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亮碧思被疑跨境搞傳銷 名為投資實為拉下線(2)
深圳商報記者通過百度搜索,發(fā)現不少內地居民有著同樣的經歷,有的人甚至已經掏錢加入“香港亮碧思”,有的投訴“香港亮碧思騙人”,“香港亮碧思”合法與否成為很多人糾結的焦點。
菜頭和李小姐所投訴的“香港亮碧思”,全稱為亮碧思集團(香港)有限公司。6月3日,深圳商報記者登錄香港公司注冊處綜合資訊系統(tǒng)網上查冊中心查詢“亮碧思”。資料顯示,亮碧思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是一家1989年注冊的私人公司,至今仍登記在冊。此前有報道稱,這家公司是香港一家合法直銷公司。
2005年開始,“亮碧思”便在內地發(fā)展網絡,但至今都沒有取得在內地進行直銷的資格。“亮碧思”以“金字塔”方式獲取提成,經銷商分“伯爵”、“侯爵”、“公爵”、“勛爵”等一系列等級,做到一定額度就可以成功升級。國內的《禁止傳銷條例》規(guī)定:傳銷是指通過對被發(fā)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fā)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yè)績?yōu)橐罁嬎愫徒o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fā)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亮碧思”的銷售、經營模式和內地所禁止的“傳銷”十分相似。
深圳商報記者致電香港警務署商業(yè)罪案調查科,了解到香港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定義和禁止傳銷活動,一切商業(yè)活動是建立在雙方自愿的原則上,但投資者在投資消費時一定要審慎決定。這意味著,“亮碧思”在香港的活動并不違法。
法律空子:
在香港繳費 內地難查證
由于兩地法規(guī)的差異性,即使投訴案件不斷增多,但香港商業(yè)罪案調查科只能在“亮碧思”每間分公司掛出警告海報,指出“內地居民來港加入傳銷計劃后回國內發(fā)展傳銷網絡,會觸犯國內相關法律”。
內地有關部門也多次打擊“亮碧思”在內地的傳銷活動,但屢禁不止。據了解,“亮碧思”規(guī)定凡是級別做到侯爵后,必須要在香港開一家公司,然后以公司的名義與亮碧思合作,至于新加盟的經銷商更是必須要開,只需要經銷商交給公爵1000元,由公爵再轉交一家代理公司,等公司批復后,便有人約新經銷商到亮碧思前臺辦理報單。因為是香港公司對香港公司,繳費和入會都是在香港,對于這種基本屬于兩頭在外的運作,內地有關部門無法直接調查取證和組織執(zhí)法。“亮碧思”相關人士更是放言:“我們的行為發(fā)生在香港,內地警方奈何不了我們。”
“這種公司是在利用兩地法律的差異,在深圳進行非法營銷活動。”廣東江山宏律師事務所王立興律師對此評價道。“最后簽約公司是香港的公司,商業(yè)投資行為在香港發(fā)生。但傳銷在香港合法,如果投資者在此過程中產生糾紛,很難維權。這些公司都很狡猾地鉆兩地法律空子。”王立興也提到:“不過前段時間,有香港傳銷公司以咨詢公司的身份,在深圳招徠會員搞傳銷活動,其中幾位主要成員最后被深圳經偵局以非法經營罪逮捕。”
律師說法:
法律有差異 投資需謹慎
王立興告訴記者:“內地人到香港投資掘金要格外小心。很多金融產品、傳銷直銷都十分深奧,其中也不乏垃圾債券或公司,兩地法律法規(guī)管制不同。在香港,簽協議文件須很謹慎,協議文件厚厚一疊,其中有很多規(guī)避責任的專業(yè)術語和條款,內地人大多看不懂,大名一簽,一出問題就很難說得清,打起官司很難。”王立興說:“如果深圳市民想到香港投資做生意,要格外小心,要通過合法渠道才有保證。同時,在香港從事商業(yè)行為和投資時,一定要向香港的律師或專業(yè)人士咨詢,由第三方專業(yè)機構幫你看合同,防止掉入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