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市場監管局部署開展打擊網絡傳銷專項執法行動
隨著網絡經濟新模式、新業態的快速發展,網絡傳銷作為傳銷活動的重要形式,更具隱蔽性,傳播更廣更快,涉及人員眾多,吸收資金巨量,社會危害極大。為有效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和諧穩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財產安全,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四類網絡傳銷活動,在全市范圍部署開展打擊網絡傳銷專項執法行動。
網絡購物型傳銷。打著“電子商務”“消費返利”等旗號,以“社交電商”“分享經濟”“自用省錢、分享賺錢”為噱頭,建立網絡購物平臺,借助社交軟件以人際網絡營銷的方式進行宣傳推廣的傳銷活動。
網絡投資理財型傳銷。打著“資本運作”“股權投資”等旗號,攀附曲解金融創新戰略和社會熱點概念,以高額返利、創新回報為誘餌吸引群眾參與的傳銷活動。
網絡創業型傳銷。打著“居家創業”“隔離經濟”“網絡兼職”等旗號,以“動動手指輕松賺錢”等話術吸引群眾加入,從事視頻點贊、視頻觀看、廣告點擊、會員卡銷售的傳銷活動。
其他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利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網絡傳銷活動。
近年來,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真研究傳銷行為新趨勢,進一步加強執法聯動,會同公安部門加大對網絡傳銷、聚集型傳銷行為的監測和查處力度,努力消除各類傳銷隱患。2021年,全系統共查處各類傳銷案件406起。本次打擊網絡傳銷專項執法行動,認真研究網絡傳銷的特點,加強對涉傳信息的核查,重點篩查群眾投訴舉報和轄區內經營活動存疑企業及網站線索,加強涉傳信息和數據比對,及時研判、深入核查,對構成傳銷違法行為的依法立案查處;堅持協同聯動,強化與公安等部門的執法聯動,形成強大合力,推動聯防聯控,全力擠壓傳銷活動生存空間;充分發揮案件懲戒警示作用,按照《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做好嚴重違法失信名單、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和信用修復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做好網絡傳銷案件處罰信息公示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認定工作。
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市民,要認清網絡傳銷的形式、特點及其危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要為所謂的“返利、賺錢、回報”所誤導參加傳銷活動,自身違法的同時,還導致個人財產的損失。發現傳銷活動要及時撥打12345熱線進行舉報,有效加強群防群治,努力形成良好的打擊傳銷社會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