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組織的群體癔癥
癔癥(hysteria)有另一個名稱歇斯底里(音譯),也就是我們俗語所說的“瘋了”。傳銷組織一般是編造有巨大盈利前景的模式來誘騙別人加入。而實際上傳銷組織對于社會生產是沒有貢獻的,傳銷組織的分利模式是層層克扣,如果沒有再發展新加入的下屬就會失去盈利的動力源。人們所見到的可以通過傳銷賺錢的也只是那些傳銷組織的頭目。傳銷的組織和結構以及盈利模式都不是我們所要討論的。我們所要說的是傳銷組織系統里的群體癔癥。
在北海,傳銷組織編造了國家開發北部灣的謊言,誘騙人們加入傳銷組織,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北海傳銷人群都不分患有群體癔癥。最明顯的癔癥表現就是當電視臺播放政府抓北海傳銷人員的視屏時,傳銷組織給虛化為是政府為了保證傳銷組織的健康發展所采取的梳理行為。而幾乎每一個傳銷組織里的人都相信這樣的謊言。為什么外界的人一眼就可看穿是謊言話,卻可以獲得傳銷組織里面的人員的認可?而且在北海傳銷組織里的人有很多都是有知識有文化有鑒別能力的人,這是為什么?
出現群體性癔癥(精神病)有多方面的因素。最主要的事那些參與傳銷的人都因為已經上交了六七萬塊錢,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這樣的事實。他們寧可相信傳銷頭目編造的事國家調控。這樣就可以獲得賺回成本乃至獲利的機會。是明顯的選擇性接收信息。傳銷人員因為自身的利益主觀采取了選擇性接收信息造成群體癔癥的一個原因。另外的原因是傳銷組織規定參與組織的人員不要接受外界的信息、不看電視、不允許看書和雜志、每天都要開會等等的隔絕洗腦方法。
讓人們按鈕以分辨的是傳銷組織謊稱廣西的經濟高速發展是因為他們的出現,而且北海等各處卻也呈現出蒸蒸日上的發展勢頭。傳銷組織帶來大量的人員和匯入大量的資金在一定的程度上時對所在地有經紀商的貢獻,但傳銷的層層分利模式只是游戲對于社會生產根本沒有貢獻。人員的聚集當然是城鎮化和城市發展的決定性條件,可是當地政府采用其他的方式吸引人才與資金的進入也是有辦法的。也就是說傳銷并不是北海經濟發展的充分必要條件。
產生北海傳銷的群體癔癥首先是因為涉及參與者個人的利益,因此參與者見到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不愿意相信。第二是傳銷組織不讓參與者接收其他外界信息,第三是傳銷組織有嚴密的洗腦勸說系統。即使在政府明令打擊,并且多次公告之后,很多的傳銷人員還是堅信“北海的傳銷是政府行為”這樣的結論。這就是明顯的群體性癔癥。事實上群體性癔癥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出現,如股市炒作的股民,有些時候當股市明顯大崩盤時他們也寧愿相信自己的選擇是對,還堅信自己有翻盤的機會。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后這些股民才肯認可虧本,而且已才能確認損失是難以挽回這樣的事實。賭徒的群體也會出現群體癔癥,當賭徒輸掉全部家當時他們還是認為自己可以有翻盤的機會。
那是因為癔癥群體為了自己的利益寧愿相信那些不可信的信息,這就是群體癔癥的主因。在國家層面上也會出現群體癔癥,如北朝鮮的人民就認為他們不能失去偉大的領袖,如果失去了他們的民族就不知道怎么發展了。美國也一樣,在媒體的宣傳下,美國的國民也患有群體癔癥,他們也都相信政府所說的,不打擊恐怖分子,美國的國民就不可能有穩定的生活。可是美國的民眾并不知道之所以恐怖分子襲擊美國人乃是美國政府在世界上制造了太多的不公平。因為不公平,而人們又沒有能力改變這種不公平,因此就通過極端的手段來打擊報復美國政府和美國人。群體癔癥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思維極端化,認為只有他們的思路才是正確。但是歸根到底還是,還是因為涉及本身的利益,這些群體癔癥者選擇性的接受外界信息,以此造成了群體癔癥。所以群體癔癥首先是自己的主觀認定,再有就是有類似經歷的人相互影響。
當群體癔癥形成后,就具有了排異功能。他們不愿意相信那些與他們呢的認知不一樣的信息,而且會打擊那些宣傳不一樣信息的人。甚至于會采取極端的手段來打擊報復那些與自己不一樣的人。如美國就認為不與他們呢一樣打擊恐怖分子的就是自己的敵人,這就是典型的群體癔癥。朝鮮人也會認為侮辱詆毀領袖是侮辱詆毀整個朝鮮民族,這也是群體癔癥。
總體上來講,群體癔癥的主要正因還是主觀上的認定,因為涉及自身的利益,癔癥人群不愿意相信納西而對自己利益構成損害的信息,即使這些信息時真確無誤的。這是一個社會性問題,與醫學性質上的群體癔癥導致發病癥狀等多種癔癥又有相當大的不同。因此研究群體癔癥是一個新的社會學課題。如香港人民現在在民主黨派的忽悠之下認為必須要實行全民的民主(也就是普選),才是真的為香港爭取利益。而現在的香港不用承擔軍費,一有需要就有中央政府出面在經濟上幫忙。如果真的實現了普選,我看香港的隨時要求中央政府幫忙的便利就會喪失。而真的實現普選了又能可香港市民帶來什么好處呢?這確實需要香港市民自己有清楚的認識。在我看來,香港民主派應該患的就是群體癔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