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表面合規的交易所,卻悄咪咪孵化了一個傳銷盤?
哥倫布星球是BG交易所內部孵化的項目,也就是說,背后是同一個團隊。
而最近,BG交易所趁著兩周年搞了不少聲音,聯合媒體頻繁宣發,社群里邊瘋狂吹噓,線下活動也是畫下了各種魔幻大餅。
總之,項目方越熱鬧,鑒叔就越要潑冷水。
這當中最有意思的點就在于,交易所可是幣圈頂流啊,相比于礦業、媒體、錢包、公鏈……交易所的盈利模式最為清晰,也是公認最賺錢的。
那么為何BG交易所還要搞哥倫布星球?哥倫布星球又是否存在貓膩呢?
一、哥倫布星球是什么?
哥倫布星球是GMPC的礦產地。
換句話說,在哥倫布星球,你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挖礦,最終產出GMPC代幣。
宣傳上所寫的娛樂挖礦、內容挖礦、消費挖礦,分別對應的就是玩玩游戲、看看資訊廣告、上傳合作商戶的消費小票。
相信咱們的老朋友已經邪魅一笑,聞到了一絲“趣步”、“鏈信”的熟悉味道。
不過目前哥倫布星球不存在任何零擼。
具體來看,內容挖礦和消費挖礦,確實不需要任何投入,但是你想玩呢,就得先解鎖娛樂挖礦;而娛樂挖礦必須使用GMPC才能兌換任務。
這些彎彎繞繞的設置,目的就是把羊毛黨拒之門外,白嫖是不可能白嫖的。
當然,這三者能夠賺取的收益非常有限。
要賺大錢,還是得玩“瘋狂礦場”,參與方式非常簡單:
1、先去BG交易所購買GMPC(沒錯,這是唯一購買方法,GMPC只上了這一個交易所,畢竟單機幣方便控盤呀)
2、將GMPC從交易所提現到哥倫布星球,兌換成錘子就可以挖礦了。
說白了,哥倫布星球的核心玩法就是“存幣生息”。
只需以上兩步,其它什么都不用做,月收益15%妥妥滴,要是復投的話,一年就能夠翻五倍。
二、至少13級關系鏈
說完了直接收益,再來說點別的。
請看下面這張圖。
區塊寬度、區塊長度、區塊高度、算力獎勵……這迷人的包裝,這魔幻的概念。
用大白話講,這里“區塊長度”的概念,其實就是發展1到13級下線。
A拉了B入伙,B就是A的直推(或者說第一級)
B拉了C入伙,C就是A的二級
C拉了D入伙,D就是A的三級
……
而所謂的“算力獎勵”,就是指就可以拿到直推的20%收益,第2級到第11級的5%收益,第12級到13級的15%收益。
項目方能把簡簡單單的“拉人頭”包裝得如此用心,鑒叔也是服氣的。
總之就是發展下線越多,收益越高,哥倫布星球至少支持13級的利益關系鏈。
另外,不管多少代,只要你下線每天挖礦的總量大于一定數值,你就能晉升為節點,節點可以享受無限代的收益分紅。
在我國,超過3級的分銷體系,就被定義為傳銷了。
哥倫布星球何止是3級,根本就不限層級,100級都可以,活生生傳銷的榜樣。
傳銷是犯法的,犯法是要被抓的,這種車轱轆話想必鑒叔不需要多說。
其實呢,玩哥倫布星球的人當中,估計至少有一半早就知道這是傳銷盤了。
但是他們為何還要火中取栗?
鑒叔采訪了一些玩家,最終發現他們的參與邏輯也很簡單:
哥倫布星球背后的BG交易所是“合規”的,而且很有“良心”,肯定不會跑路,所以就是看好背后的團隊才進來玩的。
那么BG交易所是否真的合規?又良心與否?
下面我們一一分析。
三、所謂的“合規”交易所?
BG交易所聲稱獲得了美國MSB金融牌照、加拿大MSB金融牌照以及澳大利亞DCE的金融許可。
聽起來似乎很牛逼,又是擁抱監管,又是合規運營的。
但是這些金融牌照真的是什么有力的背書嗎?
先來看看這份報價吧。
(兩家不同的代理商)
也就是說,哥倫布星球的這三張牌照加在一起,15萬人民幣就能搞定。
要是能貨比三家,找到一手資源,肯定還能拿到更低的價格。
鑒叔和幾個業務人員聊下來,最終發現辦理這種金融牌照真的超級方便。
從時間上看,美國MSB牌照辦理的只需要1-2周,加拿大MSB和澳洲的金融牌照在3-4周左右。
至于辦理條件,更是寬松,僅僅只需要提供一個公司名稱以及法人的身份證或者護照就可以了,其它東西代理商都會幫你處理。
總之,現在數字貨幣交易所各種海外牌照已經成了一個產業鏈,百度一下,代理商隨處可見。
交易所辦海外牌照沒有任何門檻,當然其目的也壓根不是為了尋求合規,畢竟這些交易所有多少海外用戶,大家都心知肚明。
在鑒叔看來,海外牌照最大的意義也就是充充門面,騙騙單純的用戶罷了。
四、“良心”又為哪般?
為什么用戶都覺得BG交易所良心呢?主要是因為兩件事:
1、2019年曾主動下架HEY和HA空氣幣,并對投資者做全額賠付
2、2020年6月2日,BG交易所合約出現BUG,極端行情導致爆倉,做到全額賠付。
不過以上都只是BG交易所的一面之辭,這些宣傳稍微一較真就非常尷尬。
首先,HEY和HA當初都是BG上線的IEO項目。
對于用戶來講,IEO就是一種搶到即賺到,上線即跑的游戲,這一切大家清楚得很。
而對于交易所來說,IEO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聯合項目方拉盤,空不空氣的本來就無所謂,用戶們開心賺錢最重要。
IEO本就是交易所聯合項目方給用戶謀福利來的,而BG交易所下架HEY和HA怎么看都有種用完就扔的感覺?你說它良心,我說它簡直背信棄義啊。
另外,鑒叔翻遍了BG交易所的公告,找不到任何HEY和HA的賠付細節;全網搜索了之后,也沒有看到一個用戶跑出來講這個事。
總之,BG交易所所謂的良心賠付,就是開局一張公告,剩下全靠編。
關鍵是辛辛苦苦自導自演了一出戲,怎么連水軍都懶得請呢?
鑒叔總結
BG交易所的“良心”,就好像是PUA大師宣傳自己約炮能力強 ,全憑自己秀,你找不到任何證據和石錘。
至于是不是“合規”,其實動腦子想想就知道不可能,這個世界難道已經魔幻到搞傳銷都能合規了嗎?
不過,BG交易所也是身體力行地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道理,在幣圈,搞什么都不如搞傳銷盤賺錢。
我們回到哥倫布星球,500%的年化收益,至少13級的關系鏈,這樣一個傳銷資金盤,跑路那是必然!
你再看GMPC,它目前是一個以太坊ERC20代幣,從代幣地址分布來看,前六個地址的持幣量總和超過了99%,也就是說項目方高度控盤,未來砸盤輕輕松松。
看到這里,如果你還覺得BG交易所能信,哥倫布星球能玩。
那鑒叔只能說,對不起,我不打擾大家賺錢了。
如果看完文章后,你意識到了里面的坑,歡迎把這篇文章轉給那些還在坑里的人,讓他們早日看清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