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誤入傳銷群眾向公安局長兩訴心聲
12月18日,福建省公安廳副廳長,福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徐凡新收到一封從閩侯縣一家公司寄出的感謝信。
一個多月前的11月11日,徐凡新收到一封從福州市救助站寄出的舉報信。
舉報信和感謝信來自不同地址,卻出自同一人之手。這背后究竟有怎樣的故事?
今年7月,來自湖北省保康縣的郭某被朋友以到福建開貨車為名,騙到閩侯縣南嶼鎮(zhèn)的一個傳銷窩點,人身自由受到嚴格控制。11月11日脫離傳銷組織后,郭某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給徐凡新寫信實名舉報傳銷犯罪線索。11月12日,閩侯縣公安局根據(jù)線索一舉搗毀了這個傳銷窩點。
一個月后,民警幫助郭某重新找到工作。感激不盡的郭某給徐凡新寫了一封感謝信。信中樸實無華又情真意切的話語,到處洋溢著他對福州公安民警的感激之情。
身陷泥沼——
“高薪”誘惑讓他誤入傳銷窩點
今年37歲的郭某,是一名貨車司機。今年7月初,幾年前認識的老朋友胡某找到他,給他開出月薪上萬元的薪水,邀請他到國際“網(wǎng)絡(luò)營銷”公司擔任貨車司機。7月13日,難抵高薪誘惑的郭某揮別家人,只身來到福州。剛下火車,郭某便被胡某及其同伙強行帶到了閩侯縣南嶼鎮(zhèn)的一出租屋內(nèi)。
出租屋只有兩室一廳,男女混住著17人。在接下來的3個月時間里,郭某被該出租屋內(nèi)“管事的”嚴格限制了人身自由,就連上廁所都要有人跟著。期間,幾個“主任”輪番上陣,給郭某“上課培訓”,灌輸“網(wǎng)絡(luò)營銷”是當今收益最快、回報最高的營銷模式,微小投入可以換來巨額回報。面對“主任”口中一本萬利的好事,郭某不免心動,立即按照“指示”給家人打電話,整整湊足5.88萬元,作為“入會費”上交“主任”徐某。
隨后,郭某每天學著“主任”的樣子高談闊論,上網(wǎng)聊天尋找可發(fā)展的新“朋友”,幻想著早日致富。
實名舉報——
警方根據(jù)線索端掉傳銷窩點
日子一天天過去,血汗錢投入后卻是零收益。郭某開始質(zhì)疑自己從事的“工作”,只要自己在網(wǎng)上一提及 “網(wǎng)絡(luò)營銷”、“高薪”等字樣,朋友便紛紛閃躲和回避。再想想自己家中已88歲的奶奶、60多歲的父母、獨自照顧老小的妻子,還有尚未成年的一雙兒女,郭某滿心自責,決定不干了。幾名“主任”在輪番做其思想工作不見成效后,便答應讓其回家。
身無分文的郭某在福州火車站一名鐵警的幫助下,住進了福州市救助站。但一想起自己的悲慘經(jīng)歷,郭某心有不甘。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他給徐凡新寫了一封舉報信,信中詳細記述了7月以來其被騙遭遇及傳銷組織架構(gòu)和人員詳細信息。收到來信后,閩侯縣公安局根據(jù)線索連夜組織精干警力組成行動組。11月12日凌晨,閩侯警方圍住傳銷窩點,當場解救被控傳銷人員12名,并幫郭某找回了遺落在出租屋內(nèi)的行李。
重獲新生——
熱心民警幫助他找到工作
剛剛擺脫傳銷組織控制的郭某,隨后輾轉(zhuǎn)福清、長樂、平潭和深圳等地求職。由于人生地不熟,找工作屢次碰壁。求職陷入窘境的郭某心中遂滋生起了悲觀厭世的情緒。
就在對生活失去信心時,郭某意外地接到南嶼派出所副所長林龍峰的電話。林龍峰關(guān)切地詢問起他的生活、工作狀況。當聽到郭某正在為找工作犯難時,林龍峰當即表示要幫他找份工作。
原來,南嶼派出所領(lǐng)導在與郭某交談中,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以及因傳銷被騙巨款,對其充滿同情。
再次踏上閩侯南嶼這片土地,郭某的心境與之前完全不同。南嶼派出所為他在南嶼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當司機的工作,月薪6000元。擔心他找不到公司具體位置,派出所專門派車送他到用工單位。臨行前,林龍峰給郭某塞了100元錢,并語重心長地叮囑他好好干。
工作穩(wěn)定后,郭某給徐凡新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覺生活又充滿了陽光,感謝南嶼派出所,是他們在我最困難最無助的時候幫了我……他們真心真意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的優(yōu)良作風,讓我體會到了‘人民公安為人民’這句話的含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