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屢打不禁 傳銷為何如此猖狂
近期,鹽湖工商分局在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在轄區內展開了為期1周的打擊傳銷專項行動。僅2月22日一天就在市區喬家莊南一巷一帶打掉3個傳銷窩點,抓捕、遣散200余人。
雖然整個行動成果頗豐,但參加此次行動的工作人員卻道出諸多無奈。據鹽湖工商分局北城工商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雖然各級有關部門不斷加大對傳銷的打擊力度,打擊的密度、強度、參與行動的人次堪稱前所未有,但傳銷活動卻有增無減。
相比前幾年,現在的傳銷活動更加隱秘,涉案人員上至60多歲,下至十五六歲,20歲左右的青少年更是占整個涉案人員比例的90%以上。
相關人士指出,傳銷活動屢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
一方面,相比以往,現在傳銷呈現出新的特點:其一,手段更加先進、更加隱秘。以前傳銷人員發展下線主要通過手機,現在則借助電腦,在網上聯系。這給案件查辦、取證帶來更大困難。其二,傳銷人員低齡化。涉案人員中大部分是20歲左右的青少年,很多人因家庭貧寒,或者就業困難,抱著發財夢,容易上當受騙被傳銷組織利用。其三,傳銷方式變化。不同于以前的銷售某種商品,現在的傳銷已經發展為“空手套白狼”,多以幫忙找工作為由行騙,成為實質上的經濟詐騙。其四,行騙對象趨于“家族化”。由于沒有商品可銷售,行騙難度更大,很多人直接把行騙對象瞄準了戒備心低的、關系親密的父母、親戚及熟悉的朋友。
另一方面,傳銷表現出的新特點也對現行法律法規及政策提出了挑戰。其一,現行法律法規處罰方式過輕,對傳銷集團難以起到震懾作用。由于傳銷手段先進,執法人員難以取證,對多數傳銷人員只能進行說教、遣散、罰款等處罰,致使很多傳銷人員目無法紀,更加猖狂,雖多次被抓,受過多次批評教育,仍然屢教屢犯。其二,不同于以前的物品傳銷,傳銷已發展為經濟詐騙,這種情況下,打擊傳銷實質上已脫離工商部門的業務職能。因權力有限,工商部門不能采取強行手段對傳銷窩點進行搜查,亦無權拘留傳銷人員,造成打擊效果受限、影響減弱。其三,管理盲點給傳銷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城鄉接合部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政府部門無法做到有效管理,致使其成為傳銷組織的“歡樂窩”。
此外,很多出租屋、居委會的漠視、疏于防范也給傳銷組織提供了便利。工商部門呼吁,居民在向陌生人出租房屋時,除了看其有效的身份證件,還應問清他們租房的用途和所從事的工作,并核查清楚。對不能完整說明情況的,堅決不予出租,把好打擊傳銷第一關。各居委會和社區工作人員也要加強防范,對小區內忽然出現的一些無業的、相跟的陌生年輕人多加留意,發現情況后要立即與工商、公安部門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