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電子小廣告背后網絡傳銷的暴富騙局
“輕點鼠標,您就可以成為富翁”、“穿著睡衣、坐在家里,也能賺錢”……
很多網民容易被這些說得天花亂墜的電子小廣告所吸引,而事實上,這些廣告的背后,可能就是深不可測的網絡傳銷陷阱。
總部設在杭州的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fā)布“2010中國網絡傳銷調查報告”稱,2010年,我國傳統傳銷的涉案人數達到700萬,而網絡傳銷的涉案人數達到4000萬。
1暴富神話不可信
現年41歲的諸暨人壽女士沒想到,自己的發(fā)財夢做了不到一星期就被粉碎。
諸暨市工商局和公安局執(zhí)法人員搗毀以“流動的財富2468”金錢游戲為名的網絡傳銷團伙,該團伙“登陸”諸暨僅短短一周,就發(fā)展40多人,涉案金額達15萬余元。
壽女士說,她并不是這個傳銷團伙的組織者,她是由負責諸暨市場聯系發(fā)展下線的方某介紹入伙的。
按方某要求,壽女士先交3100元在網站上注冊兩個ID編號,并“推薦”了兩個朋友。之后,她又陸續(xù)交5份錢,每份3100元,相當于注冊5個新用戶。到執(zhí)法人員端掉這個窩點為止,做著發(fā)財夢的壽女士僅收到2000元的“回報”,而她交的注冊費達1.86萬元。
諸暨市工商局經檢大隊執(zhí)法人員介紹,首次在諸暨發(fā)現的“流動的財富2468”,是一種起源于美國的新型網絡傳銷。它以“私人饋贈的金錢游戲”為幌子進行活動,參與人員首先在名為“Flow wealth.com”的網站(服務器位于境外)上注冊成為非正式會員,并使自己成為正式會員方可參與該“金錢游戲”進行所謂的“私人饋贈”。要成為正式會員,條件便是向4名上線分別匯款1000元、600元、600元、800元,向該網站匯款100元,之后由該4名上線和網站將其賬號激活,成為正式會員。被激活賬號的人便可開始拉人成為下線,并通過激活下線賬號獲取數額不等的提成。
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盤點的“2010年我國十大網絡傳銷案例”中,在諸暨查獲的這一“金錢游戲網絡傳銷案”位居榜首。
“流動的財富2468”是一起極其典型的網絡傳銷案件。它借助網絡在線激活功能,披著“金錢游戲”、“饋贈互助”的外衣,具有很強的迷惑性,屬于新興的“拉人頭”式非法傳銷。
辦案人員指出,這種網絡傳銷就像是一種病毒,蔓延得非常迅速。在諸暨,一周就發(fā)展40多名會員,如果不是及時發(fā)現,后果將不堪設想。
2披著馬甲設陷阱
互聯網是激發(fā)創(chuàng)意的樂土,但也容易滋生各種毒瘤。
據統計,去年我國網民總數達4.57億,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4.3%。各種互聯網應用層出不窮,也為網絡傳銷提供了花樣繁多的載體,如網絡廣告、網絡游戲、網絡投資、基金運作等都容易成為被利用的幌子。
尤其是發(fā)展迅猛的電子商務,可以說已成為網絡傳銷的最大“馬甲”。截至去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guī)模達到1.61億。繁多的支付渠道為網絡傳銷提供了“便利”,此前曾遭媒體曝光的“世聯發(fā)商貿網”、“E網商務”等所謂電子商務平臺,就是以免費出國旅游等虛擬商品為誘餌,在網上發(fā)布廣告招募會員,變相收取“入門費”,并設定各種津貼、分紅等獎勵方式,激勵會員發(fā)展下線。
眼下相當火爆的團購也被網絡傳銷鉆了空子。一些團購網站推出“推薦好友獲利”活動,推薦的好友越多,得到的返利越多,這一模式是否屬于傳銷已引發(fā)網友熱議。而“2010中國網絡傳銷調查報告”提到的“來吧商城網”,所做的團購除返利之外,買家還必須成為會員,繳納880元的會費,并根據發(fā)展下線“代理商”的數量獲得相應獎勵,毫無疑問已屬網絡傳銷的范疇。
調查報告指出,“想在家創(chuàng)業(yè)、想快速致富、失業(yè)或是意志薄弱的人群”,更容易陷入網絡傳銷,如承受就業(yè)重壓、懷揣創(chuàng)業(yè)夢想的青少年,互聯網知識相對淡薄的農民,以及傳播條件便利的網店店主等。
調查報告還稱,目前國內的網絡傳銷主要有3種表現形式,分別是借助互聯網平臺推銷實物產品、發(fā)展下線增加付費廣告點擊量,以及推銷虛擬商品獲利。第一種方式由于不夠隱蔽,已漸漸被非法傳銷企業(yè)和不法分子拋棄,后兩種是目前網絡傳銷的主要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