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12名青年身陷傳銷窩 多部門跨省成功解救
經過近十天的搜尋,12名受困者在山東泰安被成功解救,并返回山西
10月18日18時,20余名公安、工商執法人員,在太原市長風高速路口焦急地等待著。半個鐘頭過去,一輛大客車,兩輛轎車駛出收費站,停靠在路邊。
至此,山西省工商局、太原市公安局、山西省教育廳解救小組人員,在山東省泰安市工商、警方的配合下,奮戰近十天,將12名山西籍青年從傳銷窩點解救。
被傳銷組織控制,身無分文,出門有人盯守的這些山西籍青年,經歷了噩夢般的日子后,神情疲憊、精神萎靡,但都流露出對"回家"的渴望。他們終于從傳銷窩點被成功解救,踏上返鄉歸途。
"孩子被控制了,快救救他"
"孩子被傳銷組織控制了,幫幫我們,快救救孩子。"10月9日一早,晉城市澤州縣的趙先生和妻子來到山西省工商局經檢總隊,一見到執法人員,他們就焦急地說道。
趙先生介紹,他的孩子今年大三,9月26日學校打來電話,說孩子幾天沒去上學。"我們通過手機聯系上他后,他說在山東泰安,被人騙了。"
接到求助后,省工商局一方面與孩子所在中北大學取得聯系,一方面與省教育廳、太原市公安局溝通。為了能盡快救出陷入傳銷組織的學生,決定成立解救小組。解救小組由省工商局兩名執法人員、兩名公安干警、1名中北大學保衛干部組成,和趙先生和妻子一起立即奔赴山東省泰安市實施解救。
幾經波折成功解救
泰安是旅游城市,外地人多。小趙和什么人在一起,住在什么地方,解救小組一概不知。10月10日上午,趙先生給孩子打手機,手機通了,但沒有人接。無奈之下,趙先生發了一條短信,半個多小時后,趙先生收到一條短信,讓解救小組人員一時不知所措:"我被控制著,傳銷。你打電話沒用,我怎么逃?為我好就不要再聯系我,我去天津了……"
省工商局執法人員賈國梁、趙偉強,打擊傳銷組織多年,經驗豐富。他們細致分析后,判斷小趙應該沒有離開泰安,短信很可能是傳銷組織的人員發送的。"如果你缺錢,我們給你,我們太想你了,你和爸媽通個話,讓我們聽聽聲音。"發了這條信息后,小趙很快就回了電話,電話那邊小趙說自己還在泰安,約定第二天16時,在泰安火車站站前廣場見。
確認小趙還在泰安,解救小組立即與泰安市工商局、泰安市公安局聯系,對方表示會積極配合解救。
10月11日下午,解救小組在指定地點布控。時間到了,小趙卻沒有出現。
趙先生更加焦急和不安,他擔心傳銷人員會有所察覺,威脅到孩子的安全。一個鐘頭過去,電話打來了,"我出去玩了,不過去了,改天聯系。"還沒等這邊說話,那邊就掛斷了。就這樣,約了幾次會面,小趙每次都臨時變卦。
經過研究,解救小組決定采用技術手段定位小趙的手機。幾天時間,小趙手機沒有任何通話記錄。就在大家一籌莫展時,泰安警方傳來了信息:小趙那邊在通話!此次解救行動開始出現轉機。
10月17日14時20分,鎖定小趙所在位置后,解救人員立即前往泰安市城鄉結合部的一座公寓樓,在一房間內,趙先生找到了孩子。"爸,我想上學,想回家。"小趙撲到父親懷里,流下了眼淚。
解救人員發現,房間里除小趙外,還有11個山西籍青年。經過核實,這12名青年,分別來自山西省晉城、長治、運城、呂梁、晉中、忻州6個市,除小趙是中北大學學生外,還有5名大同大學的學生(2人在校,3人畢業),其余青年多是打工者。
然而,由于被解救人員滿腦子都是傳銷思想,一心想賺大錢,有些不愿意跟著回家。解救小組成員開始做工作,經過近兩小時的說服教育,這些青年最后都表示想通了,愿意回家。
逃脫傳銷窩點順利返鄉
"真是一場噩夢啊,第一次體會到什么是重生的感覺。"10月18日晚,在太原市長風高速路口,一輛客車駛出收費站,在路邊停了下來。在客車上,記者見到另一名被騙青年小葉時,他深深地嘆了口氣,這樣說道。
小葉向記者回憶起了他被騙入傳銷組織以來噩夢般的經歷--自己是介休人,上個月底上網時,有個網友約自己國慶期間去泰山玩,并且免費食宿。他動了心,第二天便買了去泰安的車票。
見到網友,網友說,天氣不好,晴天去能玩盡興。之后網友要去聽一堂課,說是能創業賺錢。小葉想想,反正沒事,就也去聽課了,一聽就是3天。小葉越聽越覺得不對勁兒,便問網友這是不是"傳銷"。隨后,小葉被所謂的負責人叫到了一間屋子里,你猜對了,這就是傳銷……小葉一聽急忙站起身來想走,卻遭到威脅。就這樣,小葉在"與世隔絕"的情況下,繼續聽課。
記者采訪小趙時,趙先生對記者說"孩子沒臉出來,我說吧。"趙先生說,孩子有個高中同學,幾年不聯系了。9月底,這個同學打來電話,說在泰安工作,讓孩子過來玩3天。孩子到了泰安后,卻發現上當了。隨后他想盡一切辦法逃離,但只要出門,就有3人跟著,始終沒有辦法脫身。"要是下個月再去解救,說不定孩子早已被'洗腦',那時恐怕誰來都不肯走了。"在長風高速路口,趙先生一直感謝解救人員。
學生求職小心傳銷陷阱
回到太原后,解救小組征求了車上所有青年意見后,與其親友取得了聯系。10月18日20時,車輛停在太原長途汽車站附近,12名年輕人和家人一塊踏上了回家的客車。
"一些傳銷組織和傳銷人員,利用大學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在網上交友或以高薪招聘為名,引誘他們上當。今后,大學生求職要小心"傳銷陷阱"。省工商局經檢總隊總隊長李肇喜提醒:一些傳銷組織在吸引其他人加入時,會"穿起"各種"外衣",或假借談戀愛,或假借招聘人員,形式與過去相比更加隱蔽,然后輔以高薪或高回報為誘餌。網上求職時,要通過多種渠道核實招聘信息是否真實可信,例如,可以通過電話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實,該單位是否存在,還可以登錄當地工商部門官方網站進行查詢。在現實中找工作,要到人事勞動部門核發證照的職介機構,如果求職者不小心落入"傳銷陷阱",不要輕易與傳銷者發生沖突,要想辦法尋找機會報警,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李隊長表示,今后,省工商局、省公安廳會加強聯系,進一步加大打擊傳銷的力度,要根據新情況調整策略,出臺新的舉措和方案,嚴厲打擊傳銷行為,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