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傳銷組織給新人洗腦過程 一天五高人輪番攻心
酒桌攻勢:頻頻勸酒,大侃在北海的發財秘訣。
現身說法:“成功人士”給新人講述個人奮斗史。
上“專業課”:經理給新人計算如何賺得1040萬。
打“親情”牌:帶新人買菜,拉近彼此距離。
一天的“陪伴式考察”結束后 ,“上線”宿某先后請來七位“高人”給記者講課。神秘的“北海資本運作”項目終于在他們一遍遍講述中清晰起來,這正是記者之前了解的所謂“國家1040工程”,上線們稱,一次投資69800元、2-3年內可獲得1040萬元回報。
黑衣女子:這就像當年在深圳發行股票一樣
3月12日下午,在宿某家中,一名德州籍黑衣女子首先跟記者大談北海“資本運作”的背景和意義。
她循循善誘,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深圳的股票搶購風說起,教育記者應有膽有識,學會抓住政策機遇,又引經據典地講起眼前廣西北部灣經濟開發區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講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無限商機。
隨后,她開始講北海的資本運作和融資試點:“國家北部灣開發需要大量資金,西部大開發需要大量資金,所以國家批準在北海開展‘先行先試的融資創新模式’,引進民間資金幫政府搞開發”。并稱“資本運作”是某領導人親自從美國引進,已在廣西玉林地區試行了10年,2006年才推廣到北海“秘密操作”。
黑衣女子斷言,北海資本運作就像當年在深圳發行的股票一樣,都是國家從國外引進的金融工具,一個股票打造了一個深圳特區,一個資本運作將帶動北部灣開發,并將為國家培養一批先知先覺的社會精英。
記者假裝詫異,為什么網上對“北海資本運作”有那么多負面報道?她告訴記者,這是國家在調控。國家需求資金大的時候就放松些,讓更多的人來北海投資,需求資金量小時就假裝要打擊,嚇跑那些膽小的人。她稱,只有來到北海用心考察的人才會發現,北海資本運作得到了政府暗中保護。
在天賜花園,一個叫趙元(音)的滄州人打開電腦,給記者看了大量各級領導關于支持北部灣開發、鼓勵融資創新的報道和圖片。不少圖片和視頻資料中有各級領導的照片。
事后記者了解到,這其實是“資本運作”組織者們精心設計的“洗腦道具”。其中,有些文件是偽造的,有的視頻內容是剪接的。還有的報道和領導人指示雖然屬實,但不是指他們所說的這個“資本運作”,其內容已被巧妙嫁接,或干脆偷梁換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