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直擊|虛假宣傳、拉新返利?北京國易坊疑云
繳納5萬元加入,后每“感召”一位新學員可獲得30%(1.5萬元)的費用,當新學員“感召”次新學員加入,還可獲得次新學員10%(0.5萬元)的費用……一家名為“國易坊”的國學機構推出如此規則,你動心嗎?
這家機構還宣稱“與中管院強強聯合,成立家庭教育人才培養基地”、創始人劉利廣為“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太極智庫專家委員”,你會加入嗎?
中管院,即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早于6月23日被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通告撤銷登記。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則于7月4日向人民網《人民直擊》記者表示“此人非北大教職工,非北大校聘客座教授”。
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太極智庫專家委員?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北京國易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執行董事為劉利廣,經營范圍包括教育咨詢、企業策劃、企業管理咨詢等。
根據官網和公眾號信息,國易坊開設有“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學文化導師”“青少年國學領袖營”等課程和活動。
在“家庭教育指導師”課程的相關介紹中,國易坊稱“與中管院強強聯合”“是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培訓課程”“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全國通用可查,證書的含金量、權威性不言而喻”。
國易坊官網對創始人劉利廣的介紹。網絡截圖
國易坊官網介紹,機構創始人劉利廣有“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太極智庫專家委員”等頭銜。
記者以“太極智庫”為關鍵詞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未檢索出相關信息;全國社會組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試運行)顯示“該組織未在民政部門登記”。“世界太極拳藍皮書”微信公眾號顯示,《世界太極拳藍皮書》編委會等單位曾發起太極智庫·產業聯創共同體。7月3日,該編委會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其內設學術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劉利廣不是兩個委員會成員。
6月27日,記者致電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稱校聘客座教授中查無此人,不知是否為院聘客座教授,會向相關學院核實。7月4日,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郵件回復稱,劉利廣此人非北大教職工,非北大校聘客座教授。
6月28日,在北京SOHO尚都國易坊,記者以學員身份見到劉利廣,詢問其是否為北京大學院聘或校聘客座教授。劉利廣稱“我無法回答。客座教授有時間段,比如我2016、2017年在那里有證書,現在就沒有證書”。記者追問太極智庫在何處登記。劉利廣稱:“我用給你解釋嗎?”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曉彬分析,中管院被撤銷登記后,相關機構繼續使用其名義對外宣傳,并在介紹中稱“證書全國通用可查,含金量、權威性不言而喻”,以及創始人已不是客座教授,但仍以該頭銜宣傳,未表明“前”或“原”客座教授身份的行為,均涉嫌虛假宣傳。
張曉彬認為,至于其收取的費用是否構成不當得利,則需要綜合考慮學員多大程度上基于創始人相關頭銜和中管院此前的事業單位身份而支付費用等因素。
繳5萬元可加入“企業書院” “感召”新學員有獎勵
記者掃描國易坊官網助教微信二維碼,聯系到自稱是國易坊員工的徐女士,并多次體驗了國易坊在北京的線下課程。
日常缺木頭,應提升規劃能力,做與木相關的行業,穿綠色衣服,多吃蔬菜……5月7日,在“生涯規劃”免費課程中,一名李姓講師稱,“金木水火土”代表不同人的特質,并將現場部分聽眾的“生辰八字排盤”結合五行進行分析,給出就業等方面的建議。
“天庭代表著童年時期”“鼻梁高聳,執行力超強,代表著有木的能量”……6月28日,記者參加“冰鑒:個人IP大打造”會員課程。一名葉姓講師在此課中為學員講“相”。
葉姓講師為學員講“相”。人民網 劉文邦攝
“北京國易坊”小程序中,“國學文化導師”課程包含十三大轉運習慣、姓名學、奇門數字等8項內容。
徐女士向記者介紹,想參加該課程,有成為普通學員、加入“企業書院”和加入“城市書院”三種途徑:
繳納19931元成為“國學文化導師”學員,學習時長一年,僅學習,不可“感召”更多新學員。
繳納5萬元加入“企業書院”,后每“感召”一位新學員可獲得40%(2萬元)的費用,當新學員“感召”次新學員加入,還可獲得次新學員10%(0.5萬元)的費用。三級及更多層級學員加入后的費用算入年終獎。
繳納10萬元可加盟“城市書院”。其與“企業書院”的區別在于,以城市為單位運營,一個城市僅設立一座“城市書院”,加盟者必須擁有自己的場地。“城市書院”可按積分和業績享受月度銷售分潤、季度團隊服務獎勵,擁有原始股權激勵,可參與公司整體分紅。
徐女士發給記者的城市書院招募書顯示,國易坊2024年的目標是“3000合伙人,688家書院,101個首席合伙人……”。
徐女士6月28日告訴記者,為盡快推動全國688家“城市書院”落地,5月以來,“企業書院”加入者“感召”費用下調至30%(1.5萬元)。
對公走賬 規避“團隊計酬”?
記者在北京SOHO尚都國易坊認識的學員王麗透露,曾拿到過返利。王麗提供的一張“企業書院2024年項目運營成果核對表”顯示,2024年5月,一個5萬元的“企業書院”項目對應1.5萬的經營成果積分。
學員提供的國易坊項目運營成果核對表。受訪者供圖
王麗還提供了一張金額為1.5萬元的咨詢服務費購買發票,向記者解釋打款方式。發票顯示購買方為北京國易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銷售方為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王麗稱該傳播公司是她本人的。
學員提供的國易坊購買咨詢服務費發票。受訪者供圖
記者通過國家稅務總局全國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檢索發現,該發票校驗信息與稅務機關電子信息一致。
徐女士介紹,提成、獎金等所有賬目均為公對公走賬。“為了團隊,我自己開了公司,專門負責開票。我開推廣費給國易坊,國易坊把資金打到我公司賬戶,我再把賬戶中的錢提出來。”
中山大學法學院民商法研究室副教授廖艷嬪表示,根據《禁止傳銷條例》,“收取入門費”“拉人頭”“團隊計酬”三種模式,只要滿足其中一項就可能被判定為傳銷行為。廖艷嬪認為,公對公轉賬的方式,不排除是為了規避“團隊計酬”定性及相關的層級計算。
記者梳理公開裁判文書發現,劉利廣曾持股的青島國易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注銷),與其合作方青島市市南區繽果文化培訓學校曾因停止辦學、退還學費等問題發生合同糾紛。2021年,法院判決青島國易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向合作方償還代付款項148845.6元及資金占用費。劉利廣于2023年被法院追加為被執行人。
7月8日上午,就劉利廣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等頭銜、“感召”新學員給予獎勵等問題,記者多次撥打國易坊官網電話,均提示“正忙”。記者隨后給北京國易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留言,截至發稿時未獲回復。
(文中王麗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