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活動常見的騙人伎倆都有哪些?(2)
座談對象曾某被騙到辛集,下火車后,他的朋友和一個女孩到車站接他。被騙到保定的張某說:“我到保定一出車站,就看到我的同學正在站口等我。”
(2)控制新到人員的證件和現金。當新來的人員一下車,其同學、朋友或親戚等會很關心地說:這里的生意雖然好做,但是治安情況不是很好,小偷很多,我先代你保管身份證和現金,等安頓好后再如數還你。同學、朋友或親戚的這番“好意”讓新來人員倍感親切,有不少人會把自己的證件和現金交給他們保管。而這實際上是傳銷組織控制新來人員的慣用手段。
在工商行政管理、公安部門端掉的傳銷窩點中,被騙來傳銷的人員中有78%以上的人員稱身份證不在自己手里,而是由傳銷組織集中保管。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詢問筆錄中記載,這些人在知道被騙以后想離開,但是因為身份證和現金等被扣而無法離開。
(3)排隊等候,鼓掌歡迎。當新來人員被接到租住地點時,已經加入傳銷組織的人員會站好隊列,鼓掌歡迎,讓新來的人員產生到家的感覺。如參與座談的曾某說:“我到了他們的住處,他們鼓掌歡迎我。他們對我很好,一到房間,給我打洗臉水,找拖鞋,問長問短。第一天他們還買了肉款待我。”
第四步:聚會、上課、演講,實施思想和精神控制。
傳銷組織通過聚會、上課、演講,對新加入人員實施思想和精神控制,又稱為“洗腦”。
首先,將加入組織的人員集中在一起聚會。聚會一開始,主持人先指揮大家唱幾首歌,使氣氛變得熱烈起來,接著帶領喊口號、鼓掌。
座談對象張某講:“我的朋友領我到了一間房子里,里面已經坐了二十多人,大部分和我的年齡差不多。培訓開始前,一名男主持人先指揮我們唱歌,唱的都是流行歌曲,有《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從頭再來》等,然后帶領我們喊口號:‘我要汽車,我要洋房’;‘新田、新田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注:新田是一家傳銷公司的名稱)。之后大家極度興奮地一起鼓掌。”
座談對象曾某說:“讓我們喊的口號是,‘我要發達!我要買房!我要買小車!放下面子賺票子!’”
座談對象王某說:“讓我們喊的口號是:‘今天睡地板,明天做老板,成功就在眼前。’”
接下來,主持人請“講師”上課,以所謂的成功人士現身說法,主要是介紹如何掙錢。告訴新來的人員,只要交錢加入組織,幾個月后就可以象他(她)一樣每個月都有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收入。這些現身說法對希望證明自身價值的年輕人特別有煽動性。
座談對象李某說:“喊完口號,‘講師’開始上課了。她給我們算賬:只要交了2900元錢就是會員,發展若干下線,就能逐步升級,下線越多,拿到的獎金和提成就越多。做到A級代理商時,每個月至少可以掙到10萬元。并說三年可以掙到120萬元,五年掙到500萬元。”
座談對象曾某說:“講師”說他們這個營銷網絡是有理論依據的,整個網絡分五個級別即A、B、C、D、E;有三個晉升階段,第一階E-D-C,是當月當日當時晉升制,第二階C-B,是次月一日晉升制,第三階B-A,是隔月一日晉升制。如果E級要想升到D級,就必須邀約兩個親戚或朋友。接著“講師”說,你買一套產品3900元,其中400元做管理費,另外的3500元中40%歸公司,60%做獎金給大家提成。還說做到了A級每月最少能掙到23.8萬元。
曾某還告訴我們,所謂的“講師”就是來網絡里時間比較長的人,可以說這類“講師”根本就不懂法,也不懂市場營銷知識。
像這樣的培訓“洗腦”每天都搞,目的是給新加入的人反復灌輸“加入組織、快速致富”的理念。傳授發展下線的技巧,鼓吹欺騙有理。包括如何確定“邀約”對象,如何把這些對象約到目的地,以及如何開脫自己騙人后的內疚感等。如:
“下線到哪里去找?人都會有幾個朋友、親戚、同學,朋友、親戚和同學就是我們最容易發展的下線。”
“我們在座的人當初都是被親戚、朋友、同學以做生意、介紹工作的名義騙到廣州的,說這是騙,其實騙有惡意也有善意,朋友把你騙到廣州加入我們的加盟連鎖,是給了你一個發財的機會,是給你指引了一條致富路。”
“有人說‘邀約’是欺騙,其實也不能這樣理解。同學叫你來,他騙你什么了?金錢?感情?都沒有。他只是給你提供了一個信息,一個發財致富的信息。現在是一個信息社會,有的人花幾千、幾萬元才買一個信息呢。你付出2900元得到一個信息,外加一套產品,這叫物有所值,根本不能說是欺騙。”
第五步:實施“邀約”。
在傳銷組織的監督、鼓吹和教唆下,新加入的人員從列出的“邀約”對象名單中篩選目標,給他們打電話或寫信,邀請他們過來“發財”。
“一般是早上6-8點‘上課’,下午2-5點去‘串網’,就是去別的房間交流經驗,然后主任講很多鼓勵的話。晚上在房間里就開始給親戚、朋友打電話,大都是說在這里的工資高,在這里做生意,叫他們也過來。”
至此,被騙者變成了騙人者,形成了惡性循環。在傳銷組織內,虛假成了真實,欺騙成了善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