗毀。僅用一小時時間,就將隱藏在6個窩點的55名傳銷團伙成員全部抓獲,無一漏網。
看人下“菜碟” 信“忽悠”坐等掉“餡餅”
據福山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陳文舉介紹,該傳銷團伙采取不同于傳統的通過控制錢財、通訊工具、不允許外出等手段的管理方法,而是采用“理性管理法”。“對于剛拉攏進來的人,他們一般比較熱情對待,每天早上都要唱首歌,每個月組織一次聚會。”陳大隊長說,有一名被抓獲的傳銷分子曾交代,她在傳銷組織里找到了家的感覺,讓她心甘情愿在那里“聽課”。
是什么力量讓這些傳銷分子如此“心甘情愿”呢?記者了解到,該傳銷組織打著“遼寧中綠”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旗號,通過網絡QQ交友的方式,發展下線,收取費用。為避免引起懷疑,剛傳銷組織對外聲稱“這是在給公司發展業務員,并且有業務單,交2900元入門費后可成為業務員,可以發展會員,并且還簽協議書、合同。”同時,他們還聲稱,這種經營模式是直銷模式,并非“傳銷”,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
在傳銷人員居住房間,記者發現盡管房間很亂,但室內還是工整地擺放著很多書籍,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室內的每個人都有一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了很多“利潤翻番”、“堅持掙大錢”等豪言壯語。記者了解到,盡管室內擺放的書籍都是從書店可以買到的正規書籍,但傳銷人員的講述完全歪曲了書中內容,一味的強調成功、掙錢等概念。
陳副大隊長告訴記者,該傳銷組織的學習口號為“加入不是目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傳銷分子每發展一個下線,都要在本子上寫明要發展的下線的詳細資料,包括姓名、家庭住址、喜好等,然后對被發展的人進行分析,聲稱“沒有工作的人可以給介紹工作”,“沒有錢的可以幫助掙大錢”等等。同時,還會帶這些人出去游玩,請客吃飯等等。
等到被發展到組織里之后,就會開始“講課”。傳銷分子分為四個級別,包括老板、主任、科長、經理。“他們把剛加入進來的稱為‘老板’,‘老板’銷出64套‘產品’成為‘科長’,發展一個下線提375元,下線發展下線提100元,下線的下線就不再提了。如果發展到393個人,一個月可以掙到208萬。但實際上,這些產品都是虛構的,是不存在的。”辦案民警潘斌說,傳銷分子就這樣被“洗腦”,渴望“一夜暴富”,傳銷組織則抓住這一人群的心理,極力營造收益高、回報快、掙大錢等虛擬的成功氣氛。
掙大錢后的“困窘生活”
專案組民警在調查中發現,傳銷組織窩點大都處于老舊小區的居民樓上,這些小區人流較少,為了保密,他們的窩點大都選在居民樓的頂層。而這些位置相對隱秘的居民樓,既是他們平日里上課洗腦的地點,也是眾人吃喝拉撒的居所地。
由于平日里不開窗通風,傳銷窩點的屋里散發著一股濃濃的異味,屋內也沒有燈。為了節省開支,46名傳銷人員租住在簡陋的老居民樓里,這些老房子內大都沒有床鋪,地上鋪著塑料墊子。每個屋子都居住著八九個人,這些人有20多歲的小伙子,也有60多歲的老人,其中還有一對父女。女孩只有20歲出頭。每個人在地上有一個睡袋,這也就是他們平日休息的場所。
在某處傳銷窩點的廚房內,堆放著四五十棵大白菜。據傳銷組織內的一位人員介紹,這些大白菜是他們每天的主要飯菜,“身上的錢大都交給組織,進行投資運作掙大錢了。”該人員還說,盡管白菜價格不高,但也需要AA制,每頓飯都得自己交錢才能吃。
3人被刑拘33人被遣返 如發現傳銷可舉報
記者獲悉,該團伙成員大部分來自外省市。目前,福山公安分局已對茅某(男,42歲)、景某(男,46歲)、孫某(男,22歲)3名骨干分子實施刑事拘留;對其中19名傳銷分子行政拘留15天,另有33人移交工商部門處理。至此,一個有6處傳銷窩點、55名傳銷人員的傳銷組織被福山分局一網打盡。
煙臺市工商局福山分局公平交易局副局長孔祥偉介紹,對剩下的33名傳銷分子以遣散和勸返為主,同時將其名單登記在全國打擊傳銷網上,一旦這些傳銷分子再次作案就能發現。此外,工商部門還與被遣返的33人家人聯系,讓其家人督促返回,并隨時核實是否已返回。
福山公安分局民警提醒:市民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識,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事,莫貪小便宜。
相關鏈接:
鏈接一:哪些行為屬于傳銷?
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繳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熱源,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鏈接二:怎樣識別傳銷人員?
沒有產品或有產品但價格離譜,每次交納2000-4000元,才能獲得發展下線的機會。
每處宿舍住6-10人,人員大多來自外地(外省),有的男女混住。
大多數傳銷人員居住條件簡陋,且十分擁擠,多以打地鋪為主。
租房時間短,一般不超過半年,房租每月一付。
鏈接三:對傳銷人員怎樣處罰?
組織策劃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50萬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禁止宣傳條例》第七條規定的行為,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銷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參加傳銷,有《禁止宣傳條例》第七條規定的行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
窩點里頓頓吃大白菜(警方供圖)
填寫的“業務員申請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