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絡傳銷穿了“馬甲”照樣識破你 |
作者:王志凌 文章來源:閩東日報 點擊數 437 更新時間:2012/3/15 15:46:30 文章錄入:admin |
|
上圖:三月十三日,市工商局舉辦《禁止傳銷條例》、《直銷管理條例》兩法宣傳活動,
倡導廣大市民:拒絕傳銷,共創和諧,從我做起!
3月13日,市工商局舉辦《禁止傳銷條例》、《直銷管理條例》兩法宣傳活動,倡導廣大市民:“拒絕傳銷,共創和諧,從我做起!”
記者獲悉,隨著網絡的普及,違法傳銷行為也“穿”上了現代化的“馬甲”,網絡傳銷已成為當前影響最廣、危害最大的違法傳銷行為。對此,工商部門提醒,應警惕網絡傳銷陷阱。
一夜暴富只是夢
“鼠標輕點,財源滾進”,霞浦縣松新街的雷某沒想到,致富夢轉眼間就灰飛煙滅。
去年4月,雷某通過QQ聊天,結識并花費500元購買“澤飛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套餐,成為該公司代理商,并按照上線要求在網上注冊了一家名為“澤飛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加盟中心-福建站”的傳銷網站,開始發展下線代理商。至當年8月案發時他已發展兩名下線代理商,案值1100元。
經查,“澤飛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雙軌制結合電子商務模式的“會員制+積分返利政策”為行銷運營制度,向各地手機客戶及手機經銷商推出產品套餐,參與者需購買其產品套餐才能成為其公司會員,獲得一個免費的網上創業平臺進行業務宣傳,同時獲得發展下線資格,并通過銷售提成、津貼、福利、分紅等方式獲取報酬。其發展模式,已具備構成傳銷的基本要件,是一起典型的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為幌子、從事非法傳銷的案件。
網絡傳銷花樣多
據了解,近年來,我市工商部門先后查處了“湖北林楓商貿集團有限公司”、“美國全球遠程教育網”、“英國TVI旅游快車”等多起網絡傳銷案件,并對一些可疑網站展開了外圍初查。分析發現,這些組織均打著“網上購物”、“網絡直銷”、“網絡營銷”、“網絡代理”、“網上學習培訓”、“電子商務”等旗號,將傳統傳銷的實物產品銷售發展下線的模式轉變為純粹以吸引會員加入發展下線,其款項流動、人員聯系等大多通過網絡進行,避免了傳統傳銷中下線與上線互相熟悉的情況,操縱者由明轉暗,更具虛擬性強、欺騙性強、隱蔽性強等特點,查處難度多多。
從我市查處的網絡傳銷案件看,主要有“拉人頭”式和多層次式兩種模式,也出現過兩種并存的模式。如查獲的“美國全球遠程教育網”案中,加入者繳納1350元注冊一個網名開通后,取得推薦他人加入的資格,將推薦的人列在自己下面的左或右兩個小組上,下線人員累計達9人,且左右的任一小組至少有3人時,可得傭金600元,同時每推薦一人也可得到介紹費200元。但無論是哪種模式,其本質都是以下線交納的入會費來支付上線的獎金,還是傳銷。
讓網絡傳銷無處可“傳”
“查處網絡傳銷,存在發現線索難、取證難等困難,對工商部門來說是個挑戰。”市工商局公平交易科負責人坦言,我市并非傳銷活動的重點區域,主要以防范和宣傳相關法律、法規為主,但加大對網絡傳銷的打擊同樣義不容辭。目前,市工商局已與公安、通信、銀監、人行等部門聯手,建立健全協作機制,定期互通信息,開展聯合打擊。同時廣泛宣傳,筑牢群眾防線。
市工商局提醒市民,辨別傳銷組織有“三看”:一看是否拉人頭入伙,并以拉了多少人為薪酬計算依據;二看有無要求交納“入門費”或認購產品;三看是否存在“團隊計酬”行為,傳銷組織通常要求成員發展他人入伙,形成上下線關系,而傳銷人員的報酬就按照其下線人員的銷售業績來計算。市民若發現傳銷和變相傳銷活動,可向工商、公安部門舉報,以便及時查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