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傳銷后變幫兇 碩士斷送美好前程
原本是一名名校的碩士研究生,有著美好前程,卻不幸落入傳銷組織;為了賺回本錢,他由受害人變“幫兇”,導致另外一名被騙傳銷人員因反擊不成而自殺身亡。記者昨悉,因非法拘禁致人死亡,這名碩士被判刑,將在高墻內度過漫長的八年。因身陷傳銷而斷送前程,張某的經歷讓人嘆息。
碩士找兼職被損友拉下水
2011年6月,張某正在河南某大學讀研一。
6月的一天,他接到了朋友的一通電話:“來我們這邊吧,有個兼職教師的崗位。”
此時正值假期,張某也有外出兼職賺錢的打算,細聽朋友這么一說,張某心動了。隨后,在這位朋友幾通電話“炮轟”下,張某欣然答應,并立即趕到武漢。在暗自竊喜找到了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時,卻不知自己陷入一張傳銷“網”。
來漢后,張某被這位熱心“幫助”的好友帶到了新洲區的一間住處,要其先交2800元“入會費”購買“膚美人生”的化妝品,即可成為“業務員”,并承諾發展一名下線可返利500余元。
之后,張某隱約覺得其間有一些“貓膩”,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被傳銷組織騙了。但是,讓2800元一聲不響地“打水漂”,原本經濟就很拮據的張某又不甘心。經過該組織里“家長”的一場又一場說教,在“高回報”、“高收益”的驅動下,張某沒能抵制住誘惑,成為一場又一場“金字塔”騙局中的一員。
拳打又腳踢致“新人”跳樓
同年11月21日,一位河南小伙王兵(化名),被以相同的方式騙入該傳銷組織。
然而,王兵不服從“家長”的管教,堅決不同意參與傳銷。張某等人只好派其他人員限制王兵的人身自由。在多次對王兵進行思想教育無果后,張某等人對其一頓拳打腳踢。
次日凌晨,張某及其同伙還在熟睡。突然,“砰”的一聲,他們被驚醒了。當他們探頭朝樓下看去時,只見王兵躺在血泊中。
事發后,張某等人隨即逃離了現場。一個月后,張某主動向警方投案自首,交代了其參加傳銷組織及王兵自殺的全部事實。
“如果有機會的話,出來后我還想繼續自己未完成的學業。”一審宣判時,張某一臉茫然。
介紹工作為餌設局騙同事
近日,法院還宣判了另外六起涉及傳銷非法拘禁案,犯罪人員分別來自安徽、內蒙古、江西等8個省。其中大多數是被同學、朋友、親戚所騙從事傳銷,從受騙到騙人,直至犯罪。作案過程中,他們以高額收益回報為誘餌,并通過固定房屋窗戶螺釘,沒收新來人員的手機、身份證等手段限制人身自由。
20歲左右的程某是安徽人,無固定職業。2011年7月18日至2012年2月20日間,程某與其老鄉肖某、樊某(已判刑)經人介紹,伙同張某、“韓導”(均另案處理)等人,集中租住在新洲區陽邏街中份村一房間內,成立傳銷窩點。
2012年2月17日,程某聯系上曾一起在寧波做過廚師的同事小勇(化名),稱可以幫忙在武漢找到更好的工作,將其騙至該窩點,并沒收了小勇的手機,由樊某保管房門鑰匙,守住房門,與程某、肖某輪流看管。
同年2月20日14時許,意識到落入傳銷魔窟的小勇趁機跑至陽邏街加油站附近一汽修店處,呼喊“救命”,后被警方解救。
很快,警方將程某、肖某、樊某抓獲歸案。因犯非法拘禁罪,程某、肖某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法官提醒
落入騙局要機智逃生
昨日,承辦此案的法官提醒,暑期來臨,找兼職的或者剛畢業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要選擇正規的人才市場、中介組織。傳銷組織利用大學生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往往以高薪為誘餌,假冒大公司招聘,學生要學會辨別真偽,對于各種招聘信息要認真核實辨清真偽。同時,不要輕易相信周圍熟人所謂的一夜暴富,謹防上當受騙。
法官還表示,即使落入傳銷組織,也不要硬碰硬,要機智應對,注意加強自身安全保護,尋找機會報警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