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資本運作)眾生相:人在歧途(2)
“中國在世界經濟舞臺上越來越強大,我覺得還是國內的機會多,于是2006年回國在廣州注資1億元成立擔保公司。”盡管公司從沒有壞賬,但每年只有二三百萬元的利潤,讓羅建生覺得公司離上市,甚至成為世界500強太過遙遠。
“我當初回國,就是想尋找機會做強做大,原本以為憑著自己的資金、人脈和能力,辛苦三四年站穩腳跟就能慢慢做大,但現實讓我發現,賺錢的機會比我想像中艱難!”
正當羅建生苦苦尋覓事業突破口之際,江西一位分管打假工作的廳長級朋友給他帶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
出于對這位朋友身份的信任,羅建生對這樣的邀約毫無戒心。2010年9月,在這位廳長(事后發現其當時已辦理病退手續)的陪同下,羅建生飛到南寧,參觀了氣派的五象廣場、飄揚著11國國旗的會展中心、各領風騷的東盟十國領事館……他激動地認為,南寧就如同二三十年前的深圳一般充滿了商機。
“我當年的戰友大部分都留在深圳發展,現在身家個個過十億,我一直很后悔自己當年沒抓住機會。”急于捕捉商機的羅建生,一個月后,將廣州的生意擱置一旁,飛到南寧,成為了一名給傳銷人員講授資本運作的“老師”。
“我總共入股6.98萬元,按他們的說法,兩年半后就能拿到1000多萬元,”羅建生苦笑著說,“我做生意這么多年,不是沒有懷疑過這是非法的,但一看到他們雖沒實業,但有交稅,就以為得到了國家的認可。”
入了股的羅建生,為了早日拿到1000多萬元,還把自己的妹妹從廣州拉了過來。2011年6月1日,正在給人“上課”的羅建生看到警察朝自己走來,那一刻,他明白自己苦苦尋覓的商機終是泡影。
進了勞教所的羅建生,短短兩個月,體重從196斤降到178斤,困擾他的,不是一年失去自由的日子,而是心中那把企業做強做大的夢想,還有多遙遠?
【人物】:李宇新,男,43歲,河北人,曾任北京一實驗中學音樂老師。
“我想把日子過好一點,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環境。”
“報告管教!學員李宇新報到!”
伴隨著響亮的嗓門,身材高大的李宇新像一名學生一般挺直了腰板,認真地站立在門邊等待。
獲悉記者的來意,李宇新臉上泛起尷尬的笑容,連連搖頭道:“丟人啊!教書育人半輩子,沒成想自己也有蹲號子的一天。”
2009年之前,李宇新在北京一實驗中學任音樂老師,多年來一直拿著不到3000元的月薪,妻子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月薪2000多元。
“我們有一名男孩子讀高中,一名女孩讀小學,兩口子的收入在北京吃飽飯可以,但要過好日子就難了。”
“我想把日子過好一點,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環境。”李宇新希望搬出學校狹窄的宿舍,希望孩子們將來能上好的大學,為了這些不算大的心愿,在學校任職期間,李宇新嘗試過兼職。
2000年,他在課余時間兼職賣過保險,“最好的時候,一個星期掙了2萬多元,但大部分時候顆粒無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