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進大連“傳銷窩” 仨孩子被追上長途車
蘇州的三個孩子被同學介紹到大連瓦房店“工作” 逃跑時上了長途客車被救 本報兩地記者同時參與營救
一場橫跨大連、沈陽的異地營救“上演”了。
昨日,在電話那頭,一位中年婦女向本報記者求救:“有三個孩子在我車上,剛從‘傳銷窩’里跑出來的,快救救他們……”
誤入“傳銷窩” 仨少年被追
13時30分許,大連瓦房店長途客運站,售票員李女士的胳膊突然被一個年輕人撞了幾下。
李女士告訴記者:“當時有三個孩子慌不擇路徑直上了阮大姐的長途客車,那是大連瓦房店開往撫順的長途客車。當三個孩子跟阮大姐說話時,被后面追來的三名年輕男子打斷了,上車就拽三個孩子。”
阮女士呵斥來人,遭來三名男子的拳腳。阮女士連踢帶推將三名男子推下車,然后關車門,對司機大喊:“快走!”
1989年出生的梁勇是三個孩子中的一個。他回憶,自己和兩個同伴是2月28日從蘇州到大連瓦房店的,之后就住到了同學小周給推薦的廠子里。
早上,梁勇和同伴被叫到一間類似于教室的屋子,聽著聽著,三人覺得苗頭不對,便借故要求去醫院。他們沒走出去多遠,發現后面有人在跟蹤他們,沒等后面的人反應過來,他們三人便一起往火車站方向跑。
長途客車報警,向本報求救
阮女士的長途客車直奔沈陽方向,駛出瓦房店后,阮女士給在公安局上班的親屬打電話,親屬代替她報了警,警方正在調集相關視頻,以追查嫌疑人。
同時,阮女士給本報記者打電話求援,她希望本報記者能夠幫助三個孩子脫離險境。
本報在大連的記者趕往事發現場,和阮女士的親戚朋友一起向警方提供破案線索。
今日零時 仨孩子上了火車
孩子上車后,阮女士馬上與本報大連的記者取得了聯系。
“這幾個孩子在我車上肯定是安全的,追他們的人也都被我甩掉了,我會把孩子平安送到沈陽。”阮女士說。
從大連瓦房店到沈陽的路上,阮女士的客車只停留了一次,看著和自己兒子差不多大的孩子們,阮女士說:“誰碰上這事都得管,孩子這么小,哪能放心啊?”
盡管阮女士告訴孩子們已經安全了,三個孩子還是連廁所都不敢去。
16時到17時,本報在沈陽和大連的兩路記者一直與阮女士進行電話溝通,確認孩子是否安全。18時,阮女士帶著三個孩子趕到本報。
見到記者后,阮女士說: “趕快給這幾個孩子送回家吧。”
采訪中,本報記者連同同城媒體記者得知孩子們從中午開始就沒吃飯,便在本報附近找了個餐館。
看著桌上的冒著熱氣的飯菜,三個孩子大口大口吃了起來。從餐館出來,本報記者連同同城媒體記者一起給孩子找了個旅館。今日零時,這三個孩子一起上了回家的火車。
警方表示,阮女士的做法很正確,她的正義感和果敢的處事方式都是值得嘉獎的。
瓦房店市政法委聽到記者介紹,和警方溝通后認為,阮女士已經具備了申報見義勇為的條件。
記者試圖“應聘”
對方什么也不透露
昨日20時40分,記者按照梁勇給出的同學小周的電話號打了過去,想“應聘”。結果對方按斷了電話。之后小周的電話回了過來。
“你是誰,有什么事嗎?”一個南方口音傳了過來。“小周嗎?我是小杜介紹的,小杜說你是他同學,你在的廠子正在招人?”記者編了一個名字試圖“應聘”。
“招人呢,小杜人呢?”小周在電話里一直詢問,當記者稱小杜不在身邊時,對方便什么也不透露了。“讓小杜給我打個電話,確認后再說。”隨即,小周掛斷電話。
5分鐘后,小周再次撥通記者電話,直接質疑:“我給小杜打電話了,他和你說的根本不一樣,你到底是誰介紹的,你認識他嗎?”
當記者堅持說認識小杜時,對方再次掛斷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