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開展校園禁止傳銷宣傳教育系列活動
6月29日下午,廣州市“校園禁止傳銷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大學城舉行。本次活動在廣東省全省高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開展,時間是6月20日至7月31日。
據了解,本次禁止傳銷宣傳教育活動的宣傳重點包括:宣傳禁止傳銷、規范直銷有關法律法規;宣傳傳銷的特征、表現形式及其危害,如何防范傳銷,參與傳銷活動將受到的處罰;公布近年來被查處的傳銷組織名稱及其傳銷模式,如“亮碧思”、“海南華納”、“愛可欣”、“世界通”、“北京恒源國際”、“新加坡眾力源”、“新加坡富帝國際”、“香港邦盟”、“海天人際網絡”、“星光人際網絡”、“MDG國際科技”、“美亞國際”、“深圳肇鑫源”等;公布工商、公安部門查處的傳銷違法犯罪行為典型案例;組織師生觀看打傳電影《黑夢》。
據廣東省打傳辦介紹,近年來,傳銷組織以招工、招聘名義欺騙在校學生及應屆畢業生加入傳銷,導致學生人身和財產受到侵害的情況時有發生。傳銷組織欺騙大學生參加傳銷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一是在網上發布虛假招聘信息,欺騙學生加入傳銷。傳銷組織冒充知名企業或者虛擬企業名稱在網上發布虛假招聘信息,欺騙學生前往應聘。二是以同學、朋友關系誘騙學生加入傳銷。傳銷組織不斷發展下線,并要求下線以幫忙找工作、做生意等為由將同學、朋友騙至外地。三是利用QQ、論壇、聊天室等網絡工具,誘騙學生加入傳銷。四是以旅游、考察、參加活動等方式,欺騙學生前往異地。學生被騙入傳銷組織后,將接受高強度的傳銷培訓,并被采取沒收手機、身份證、拘禁、言語恐嚇、毆打等措施,迫使學生加入傳銷組織。五是境外或香港傳銷組織到內地發展人員,如亮碧思,發展大學生到香港參加培訓加入傳銷。六是設立傳銷網站,以網上購物、網絡游戲、建立虛擬網站等方式發展傳銷人員。
大學生應如何防范傳銷?廣東省打傳辦有關人員強調,大學生首先應認清傳銷活動的本質和危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傳銷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傳銷活動的本質就是詐騙,使少數人獲利、大多數人受損失的金字塔欺詐,傳銷活動嚴重危害市場經濟秩序、損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危害社會的和諧穩定。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要有一夜暴富和不勞而獲的心理;要牢固樹立法紀意識,不要越過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只有筑牢心理防線,在面臨傳銷的引誘、欺騙時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自覺地抵制傳銷。二是要提高警惕,防止上當。警惕網上的招聘信息,不要隨意前往異地應聘,應聘之前可先到工商部門查詢該企業的登記信息,找到登記信息中的企業聯系人和聯系電話進行核實,如該企業沒有進行工商登記則一定不要前往應聘。警惕在外地的親戚、朋友、同學提供的就業機會,如果多年未聯系或者聯系不緊密的同學、朋友突然打電話,稱有個很好、收入很高的工作要介紹給你,很可能就是傳銷活動。警惕QQ、論壇、聊天室的陌生人提供的就業機會。到外地旅游、考察等不要去參加所謂的培訓、聽課活動。警惕網上的所謂加盟獲利、點擊廣告即可獲利等快速致富的項目。
廣東省打傳辦介紹,認識傳銷須掌握一定技巧:
一是認識傳銷組織慣用的欺騙手段:宣稱高額回報、快速致富;使用“加盟連鎖”、“網絡銷售”、“電子商務”、“特許經營”、“特許經營”、“加盟連鎖”、“連鎖銷售”、“資本運作”、“陽光工程”,“電子商務”、“網絡直銷”、“網絡營銷”、“網絡代理”、“網上學習培訓”等旗號,有的還宣稱是國家引進的最先進的營銷方式;打著已經注銷的企業或并不存在的企業名義如“武漢新田”、“深圳文斌”等旗號,或者是在香港、澳門或國外注冊的企業名義,如“香港建圓國際”等。
二是認清傳銷的特征,傳銷組織不管以什么名義,只要是要求交納一筆入門費或者認購商品,并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從而獲得報酬的,就可認定是傳銷活動。如果有人給您介紹的“工作”、“生意”或者推薦“投資”,前提條件是您得交錢或者購買一定產品,并且要您發展親戚朋友參加,并許諾您可以從中提取報酬,這就是典型的傳銷行為。
三是一旦陷入傳銷組織如何自救:1、態度堅決,立即離開傳銷窩點;2、保留身份證、手機以及個人財物,第一時間與外界聯系,告訴他人自己所在的位置;3、不參加任何培訓和串門活動;4、向當地的公安、工商部門尋求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