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翻新 變為“富人游戲”
2012年,昌平檢察院共受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件13件94人。從2010年至2013年3月,該類案件達到25件130人。以“資本運作”為幌子的傳銷逐漸變成了“富人游戲”。
典型案例傳銷股票一人騙近400人
56歲的北京人徐某參加了以投資“優耐克”股票為名義的傳銷組織,不久后成為昌平地區傳銷團伙的頭目,組織、領導60余人進行傳銷,涉案金額達140余萬元。
據徐某交代,該組織內部分為11個級別,業績到800萬元即升為總裁。徐某業績為200多萬元,電腦上顯示其下線人員有近400人,屬于董事級別。
該組織主要采取講課等方式欺騙親戚朋友,對他們洗腦,然后讓他們用電腦在網上買股票,具體的報單、購買都由徐某的女兒操作。介紹人每介紹一個新會員就有12%的推薦獎。
資本運作入門就得近七萬
2009年12月,田某向朋友李某宣稱,自己在山東青島有一個投資項目,非常賺錢。之后,田某邀請李某去實地考察,并主動承擔了李某往返的路費和食宿。
田某帶李某來到青島一個小區的民房內,第二天有人來給李某講課,稱這項目叫“資本運作”,沒有實體商品,被某國家領導人從美國秘密引進,國家暗中扶持。
接著又有幾個人陸續來給李某講課,介紹該組織分為五級,起步需繳納69300元購買21個份額,成為三級會員。之后每直接發展一個下線,會獲利6612元,在達到五星四檔出局時,理論上的獲利高達800萬元。
據田某估計,該傳銷組織全部參與人員可能多達800人。
近日,田某等8人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罪,已被昌平檢察院提起公訴。
傳銷“四變”再升級
案件特點
一是變“粗暴棍”為“溫柔刀”。以往的強制要求被騙人上課洗腦、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被摒棄,變為好吃好喝款待,有的上級人員為下線出錢租房,解決食宿和路費。
二是變“實物傳銷”為“概念傳銷”。以往傳銷人員需要購買某種產品,新型的傳銷模式以資金運作或“資本孵化”為幌子,用的僅僅為一個“錢生錢”的概念。
三是變“低端門檻”為“富人游戲”。“資本運作”型傳銷加入門檻要高得多,參與者絕大多數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對投資活動有較大興趣,其在發展下線時不但絲毫不掩飾高投入的特點,反而稱之為“富人游戲”。
四是變“集中封閉”為“分散隱蔽”。傳銷活動更為隱蔽,傳銷地點更為分散。
傳銷人員發展下線后,直接帶到外地,由他人進行授課。傳銷人員變為單線聯系,下線只認識自己的上線。交錢和發錢時全部以現金形式,不通過銀行轉賬。
