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電子商務 傳銷忽悠人
南陽新野縣有這么一群人,標榜的口號是“日賺一萬元,兩月翻一番”,難道真有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舉報】投小錢賺大錢?
11月下旬,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記者接到南陽新野縣秦先生的咨詢,秦先生稱,最近有網友向他介紹一個生財好門道,“說是有家公司名叫LV,總部在新加坡,投資者把錢放到公司里,由公司統一運作,能賺大錢。”秦先生對此感覺心里沒底。
根據秦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以生意人的身份加了網名為“楊柳荷風”的QQ,“楊柳荷風”開始顯得異常警惕,當聽到記者有意投資時,又變得熱情起來,推薦記者登錄所謂的投資網站和自己的QQ空間,并宣稱這是原始股的魅力。
記者根據“楊柳荷風”提供的賬號和密碼進入LV風險投資公司的網絡頁面,乍一看,這是一家綠色油作物的公司,但仔細觀察,記者發現頁面中的獎金制度頻繁出現“下線組織”、“推廣提成”等字眼。
【暗訪】投一萬掙三萬?
記者繼續通過QQ與“楊柳荷風”聯系并取得其信任,“楊柳荷風”說自己叫楊德生。11月25日下午,記者突然接到一個女士的電話,說自己是“楊柳荷風”的妻子,姓胡,目前在南陽新野縣,希望與記者面談。
11月27日中午,在新野縣漢華路,記者如約見到了胡姐,她稱這種投資非常簡單,投資金額分為3500元、7000元、35000元,最高達一百多萬元。“只需要向我所提供的銀行卡里打入不同額度的款項就行了”。
因為這種匯款并沒有任何書面手續,記者稱擔心打款后會石沉大海。這時胡姐撥通一個電話,稱要帶記者去另一個地方。
當日14時許,記者跟隨胡姐來到了新野縣三中附近的一家汗蒸養生館,在一間會議室內聚集了10多個人,一名中年人正在講課,大家都尊稱其為“雷老師”,他也是這家汗蒸館的老板。
雷老師不斷鼓動屋內人員加入投資,“你投資一萬塊錢,四個月我能讓你變成兩萬塊錢,半年我能讓你的一萬塊錢變成三萬塊錢”。
【困惑】咋看著像傳銷
聽課的以中年人居多,在近兩小時的講課過程中,雷老師不斷灌輸私募股權、推廣傭金。
胡姐也極力勸記者加入,她特別強調的就是一種動態分配的模式,這種模式以拉人頭發展下線為主,利潤相當可觀。
按胡姐的說法,假如A推薦B交納10萬元投資,則A提取一萬元獎金,若B再推薦C投資10萬元,則A仍然可以提取1萬元獎金,典型的金字塔鏈,坐擁塔尖的收入永遠最多。這和傳銷又有什么區別呢?
【定性】實屬網絡新型傳銷
記者借故離開了會議室,隨后與南陽市工商管理局取得聯系。11月28日,新野縣工商局經濟監察大隊馬隊長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同時,新野縣公安局網警也對此進行了核查,IP地址顯示這個網站并非在新加坡而是在福建泉州。
11月29日15時,胡姐又發來短信催記者交錢入會。新野縣工商局、公安局決定以此為契機,拿掉這一團伙。隨后,聯合執法隊伍趕到了汗蒸館的會議室。對于突然出現在面前的工商、公安人員,雷老師堅稱他所做的事情是合法的。經詢問,雷正是這里的組織者,今年9月開始組織他人入會。
新野縣工商局經濟監察大隊副隊長周宏建說,“這是網絡新型傳銷”。返回鄭州后,記者將拷貝的一些課件送交河南財經政法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劉汴生,劉汴生認真審閱后認為這就是一個騙局,“有很多公司就能虛擬一個交易網,想漲就漲,想跌就跌”。
地上有陷阱天上沒餡餅
當人們對現實中的傳銷面目漸漸認清,傳銷組織又開始開辟新天地,轉戰互聯網了。穿著“資本”的馬甲,打著“電子商務”的幌子,依然做著金字塔式的吸金勾當。
據新野縣工商局事后反饋給媒體的《情況說明》,當事人“雷老師”已經承認:該種類私募股權投資,本質上依然是傳銷。
都市頻道多名記者不辭辛苦遠赴南陽“臥底”4天,把所謂的“網上資本運作”內幕層層揭開,相信秦先生這下心里有底了。
事實上,辨別某種投資方式的真假,在我看來真的沒那么復雜,關鍵是看事物的核心。
剝開電腦網絡、國際投資、電子商務這些噱頭,這事的核心其實就是幾句話——“半年我能讓你的一塊錢變成三萬塊錢”、“每天都能賺大把大把的美金”。
記住,說這話的一準是騙子。想想啊,有這樣的好事,人家咋可能想到非親非故的咱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