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警方抽絲剝繭智破“殺豬盤”案 傳銷團伙轉行做“殺豬盤”
吳興區人民檢察院日前以涉嫌詐騙罪,依法對10名涉嫌詐騙團伙成員作出批準逮捕決定,其余同案23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取保候審,這個“拔出蘿卜帶出泥”的傳銷轉詐騙案件終于告一段落。
今年2月28日,織里公安分局接到一起報警,受害人小張稱被人以網絡交友的方式詐騙2500元。經過民警的偵查于3月2日在南潯某出租房內抓獲14名犯罪嫌疑人,涉案總金額10萬余元。原本案件到此就告一段落,但在審訊中,牽扯出另一名受害者張華(化名),在他的敘述中,民警感覺案件并沒有就此終結。
從張華口中,民警得知對他實施詐騙的除了已被抓獲女性成員王某外,還有一名女子譚某。而在王某被抓后,譚某依舊與張華保持著聯系,通過各種方式索要“紅包”,而譚某還是某個傳銷小團體里的一員,一直被稱為“譚導”。根據這一情況,民警進行了新一輪的研判,引出和她“同級別”的傳銷人員若干名以及被稱為“陳大”的更高一級成員。隨后,織里公安分局成立由分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專案組,集中精干警力開展偵查。
經過連續3個月縝密偵查,6月初,犯罪嫌疑人聚集的7個“根據地”基本確定。6月9日凌晨,織里公安集結80余名警力進行集中收網,最終抓獲犯罪嫌疑人33名,現場收繳智能手機67部,直板手機82部,銀行卡58張。經過連夜審查,核實該團伙涉案金額高達100余萬元,3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詐騙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因越來越多的人對傳銷有防備心理,加上疫情防控等因素,該團伙的傳銷生意變得越來越差,于是轉行做“殺豬盤”成了他們新的“生意經”。從最早混跡于各個社交軟件編造女性角色,到購買變聲器與受害者聊天,他們利用團伙作業,打造上百個女性角色進行詐騙。如果對方提出語音或者視頻聊天需求,他們便讓女性成員出鏡和出聲,營造真實感受,以便榨取更多利益。在挑選被害人時,他們也盡量選擇年齡相仿和涉世未深的“95后”、身處異鄉的男青年,進行情感轟炸以達到詐騙目的。
在審訊中,民警發現該團伙年齡最小的只有18歲,卻已經在該組織呆了2年多。大部分成員都是“95后”,學歷普遍在初中水平,很多都是家中經濟條件不好,早早輟學到城市里闖一闖卻誤入歧途。
在物證收集過程中,民警發現團伙成員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格外精準,嚴格的階層管理和嚴明的懲罰機制將成員們“鎖”在組織里。如此嚴格控制成員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洗腦”和“監控”,讓他們無法與外界有緊密的聯系,這些涉世未深的人群被禁錮在“導師”繪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
在審訊過程中,很多人并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犯罪,面對民警的詢問,他們依舊在為“導師”開脫,對自己詐騙以及傳銷等行為粉飾。但在強大的證據面前,終于低頭承認自己的犯罪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