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筆記揭秘“釣魚”陷阱 成功需要三部曲(2)
行業知識的學習是每一個入伙者在交納2800元入伙費后要做的事,此后才成為真正的傳銷人員。但最重要的是,“要聽話”,聽領導和身邊老傳銷者的話;“要配合”,配合領導和老傳銷者的工作(實際上就是合伙騙人的伎倆);“要付出”,在傳銷人員中搶著去付出。
“心狠不代表心黑”。在瞄上新朋友以后,傳銷人員就會想方設法誘騙自己的親友或通過網絡認識的“朋友”,他們強調要心狠,作為自我解嘲,卻標榜這不是心黑。
與以往傳統的傳銷所不同的是,現在的傳銷頭目允許傳銷人員上網。林志榮告訴記者,懷化破獲的這起網絡傳銷案,一半以上是大學生,90%以上是年輕人。這些特點說明,大多數人都是通過網絡聊天的方式騙來的。
作為向“領導”報告的重要信息,傳銷人員瞄上新的目標后,要填寫“市場表”,一式兩份,“情況必須真實、詳細、清楚”。這些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身高、體重、婚姻狀況、社會關系、收入情況等基本信息和形象氣質、有無事業心、有無掙錢欲望、網內有無認識的人等判斷信息。
“從我們繳獲的傳銷資料來看,傳銷頭目對傳銷人員的要求,可謂面面俱到,有些要求還很嚴格。”鶴城區打傳辦一位負責人說。
哪些人最容易成為傳銷人員盯上的目標?傳銷筆記透露了他們的秘密:以親情為紐帶的父母和其他親人、自己的兄弟姐妹;以愛情為紐帶的愛人、情人、男女朋友;以友情為紐帶的兒時伙伴、同學、同事、戰友、客戶。除上述三種所涉人員外,網友現在成了傳銷人員花最大力氣發展的對象。
“篩選市場”三步曲
讓外界好奇的是,傳銷人員到底是怎樣把別人騙進傳銷陷阱的。在一本粉紅色的傳銷筆記本中,筆記的主人對此有詳細的介紹。他們將這一工作稱為“篩選市場”。
第一步是確定什么樣的對象成為誘騙目標。“綜合起來,最合適的人,有10類。他們分別是佩服你的人,擔心你的人,有時間的人,曾經輝煌現在落魄的人,有野心的人,尋找機會的人,退伍軍人,退休干部,大學生,下崗工人……”
在確定受害對象后,怎么樣將別人騙過來,老傳銷者會向新人傳授“邀請三步曲”,并要求新入伙者嚴格按此規定一步一步實施。首先是打問候電話(摸清對方的工作、壓力,想不想換工作,是否想出門,等等),接下來(一般要隔一段時間)打吸引電話(抬高對方的能力,貶低他的收入,談自己的消費,出門的見識,等等)。第三步,斷其后路,掐死時間(以免過來后以時間不夠的理由拒絕)。
“新朋友來之前,一定要準備好新朋友的洗漱用品,必須把市場表拿給‘領導’和身邊的合作伙伴看,說明情況。讓‘領導’和身邊的合作伙伴扮演什么角色,以免穿幫。”
“接到新朋友后要給‘領導’(傳銷頭目)發信息,打平安電話,想辦法控制新朋友,不要讓他有恐懼感。”
“七天”蛻變
新朋友被千里迢迢地從全國各地騙到懷化后,傳銷人員有一個“七天”的訓導期。在另一個傳銷人員留下的筆記中,筆記的主人詳盡地記錄下了七天中老傳銷者要做的事情。
第一天,陪玩,不提任何功課,也不分析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