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根源在于一些人的“一夜暴富”心態
陜西渭南師范學院學生小王被同學騙到合肥,機智的她面對緊盯自己不放的傳銷分子,不斷與其周旋,后成功逃脫(本報12月7日曾以《睜開眼就是黑板塑料凳》進行報道)。小王是幸運的,因為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被傳銷組織控制之后,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給他們的家庭帶來一個個悲劇。記者了解到,就在前幾天的12月1日,望湖工商所在轄區內8個小區一天內端掉23個傳銷窩點。
小王的故事見報后,許多市民打來熱線,紛紛譴責傳銷行為這一惡劣行徑。市民質疑集中在這“三問”上:為什么傳銷屢禁不止?為什么這么多人甚至大學生都被騙?傳銷的手段為何越來越狠,舉動愈發瘋狂?記者為此采訪了有關負責人。
太瘋狂這邊打擊,那邊“發芽”
8月12日,數百名傳銷分子圍攻濱湖新區觀湖苑小區的保安;僅僅幾個月之后的12月1日,望湖工商所根據市打傳辦傳來的信息,一天端掉了隱藏在轄區8個小區內23處傳銷窩點。
工商部門查處的傳銷案件顯示,傳銷組織的參與人數日漸增多,組織規模較大,方式也更加隱蔽,組織更加嚴密,欺騙性更強,暴力特征日益顯現,對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構成很大威脅。“12月1日,我們在行動之前就制定了詳細的方案,并且與市容、街道等部門聯合行動,確保萬無一失。”望湖工商所張所長說,打擊傳銷組織,堅決不讓傳銷活動在轄區范圍內生根發芽。這位負責人表示,雖然多部門聯合執法進行嚴打,但傳銷活動仍然此起彼伏,猶如割了的韭菜,過了段時間又死灰復燃。
太年輕二三十歲,都成主力
望湖工商所的張所長說,在12月1日行動中,一個令人痛心的事實是,被查出的傳銷人員中,絕大多數人年齡都在二三十歲左右,“年齡最大的有四五十歲,不過基本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而在不久前警方打擊傳銷活動的一次行動中,警方對傳銷人員進行的身份登記顯示,大部分傳銷人員的年齡在25歲至28歲左右。
太狡猾外地人多,不停轉移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在合肥搞傳銷活動的大多數是外地人,這些傳銷分子在別的地方遭受了打擊,于是就轉移陣地。他們利用一些人急功近利的想法,還利用年輕人急于找到工作的想法,進行誘騙。
“一旦年輕人被傳銷組織控制之后,無法與傳銷組織的勢力對抗。失去了人身自由,在被逼迫下,不得不拉更多的親戚朋友進來,有的為了逃脫傳銷組織的魔爪,甚至付出了‘身殘’的代價。”
據了解,目前很多傳銷活動很多是以“拉人頭”式的傳銷,采用介紹工作的名義進行欺騙。隨著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增多,很多急于找工作的年輕人被拉入傳銷組織,而傳銷分子在誘騙不成的情況下,往往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進行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